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
 
 

《细讲弟子规》第07集课程复讲

夏慧容学长

  
    1.孩子懒惰的根源是什么?孩子为什么生活没有规律? 
    孩子懒惰不是长大才形成的,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育要抓的越早越好,而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因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不好修正,孩子懒惰与否与父母从小到大在生活中的引导有密切的关系。
如:妈妈正打扫卫生,有事就先去处理了。孩子看妈妈在那里擦了半天,就跑过去拿抹布在那里模仿。这时妈妈的引导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就尤为重要了。这是妈妈说:“ 伟伟,你这么小就懂得孝顺父母,还懂得帮妈妈擦桌子,真乖!孩子本来在那里擦着玩,这时听到妈妈的鼓励会愈擦愈有劲。所以,孩子通过家长的多鼓励、多肯定,就会把他的潜能激发出来。待孩子打扫完毕再告诉他:小伟,擦桌子,假如四个边边角角都还很仔细的把它擦干净,那你这个桌子就擦得很完美了。一来是要肯定孩子的孝心,二来又要教孩子做事的方法。所以,孩子的劳动习惯从家长给孩子的引导和肯定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假如这时妈妈跑过去气冲冲的:哎呀,你搞什么!走开,不要在这里捣乱。当家长这样推了孩子两次、三次,以后孩子就不会过来了。等到家长希望孩子帮着做家事时,孩子已经不会帮忙了,这时再生气也于事无补。所以,当父母的要抓住生活中点点滴滴引导和教育孩子的机会。有家长说:“你只要把书给我念好,其它的事都别管”。这样好不好?孩子只会念书,其他的事都不做,对孩子来讲,他对自己做事的能力就没有信心。孩子对自己做事的能力越没有信心,就越不敢去承担工作,越不承担工作,就不会有责任心。这些都有连带关系,为之家长要深思熟虑。孩子多去承担、多去劳动,一是对孩子的身体有很大的益处;二是在劳动当中,孩子会感受到“原来母亲操持一个家真不容易,我才拖会地就累了,妈妈还要上班,回来还要煮饭,还要做那么多家事”。孩子一边拖一边有感触,俗话说“习劳知感恩”,当孩子真正去付出、真正去劳动。才知道感恩、才知道付出者的辛苦。所以不能让孩子不劳动,绝对不能让他养成懒惰的习惯。
    为什么孩子生活没规律?现代很多家长为孩子准备的“早餐”就是“铜板”。家长出钱,但出钱的家长有没有真正去了解过,那几个铜板有没有转变成早餐?没有。大都转成了电动玩具,转成了色素一大堆的零食。孩子吃这些东西吃个半年、一年,体质绝对直线下降。而没吃早餐的孩子,正值发育期的他们,肚子特别容易饿,很多十点左右在上课时脸色就有点发青了。所以为人父母者,要让孩子生活有规律,自己要当榜样,要让孩子三餐正常。家长的这些付出,对孩子将是一生的影响,不管是对孩子的身体、还是上行下效的榜样,对孩子的成长都很重要。
    而这些坏习惯,只要长一个“善”,问题就全部解决了。“百善孝先为”,随着对圣贤教诲的深入,对这句话的体悟会越来越深。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孝”为百善之首;二是孝心开了,百善自然就开。细细思维:一个有孝心的人会不会自私?不会!一个有孝心的人会不会顶嘴?不会。“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不要小看《弟子规》,一个“入则孝”就解决了所有小孩的问题。当孩子知道“身有伤,贻亲忧”,他就不会生活颠倒了。“德有伤,贻亲羞”,他就不会没责任心了。“亲所好,力为具”,孩子就会很勤劳,因为他希望能让父母欢喜、让父母安慰。
    孝心一开,除了对父母孝敬,对兄弟也会很友爱!因为兄弟发生冲突,父母是最难过的。因为“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随着学习的深入也会体悟到:一个人真有孝心,他对其他人的父母也会有恭敬之心。推而广之,孩子的这一分孝、这一分敬会对一切长辈恭敬。孩子也不会去欺负别人的孩子,因为他知道当别人的孩子受伤害,他的父母最痛苦,孩子的这份同理心就会自然延伸开来。所以一个人的仁慈之心,是从“孝”这个点、从“父子有亲”这个原点扩散开来的。
