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
 
 

《细讲弟子规》第03集课程复讲

吴欣谕学长

  
第三讲“孝”是德行的根本,教育首重孝道
1、孩子从小接受圣贤教育对个人及社会有何益处?
   事实上,世界、社会、家庭的安定并不是没有办法达成,关键就在每个人的那一念心念。假如自私,就会发生冲突;假如时时可以为人着想,家庭、社会就会圆满安康。孩子从小就能设身处地的为人着想,他的起心动念就开始培植自己的福分,他知道读书志在圣贤,要把学的道德学问好好地去奉献这个社会。一入社会造福,福分愈来愈大,安享晚年。五福有一福叫“善终”,以前的人存心比较善良,处处为人着想,所以死得很轻松;现在的人比较自私,临终前还患得患失,很多事情还很执著,都放不下。晚年享福要懂得心存善念,要懂得时时能够放得下来,不要执著。
   一般都觉得,好像二十岁到六十岁这一段,才是造福社会的黄金时段,很多生涯规划都是这么谈。有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接受圣贤教诲,看到大哥哥、大姐姐都做到这些孝行,让他生起效法之心,所谓“相观而善”。因为有这个孩子真实的修身功夫,我们才能够把这些事例进而去推广,让更多的人、让天下的人都能够引以为效法。他的生命绝对不是从二十岁才开始发光。释净空教授已经七十九岁了,走到世界各地都有一大堆的学生希望能得到他的教诲;现在世界上各个宗教、种族都非常希望能亲近这位长者、这位老师。因为只要亲近他就可以得到很多人生的启示,减少很多无谓的摸索。他的生命绝对不是六十岁结束,他的生命什么时候结束?不会结束;因为他的教会是从真诚心中发出来,真诚心可以超越时空。孔老夫子死了吗?他的精神长存,垂范后代。范仲淹死了吗?他的教诲八百多年来还在影响着他的后代子孙。所以,当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圣贤教诲,就知道用真诚、用爱心去经营他的人生,相信他这一生的价值会永垂不朽。
2、一个人的仁慈之心要从哪里开始培养?
   当你为人父母,为人长辈,你到底要让你的孩子经营出什么样的人生格局,这个很重要!你是希望他能垂范后世?还是希望他不要饿死就好了?我们的思想观念会直接影响后代子孙。诸位朋友,做人要有志气,当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可以解决这个社会跟世界的问题,我们应该责无旁贷,要勇敢走出来。勇敢走出来也不用抛头颅,也不用洒热血,只要从哪里开始?从自己的修身开始做起,很多的大事业都是从小地方一步一步做出来的。《大学》里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教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以很复杂的事,你把它抽丝剥茧,其实很简单。
   我们已经了解到,有仁慈之心,念念有仁慈,人人都有仁慈,社会就能够往大同世界发展。我们进一步要再思考,一个人的仁慈之心从哪里开始培养?从哪里下手才能够长养他的仁慈之心?我们总要把第一步找出来,我们常常把思考一直往根本去思维的时候,真理就出现了。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孝敬,他会去对其他的人孝敬,你相信吗?所以《孝经》里面有一句话说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这是违背一个人的德行,这是不可能出现的。
   当一个人没有学到孝道,他恩义、道义的人生态度没有办法形成。因为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怀胎的辛劳,生育、养育、教育的付出。他没有长恩义、道义,会长什么?很多的父母说,“我的孩子没学好,也没学坏”,有没有这档子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什么是逆水?现在的社会是个大染缸,你不赶快教好的,他一定学坏的。
   电视是个大魔王,所以我们要警觉到,你不赶快把正确的态度、观念教给孩子,他一天一点一滴都在学不对的。让孩子看电视,一定要选择没有污染的,要选择好的节目。
   当孩子恩义、情义没有长,会长什么?会长利害。利害是瞬息万变,今天没有什么利害,兄弟还相处得很融洽,明天假如因为父母的财产,可能明天就会翻脸。做什么事都是有利可图,只有利害、只有好恶,就会从利变害,从好就变恶。
