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
 
 

《细讲弟子规》第37集课程复讲

夏慧容学长

  
    1.如何對待他人的善行與惡行? 
    對待他人的善行:“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當聽到善人的行持、風範,每個人心中都會升起效法之心。因為“人之初,性本善”,道人善可以讓更多人得利益。人有法喜時不是念經念出來的,而是在生活當中落實的結果。所以要非常用心地把好的風範記在腦海裏,隨時可以告訴別人,讓人可以得到效法的對象,甚至從中找到好的方法。
    對待他人的惡行:“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背後去宣揚別人的過失,假如對方知道了會非常難受。所謂“背後之議,受撼者常若刻骨”,背後的議論,說他人的是非或批評他這些不好的言語,在他的心中就好象刻入骨頭裏去了,時時想著報復你。這樣做是意氣用事,這樣做不可取。所以不要去“揚人惡”,可能會樹立敵人。要知道,十個朋友不嫌多,一個敵人可能就煩死了。所以我们存心仁厚,不與人起衝突。當別人有善都不稱揚,別人有一點小惡馬上就到處宣揚,這樣不只折損了自己的福分,更大的罪過是影響了團體跟社會的風氣。
    試想,假如每個人都不講人家的善,都只宣揚人家的惡,那將造成很大的社會問題,人與人將會紛爭不斷。所以要考慮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是在影響整體社會的風氣,這個罪過不單是個人,還可能跟整個社會結罪,所以言語不可不慎。   
    2.如何做到正確的勸善與規過?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 道兩虧”。“善”必須要先分辨真善、假善、是善非善,很多判斷在《了凡四訓》一書中,要能判斷正確才能夠去勸,不然是非都沒分清楚,那就不見得能利益到他人。
    古代人是如何面對善的勸告或是善的言語行為呢?孔子讚歎顏淵“得一善則拳拳服膺,百弗失之矣”。就是講顏淵只要聽到一個善,馬上時刻放在心中一定要去落實。所以只要提到賢德,孔子都會直接說“有顏回者好學”。夫子非常歡喜這個學生顏淵,因為他的學習非常扎實,只要老師說過的話、說過的善,他時刻都不忘去實踐。所以當我們能學習這樣善的態度,自然就能夠“德皆建”。
    古代當官的,老百姓名都稱“父母官”。比如一個縣令,他與人民相處的很密切,而且整個管轄範圍的教育方針、教育內容都由縣長在負責,所以他也有責任把這一縣的人民教育好,能夠“愛民如子”的態度被老百姓稱為父母官。這一地方領導人,也在落實“善相勸,德皆建”而讓社會風氣能夠愈來愈好。隋朝讀書人辛公義,到岷州(現在的甘肅)當刺史時,當地有一個風俗,只要家裏人染上疫病就把他拋棄,讓他自生自滅。他去後覺得太嚴重了,這是孝跟義全喪了。所以他就主動把丟在路連的病人接到衙門來照顧,又請了很多醫生來治療,等這些病人恢復健康了,就請他的家人來接。接的時候跟他們說:我跟你爸爸相處這麼久,你看我也沒病。那些為人子女的就會覺得很慚愧,父母官以德來喚醒他們慚愧心,就趕快把家人接回去奉養,也用這種方式把沒有孝義的風氣整個扭轉過來了。所以當地的人都稱他為慈母,把他當母親一樣看待。這個慈母不僅挽救了他親人的健康,還挽救了一個人的良心。人的良心喪了,縱使還有命在,也是行屍走肉。所以古代人寧可死也不願意違背道義。所以善相勸,才能德皆建。
    3.取與之間為為什麼要“與宜多,取宜少”? 
    “凡取與,貴分曉”,這個取、與比如是家裏、家族分東西,要視情況而定,當對方比較困難,應該多給而自己少拿。當人有這種禮讓的態度出來,那家庭風氣就會處處體諒、處處相讓,而不會處處相爭。當家庭有這種和氣,整個家族都會興旺。但只要染上爭奪,“居家戒爭訟”,假如因為分不平而告上法院,可能都不會有好的結局,甚至會有壞的榜樣留給子孫,到時縱有家財萬貫也會敗喪掉。所以儘量能讓就會讓,周朝因為泰伯跟仲雍把天下讓給了弟弟、讓給了自己的侄子,造就了周朝八百年的盛世,也能夠讓全國人民起而效法“孝悌”的精神。
    人往往都怕讓,覺得讓了自己就沒了。人不能只看眼前,當自己一讓,成全了德行,成全了家庭的和睦,而這一讓也積累了自己的福分。有這麼多福分累积,自然往後就會的所回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所以人不能隨順煩惱對應事情,不能隨順自己的習性,要隨順天理、隨順人心去做。所以“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4.乾隆皇帝的聯璧:“願天下翁姑舍三分愛女之情而愛媳,願世間人子以七分順妻之意而順親”與《弟子規》哪些經句相應? 