    2.知恩报恩,请感念父母亲生育、养育之辛劳。 
    两三千年前圣者佛陀带着学生走到郊外,看到一堆白骨。佛陀把这堆白骨分成两堆,一堆颜色比较洁白,一堆颜色比较灰暗。《弟子规》讲“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学问学问,要懂得发问。有学生很好学就向佛陀请教:为什么两堆白骨,一堆比较洁白?一堆颜色比较灰暗?佛陀就对学生们说:“颜色灰暗是女人的骨头,因为母亲在怀胎十月的过程中,孩子所有的营养都必须从母亲的血液当中输给孩子。当小孩钙质不足时,就会从母亲的骨头当中渗透出来供给孩子”。所以,母亲十月怀胎很是辛劳。
  母亲怀胎时因生理反应,会吃不下饭,吃点东西也会呕吐。但母亲吃不下饭时,为了让她身体的营养可以输给肚子里的孩子,也会勉强自己把食物吃下去。这时要适时引导孩子:妈妈没胃口还是要把食物吃下去?是了为什么?为了让她的身体有营养可以输给你,所以纵使她很难过,她也会勉强自己把食物吃下去。所以诸位小朋友,你可不可以偏食?你看妈妈为了你,都坚持把食物吃下去,你也应该回馈妈妈,不要偏食,该吃的营养的要吃下去,让身体强壮,让妈妈欢喜。这样引导、这样比例,孩子就会感同身受。
    母亲怀胎十月时体重都很笨重,但生产时会面临更大的痛苦。有老师曾经了解到,产房生产的那个床旁边有两条钢柱,结果很粗的钢柱都弯掉了?什么力量让很粗的钢柱都弯掉了,是痛的力量。因为母亲生产会很痛,所以抓着这些钢柱,日积月累,钢柱都被这些力量给拉弯了。生产的痛是比癌症还要痛,但母亲承受了比癌症还痛的辛苦以后,第一句话、第一个念头却是“孩子健不健康”。母亲对孩子的疼爱可以把这样的疼痛完全抛在脑后,这样的恩德我们这一辈子要记在心上。
    孩子健康生产后,接着是养育、教育,那更是辛苦。有朋友说“还没生孩子以前,常常想赶快把他生出来。结果孩子出生后,又觉得很想把他放回去”。养育的功劳要大过生育!因为多少的夜晚都要跟孩子耗,假如孩子晚上不睡觉,家人就必须要轮番上阵。多少的夜里,都是母亲辛劳带孩子入眠,陪孩子熬夜;多少次的生病,都是父母在半夜当中带着孩子去看医生;多少次的多少,都是父母担忧孩子下一餐吃什么。这些生活的压力、教育的重责,时时都担在父母的身上。
  所以,佛陀告诉学生,父母的恩德是这一生都不可能报得了的,为人子女就应该尽心尽力来做到孝道。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恩德,更应起而去做孝顺的行为。当做到《弟子规》里的一条,就尽到了一分孝心,当把《弟子规》全部都做到了,那孝就做的很圆满了。
    3.怎样落实“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呼、应勿缓”是提醒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很重要。一个人的道德、学问从一言一行可以看出来,所以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对孩子有很深远的影响。当孩子对人对事的态度有孝心、有恭敬心,那孩子就扎了很好的做人的根基。当孩子没有这一分恭敬之心,形成的就会是傲慢,这种态度会毁了孩子的一生。这绝对不是夸大其词,《大学》里提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是讲“一个人假如要对社会、国家有贡献,要先治理好自已的国;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先要有诚心;要想有诚心,先要诚意、正心,他才能修身、齐家,长养孩子的孝跟敬就是正他的心”。如何诚意、正心?必须格物致知开始。格物就是革除他的物欲,革除他的坏习性。而不耐烦、傲慢就是坏习性,从小就能够把他这个坏习性转化掉,就是格物致知,就能诚意正心。所以,大学问都是从小地方开始扎根的。