   因为利害、好恶的态度建立的婚姻,夫妻冲突,离婚率攀升,离婚率还会带动另外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犯罪率。当社会的犯罪率愈来愈高的时候,诸位朋友,你再有钱、再有社会地位,你有没有安全感?没有。现在呈现社会治安的不好是个结果,原因在哪?家庭没有稳定。再来,人从小没有学孝道,没有学圣贤教诲。孔老夫子在《孝经》里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开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根本找到了,路就不远了,所谓君子务本,本立仁道就生了。孔夫子在《论语》里面就有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孝”开始教起。
3、如何理解“立志”的重要性?如何做到“为往圣继绝学”?
   《弟子规》就是从“孝悌”扎根。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就会很好,俗语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习首重立志,所谓“学贵立志”。“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世界和平是个结果,要先种什么因?要先种每个人有仁爱的思想、观念的因,而仁爱的思想、观念要透过学习、透过教育,也就是要教导圣贤的智慧。所以“开太平”是结果,“继绝学”是种因;“为往圣继绝学”才能承先启后,要承先就要先自己学好。
   一个人有立定志向要“为往圣继绝学”,他的影响力就会不断扩展,他自我的要求就会非常地深,他就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往圣继绝学”绝对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一念心是不是真正有发出来!我们要立志“继绝学”,当然要从自己身旁最亲的人开始,我们去做他的榜样,所以我们的立志可以先立志当孩子的好榜样。在家庭立志当好父母,在公司立志当好的长官、好的同事,在社会当中立志当好公民。当我们有这分志向要去改善社会风气,相信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谨慎,都会克制自己,我们的道德、学问也因为立志而不断的提升。
4、怎么理解“学贵力行”?
   学习除了立志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叫“学贵力行”。我们学习一句经教。一定要做一句,所谓解行相应,我们的道德、学问才能够提升起来。
   唐朝诗人白居易请教高僧鸟窠禅师,什么学佛?“佛”是印度话,本来的话叫“佛陀耶”,中国人喜欢简单,“佛”是形声字,形是人,声是这个弗。“佛”这个字以中国的话来解释,就是觉悟的人、有智慧的人,再讲白一点,明白的人,明白道理的人。所以,学佛就是要去当一个明白人。鸟窠禅师就对白居易说,学佛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后哈哈大笑,说三岁小孩都知道,鸟窠禅师回答他,八十老翁都做不得。诸位朋友,你三岁的时候知不知道?到的学问的枢纽、关键,不在你念了多少,而在你做到多少。我们自己学跟引导孩子学圣学贤,一定要确立这个正确的态度。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字是全世界唯一可以在文字当中,把人生哲学、人生智慧流露出来的文字,只有中国字。道德的“道”,当你看到这个字,你就能够体会其中的道理。左边一个“辶”部,就是实践,右边一个首先的“首”,真正有道德的人就是首先能够实践,首先能够做到、能做出来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
   我们学《弟子规》就是要做有道德的人,诸位同学,《弟子规》哪一句你做到了?《弟子规》的经句,一句一句我们要如何落实在家庭生活之中。《弟子规》是拿来做的,而不是只有拿来背。在汕头有个孩子,学习《弟子规》一两个月,分享说:我上了《弟子规》才知道做人原来要孝顺。其实孩子好不好教?很好教,只是我们没教。我们要理解到,哪些道理一定要赶快教。
   教育有三字真言,要“慎于始”,当他一开始学习学问就重视力行,那他功夫的得力一定跟其他的人不一样。要把孩子教好,很重要亲师合作,还要懂得成全孩子的孝心,成全孩子的德行。我们当家长的不要有太多的顾虑,也不要有太多的不舍,因为让孩子多做,他才能多学习、多体会。

 
 
感恩学长的分享!
注: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

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
   《礼记·学记》曰“相观而善”,善学者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样才能受益。
   

返回  

 
 

弟子规线装书

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