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
 
 

《细讲弟子规》第07集课程复讲

郭建永学长

  
    切实落实中国的古圣先贤的教诲能够让我们得到家庭和乐,社会安定 
    纵使已经四、五十岁,纵使孩子已经二十几岁,都不要害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问我们的道德、学问够不够,绝对不要担心别人不改变。 
为什么孩子会懒惰?根源在哪? 
    孩子懒惰不可能是长大才养成,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教育一定要抓得愈早愈好,因为一旦养成就不好修正。 
    孩子檫桌子要肯定他的孝心及教他做事的方法。 
    父母要善于抓住机会教育,只要把书念好就好,其他的事都别管。这样好不好?他不信任自己做事的能力、不敢去承担工作、不会有责任心。习劳知感恩,不能让孩子不劳动,绝对不能让他养成懒惰的习惯。 
为什么孩子生活没规律? 
    家长不做早餐,只给孩子钱去买早餐。 
    早餐钱有没有转成早餐?没有。而是转成电动玩具,转成色素一大堆的零食。 
    为人父母,要让孩子生活规律,自己要当榜样,要让他的三餐正常,我们也要多付出一点。而这些付出对孩子将是一生的影响,不管是他的身体还是榜样,对他都很重要。 
这些坏习惯,只要长了一个善全部都解决?“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的意思:孝为百善之首,孝心开了百善皆开。有孝心的人不会自私,有孝心的人不会顶嘴。“入则孝”就解决所有小孩的问题,“身有伤,贻亲忧”,他不会生活颠倒,“德有伤,贻亲羞”,有责任心, “亲所好,力为具”,会很勤劳,希望能让父母欢喜,让父母安慰。 
     孝心一开,除了对父母孝敬,对兄弟还会友爱。因为兄弟发生冲突,父母最难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一个人真有孝心,他对其他人的父母也会有恭敬之心,推而广之,他这一分孝、这一分敬会对一切长辈,不会去欺负别人的孩子,因为他知道当别人的孩子受伤害,他的父母最痛苦,一个人的仁慈之心是从这个原点,从“父子有亲”这个孝道扩散开来,所以学“入则孝”特别重要。 
为什么要行孝? 
    知恩才懂得报恩,所以我们会引导孩子去念父母的恩德,怀胎十月很辛劳,给孩子做一日护蛋活动,为什么母亲没胃口了,还要把食物吃下去?为了让身体有营养可以输给你,纵使她很难过,她也会勉强自己把食物吃下去,引导孩子不偏食。妈妈为了你,都愿意把食物吃下去,你也应该回馈妈妈,不要偏食,该吃的、营养的要吃下去,让身体强壮,让妈妈欢喜。我们这样引导,孩子就会感同身受。 
    让孩子体会怀胎的感觉,把篮球放在孩子身上,母亲对我们的疼爱把疼痛完全抛在脑后,这样的恩德我们这一辈子都要记在心上,养育的功劳大过生育,生活的压力,教育的重责,时时都担在父母的身上。 
    父母的恩德我们这一生是不可能报得了,我们应该尽心尽力来做到为人子的孝道,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恩德,就要去做孝顺的行为,能够做到《弟子规》里面的一条,你就是尽到一分孝心,把《弟子规》做到了,孝就做得很圆满。 
父母呼,应勿缓   
    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很重要,一个人的道德、学问从他的一言一行看出来,当他形成的是孝心、是恭敬心,那他的学问就扎得很好的根基,没有这一分孝跟敬,他生起的可能是傲慢,可能是不恭敬。《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一个人要对社会、国家贡献,要先诚意、正心,他才能修身、齐家,长养孩子的孝跟敬就是正他的心。 
    如何诚意、正心?必须格物致知。格物就是革除他的物欲,革除他的坏习性。而不耐烦、傲慢就是坏习性,从小就能够把他这个坏习性转化掉,就是格物致知,就能诚意正心。大学问都是从小地方开始扎根的。 
现在叫孩子他怎么回答? 
    我们现在教孩子把标准降低,会造成一代不如一代,要引导孩子,教孩子的标准绝对不能因为时代而改变。你抓住原则,孩子就能学到这样的水准,父母叫你的时候要赶快过来:爸爸妈妈,有什么事吗?做长辈的要先做给孩子看。当爷爷奶奶叫我们为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恭恭敬敬去演给孩子看。 
    除了“父母呼,应勿缓”,这样的恭敬心,除了对父母,还要对师长,也要“师长呼,应勿缓”、“长辈呼,应勿缓”、“上司呼,应勿缓”。从我们开始改变,整个地球都会变,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学习要举一反三,要能从我们的内心,所谓心行一如。 