    现在的孩子大人叫他“小明”。他会坐在原地回答“干嘛”。假如有个孩子你叫他,他走过来说“叔叔,你有什么事吗?”大人一定会对这个孩子肃然起敬,所以孩子一定要教。有家长说能对你笑一笑就不错了,还叫人。我们现在在教育孩子中,把教育标准降低,会导致一代不如一代的结果。其实,结果不都已经呈现出来了吗?所以,教育孩子的标准绝对不能因为时代而转变。家长要抓住原则,家长什么原则,孩子就会学到什么样的水准。当然,家长在引导孩子,自己也要身体力行。如“父母呼”家长要赶快过去:爸爸妈妈,有什么事吗?做长辈的要先做给孩子看。当爷爷奶奶叫我们为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恭恭敬敬去演给孩子看。纵使现在演不出来,也要“习惯就能成自然”。当家长做出这样的态度,这种孝心跟恭敬的气氛就会薰染,就会在你的家庭形成风气。
  除了“父母呼、应勿缓”要有这样的恭敬心,对领导也要“师长呼,应勿缓”、“长辈呼,应勿缓”、“上司呼,应勿缓”。心是根本,所有的行为都从心延伸出来的,当一个人的内心真正恭敬,他会对一切人都恭敬。所以《礼记》第一篇“曲礼”开头就说:“曲礼曰,毋不敬”,对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一个人对父母,对兄弟、长者都恭敬,对父母交代的事,他同样会尽心尽力;当他对人敬,对事就会敬。当他对人恭敬,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买的食物,他就不会糟蹋。当孩子对人懂得恭敬,对事、对物自然而然也会心生恭敬。所以,恭敬心太重要了。
  对孩子就不能“儿子呼,应勿缓”,我们是长辈,他是晚辈,我们要让他对我们恭敬,要去成全他的恭敬心。所以不同角色要懂得如何去运用学问。
    4.怎样落实“父母命、行勿懒”?进一步应该达到何种境界? 
    “父母命,行勿懒”,答应父母的事不可以懒惰,答应了要赶快去做。如果家长和孩子取得了这个共同语言,用这句话要求孩子就很好用。但自己也要反思,自己长这么大了,父母命令、父母交代的事,自己做了吗?自己有没有行勿懒?继而对身边的亲人,如:先生、太太,自己答应的事有没有行勿懒。父母、先生、太太都是对自己人生最重要、最有恩德的人,结果我们却反而会对他们不守信?对客户不守信就没钱赚,对父母不守信还可以找找藉口:“我最近很忙,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所以要省思!自己对父母更应该守信用,这样才是正确的态度;当然对父母守信,应该对一切人都要守信用。不仅要“行勿懒”,进一步更应做到要能够去感受父母的需要,自己主动去做。
    三国时代有个孝子叫孟宗,他母亲很长时间吃不下东西,突然很想吃竹笋煮的羹汤。他走到时值冬季的竹林,想到生病的母亲好不容易想吃点东西,却达为冬季而不能满足母亲的心愿,不禁伤心的哭泣起来。由于他这份孝心、这份真诚心,他滴下去的眼泪真的感动了竹子,母亲吃到竹笋羹汤,病也很快好起来。
    竹子是植物,能有感受。而矿物也有感受,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已经研究出来:人的意念可以影响矿物,可以影响水。当人有善的念头,水就会结晶得很漂亮;当人有善的念头,连很肮脏的湖水都会变得清净。所以,大自然跟人心是呈现一个互动,呈现动态。古代很多孝子,为什么能感动竹子,为什么能感动动物,凭的都是他的“孝心”!这样的好戏我们的老祖宗上演了几千年,这样的好戏我们应该继续演下去!只要我们能够学到古代人的孝心,一定可以在人生中上演一出又一出感人热泪的好戏。继而让父母宽慰、让父母身体健康。
    5.“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该如何活学活用?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教训我们的时候,要恭恭敬敬的聆听,绝对不能一言九“顶”。假如父亲在训斥时讲了十件事,其中只有两件事是真的,八件事是他误会你了,也不要马上顶回去。
    因为父母训斥我们的时候正在气头上,这时要顺从父母说“是”。本来父母火气很大也就慢慢消下去了。等父母情绪平和下来时,会想到刚才是不是骂孩子骂过头了。
    当父母责备时自己都没有回嘴,甚至对你误会,你都能平心静气去接受,父母对你的尊敬,对你的佩服会渐渐提升。当父母愈尊敬你,以后跟父母就会很好沟通,父母也会觉得“我的儿子”、“我的女儿”最值得信任。所以“父母教,须敬听”。