    “將加人,先問已;已不欲,即速已”,當自己不願意別人批評我們、別人侮辱我們,或別人傷害我們,我們都不願意別人這樣對待我們。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也就不應該去傷害、批評、指責他人,用這一分同理心去體諒別人。
    乾隆皇帝聯壁提到:“願天下翁姑舍三分愛女之情而愛媳,願世間人子以七分順妻之意而順親”。這句對聯很有人生的哲理,令人有很大的省思。“願天下翁姑”指公公婆婆,千古有一個比較難解開的矛盾叫“婆媳之爭”。這個婆媳之爭因為沒有學過《弟子規》的“將加人,先問已”,因為媳婦也是別人的女兒,所以可以用三分愛女兒的情對媳婦,相信絕對不會跟媳婦有衝突。其實人真的很奇怪,比如媽媽很氣先生不做家務也不幫忙,但她也跟她兒子說:你只要把書念好就好了,其他的你什麼都不用管。這樣的媽媽,還在養出一個會讓另外一個女人氣死的男人。“將加人,先問已”,很多人為什麼對媳婦比較嚴苛,因為她也是熬過來的,可以婆婆也對他不好。“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曾經窮過,應該看到窮人要倍加地關懷才對。
    “望世間人子以七分順妻之意而順親”,假如娶了老婆而疏遠了父母的話,他的敗相已露。因為他的孩子必然學不到孝道,那他這一生再怎麼努力,到最後可能是白忙一場,所以不要用感情來經營人生,往往都會太偏勃,要用理智來對應。現代社會講什麼IQ、EQ、CQ,這是拿外國的東西,就是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其實很多的道理只有一個,講成很多個,都不知道從哪個方向抓。IQ叫智商,EQ叫情商,這兩個怎麼分?會講甜言蜜語叫情商嗎?智力很好叫智商,這兩個東西是兩個嗎?比如一個男人:我很理智,我要努力賺錢,所以沒什麼時間陪兒子,我要睡在公司。這樣有沒有理智?拍著胸脯說我是要為了家庭打拼。聽起來好象很有理智。這哪是理智?理智應該是可以讓人生全面發展。說這個人感情很豐富,疼兒子疼得要命,什麼事都不讓兒子做,這叫情商嗎?“愛之足以害之”,你的情當中沒有智,那叫濫情;智當中沒有情,那叫薄情。很多企業家做得很大,妻子兒女去哪?連妻子跟他BYE-BYE,他都搞不清楚妻子為什麼走了?因為妻子覺得跟他講不清楚。
    所以什麼是情?什麼是智?有真情者必有真智,有真智者必有真情,情智不二才是真情真智。所以明明是一個真實的真心,把它講那麼多,讓我們都不知道往哪一條線上去走。所以盧叔叔每個禮拜再怎麼忙,他都堅持禮拜天一定陪家人吃飯。請問這是情商還是智商?因為對妻子兒女有真感情、有真理智,他才能夠排除萬難來經營他的家庭。所以學習聖賢的這些道理、這些做人的態度,才叫真情、真義、真智來過一生。所以不要鑽到“情商”好、還是“智商”好這些專有名詞去,這樣會跳不出去。還是好好跟著《弟子規》、跟著四書學習。“將加人,先問已;已不欲,即帶已”,有這分理智去體諒別人的感受,就不會強加於人。
    5.如何理解“恩欲報,怨欲忘”? 