    面对不同角色,我们要懂得如何去运用学问,教育要慎于始,发现就要赶快处理,不然等他习惯了就很难改。 
    孙子对奶奶不恭敬的故事。 
    当孩子一犯错,我们为人父母的也要很敏感,赶快去处理。 
    “父母呼,应勿缓”,要恭敬;“父母命,行勿懒”也是恭敬;“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都是对父母的一分恭敬心。 
    当一个人能深刻体会父母的恩德,他的心境就自然柔软,自然恭敬,父母对于子女的关怀、辛劳,是一辈子的爱护,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我们要念念把父母的恩德放在心上,自然而然“诚于中,形于外”,我们的恭敬的言语跟行为就会表现出来。 
父母命,行勿懒 
    我们答应帮父母做的事不可以懒惰,答应了要赶快去做,跟孩子都有取得这个共通语言,我们都是一起要遵守孔老夫子的教诲,孩子跟我们有共通语言,很好沟通。 
    跟我们最亲,都是对我们的人生最重要、最有恩德的人,结果我们反而很容易对他不守信,对客户不守信就没钱赚,对父母不守信还可以找找藉口,要省思!我们应该对父母更守信用,这样才是正确的态度;当然对父母守信,应该对一切人都要守信用。今天上完这节课,我们要想想,有没有曾经答应父母的事现在还欠着,要赶快去做。 
    刮胡刀的故事。 
    古代很多的孝子,他不等父母命令,他都能够去感受到父母的需要,自己主动去做。 
    孟宗哭竹。 
    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已经研究出来,人的意念可以影响矿物,可以影响水。 
    古代这么多的孝子,为什么能感动竹子,可以感动很多的动物,甚至于感动最凶猛的老虎?凭的都是他的什么?孝心!真正孝子能够让父母宽慰,让父母身体健康。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教训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恭恭敬敬的聆听,绝对不能一言九“顶”。父母误会,不要马上就把他顶回去。当父母对我们的责备,我们都没有回嘴,对我们的误会,我们都能够平心静气去接受,父母对我们的佩服会提升。 
    求学问要学得很灵活,是念念为父母着想,就知道当下应该怎么样进退才得当。 
    假如父亲有病,你也要视状况而定。比方说他看到你,骂得很凶,已经心脏病要发作了,就不能站在那里“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有责罚,甚至有打,我们也应该欣然接受,想想为什么父母这么生气,我们的过失到底在哪里?曾子犯了一个错,他父亲很生气,拿起一根大的木棍打曾子,曾子因为说“父母责,须顺承”,所以动都不动给爸爸打,结果爸爸出力过猛,把他打晕了。这件事传到孔夫子的耳中,他就跟学生讲,曾子这样做不孝。孔夫子就说,父母在生气的时候,情绪比较控制不了,假如失手,刚好一棒打到你的头上去。那儿子死了,父母最伤心!所以孔夫子说,“小杖则受”,拿小棍子可以乖乖的接受处罚;大杖用跑的,以前的人比较斯文,“大杖则走”。所以,看父亲拿起来的棍子可能会打死你,赶快跑!不能陷父母于不义。学圣贤学问要能灵活运用。 
孩子被妈妈爸爸骂完之后内心有什么想法? 
    好衰!被爸爸看到,被妈妈看到,孩子在接受父母教诲的时候,他的心态不对,父母在责罚我们的时候,当他在生气的时候,其实他的身体已经受伤了,父母是因为要让我们记住这个教训,以后不要再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所以他宁可发脾气伤害自己的身体,也不愿意我们学坏。 
    要能体恤父母这一分存心,为了让我们的道德、学问能提升,不会堕落,他才要教训、责罚我们,我们要对得起父母的这一分关怀、爱护。父母爱我们的方式,有时候是对我们轻声细语,有时候却是对我们非常的凶,同样都是对我们的这一分爱心,我们要体会。我们要对得起父母的教诲,这个脾气不能白发,不能白让父母身体受伤害,学习孔老夫子的好学生颜渊的德行,要能“不二过”,这次被父母骂完了,一定要记住,下次不能再做让父母生气、伤心的事。当孩子有这样的心态,他就不会觉得很衰,他所记住的就是下一次不能再犯。  

 
 
感恩学长的分享!
注: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

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
   《礼记·学记》曰“相观而善”,善学者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样才能受益。
   

返回  

 
 

弟子规线装书

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