    假如父母有心脏病就要视状况而定,父母骂得很凶,心脏病已经要发作了,就不能还站在那里“父母教,须敬听”。所以,求学问要学得很灵活。假如一颗心念念为父母着想,就会知道应该怎样进退才得当。
    “父母责,须顺承”,父母有责罚,甚至有打,也应该欣然接受。想想为什么父母这么生气,反思一下自己的过失到底在哪里?但也要灵活运用:曾子犯了一个错,曾子的父母很生气,就拿起一根大的木棍打曾子。因为“父母责,须顺承”,曾子动都不动给爸爸打,结果爸爸出力过猛,把他打晕了。孔夫子知道这件事后,就跟学生讲曾子这样做是“不孝”。孔夫子向前来请教的弟子说道:“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从前,有一位瞽瞍,他有一个孩子名叫舜。舜在侍奉他父亲的时候非常尽心,每当瞽瞍需要舜时,舜都能及时地侍奉在侧;但当瞽瞍要杀他的时候,却没有一次能找到他。当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着受罚;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时,就应该先避开。这样,瞽瞍就没有犯下“为父不慈”的罪过,既保全了父亲的名声,舜也极尽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参侍奉他的父亲,却不知爱惜自己的身体,轻弃生命直接去承受父亲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么?哪有比这更不孝的呢?你难道不是天子的子民吗?杀了天子子民的人,他的罪该又怎么样呢?”所以孔夫子说:“小杖则受”拿小棍子可以乖乖的接受处罚;“大杖则走”看父亲拿起来的棍子可能会打死你,要赶快跑!不能陷父母于不义。弟子们听了老师的开导后恍然大悟,曾参听到这些话后,也一下子醒悟过来,感叹地说:“我犯的错,真是太大了啊!”于是就很诚恳地去向孔夫子拜谢并悔过。所以,学圣贤学问要能灵活运用。
    6.如何教导孩子体会父母责罚孩子的心?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孩子被父母责罚以后,孩子会有“好衰!被爸爸看到,被妈妈看到”、“下一次不被看到”等想法。这时家长要观察到:孩子在接受父母教诲的时候,心态不对。这时演白脸的家长,要适时替演黑脸的家长讲话,把孩子不正确的态度给扭转过来。如,当黑脸的父亲刚刚教育了儿子。这时,当白脸的母亲要这样引导孩子:“爸爸刚刚在责罚你的时候,他刚才很生气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受伤了。因为发一次脾气要三天左右,身体才能恢复正常。虽然骂人对身体这么不好,但爸爸因为要让你记住这个教训,所以他宁可发脾气伤害自己的身体,也不愿意你学坏。你要体会到爸爸的这一份心啊,为了让你的道德、学问能提升,他才要教训、责罚你的。你要对得起爸爸的这一份关心爱护啊”。“爸爸妈妈爱你的方式,有时候是对你轻声细语,有时候却是对你非常的凶,这都是对你的爱,你要体会。要对得起爸爸的教诲,这个脾气不能白发,不能白让爸爸身体受伤害。所以要记住这次错误,要懂得挨骂要能换得进步,要学习孔老夫子的好学生颜渊的德行,要能“不二过”。这次被父母骂完了,一定要记住,下次不能再做让父母生气、伤心的事了”。
    当孩子有这样的心态,他就不会觉得很衰,他所记住的就是这样的错误,下一次不能再犯了。

    感恩老师,感恩圣贤教诲,感恩所有为之付出的人!

 
 
感恩学长的分享!
注: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

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
   《礼记·学记》曰“相观而善”,善学者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样才能受益。
   

返回  

 
 

弟子规线装书

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