    “恩欲報,怨欲忘”,當一個人能念念不忘恩德,不忘父母、有忘師長、不忘眾人對他的恩德,他的精神生活一定非常充實。所以一個人幸福的根基就在愛與感恩之中。當懂得愛、懂得付出,他會體認到自己的價值,施比受更有福。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義工在付出的時候都是滿面笑容,因為時時想著可以幫助別人,這是活在愛人的世界裏。
    當一個能處處念恩,他就活在報恩的心境之中。當人在報恩的時候,他的內心會覺得非常充實。所以現在我們能夠跟著善知識學習,這些恩德要念念不忘,回報這些長者最好的方式就是依教奉行。所以要時時念父母之恩,時時念師長之恩,時時念幾千年來的聖賢之恩。《德育故事》裏,祖逖帶著所以的親黨去避難,幾百號人都由他照顧,自己都徒步走而把車馬都讓給他人。做到讓鄉里這些長者都說:我們雖然年紀這麼大了,但晚年還可以遇到他,遇到這個再世父母,死都無憾。看到這裏不禁很感動,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最缺的就是愛、就是關懷。當我們肯追隨這些聖哲人,相信也會演出像祖逖這樣的好戲,所以聖賢人點亮我們心光,我們一定要起而交往法他們。
    “恩欲報,怨欲忘”。人與人難免會發生衝突,所謂“可惡之人必有要憐之處”,他也是沒有學過做人才會跟我們發生衝突。所以這時要先反省自己,假如自己沒有錯,要進一步包容別人。不能把別人的過失放在心上,那是把別人最骯髒的東西放在自己最清澈的心靈,那是很傻的事。所以自己肯原諒別人,其實就是原諒了自己。當把別人的過失每天都放在心上,那可不好受。所以要能夠“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對於已經發生的衝突,不要放在心上,因為當你把這個怨放在心上,對方一定能感受到。“誠於中,形於外”,如果心不誠,當然也會表現在外面。所以當怨放不下,兩人的關係就會愈來愈疏遠,這樣也不好;畢竟可能要朝夕相處,或者是在公司還要常常相見。所以當兩個人不能彼此接納,很可能又要影響到一個家、影響一個團體的和諧,那又何苦來哉?
    6.如何轉變心念,做到“怨親平等”? 
    蔡老師分享到他一位長輩,因為很有才華,所以公司很多的事都會拜託他做。因為表現得特別好,很多獎勵都到他身上來,就造成其他同事的嫉妒。這位長輩就說:給人家嫉妒是光榮的,因為有本事才會被人家嫉妒,所以不需要生氣。接著又說:有一個朋友批評他特別重,他也沒放在心上。結果後來這位朋友有一件事沒有人要幫他,剛好這位長輩又有這個能力,所以就主動幫忙。結果這個動作一做出來,對方很慚愧,慚愧自己過去所作所為。後來兩人變成了好朋友,“冤家宜解不宜結”,兩人真心交往之後,才瞭解到一個人常常會批評別人,就是內心不平。為什麼他的心會不平?因為可能成長過程或現在家庭讓他心無法平息,都是內心有很多苦沒有好好地處理掉。所以借由這位長輩不跟他一般見識,又主動幫忙他,這分情義就化開了這個瓶頸,進一步又可以在思想觀念當中引導他、幫助他。
    所以有緣千裏來相會,不管善緣惡緣,只要我們的心保持平等、保持慈悲,相信縱使是惡緣也會轉成善緣。所以要做到“怨親平等”。真到怨親平等,才會讓人打從心裏佩服。這句成語怨排在前面,怨親平等,所以要擴寬心量。“恩欲報,怨欲忘”。其實很多的執著只要轉一個念,當場就從執著變成智慧,所以人要會轉念。所以要感謝傷害我們的人,因為他們磨煉了我們的心智;感謝欺騙我們的人,因為他增進了我們的見識。
    細細思維,一個人進步最多的時候是在逆境的時候,所以要感謝傷害我們的人,因為他磨煉了我的心智;感謝欺騙我們的人,因為他增進了我們的見識;俗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感謝絆倒我們的人,因為他強化了我的能力;感謝遺棄我們的人,因為他教導我應該獨立。我們的人生靠誰也不可能靠到終老!這個“靠”不是肉體上的靠,一個人要有心智成長,你的一生最重要要靠的是自己的真實智慧,所以感謝斥責我們的人、罵我們的人,因為他增加了我們的定慧。所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不只是父母,所有的人當他們對我們斥責的時候,都要能虛心洗耳恭聽,那麼當下道德學問就在提升。
    所以當人轉一個念,所有的煩惱都可能變成智慧。也由於能轉得過來,這些傷害、欺騙、絆倒我們的人,會突然很驚訝,進一步又很佩服,人的修養可以到這樣,你到底跟誰學的?這樣《弟子規》又可以介紹出去了,所以我們要讓聖賢人的臉上貼金!如果可能撐不過,還跟他人一般見識,到最後對方又說:還說學什麼《弟子規》?那就麻煩了,所以怨欲忘。
    “報怨短,報恩長”。這個“報怨短”不是真去報,而是把這個怨恨的念頭要趕快轉過來。“報恩長”,這個長不是時間,是指長長久久。哪有報父母恩報得完的,哪有報師長恩報得完的,所以對這些恩德都要抱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態度。現代社會因為不明理,所以唱著那些情歌也唱得痛苦萬分,沒人指導,把這麼好的青春都浪費掉。
    所以人都有因緣,跟這些聖哲人也是很深的緣。聖哲人用他們的真誠演出了一出出好戲,所以我們一定好好效法於他們。所以報恩長,因為就是有這些恩德,才能夠讓我們的人生走向這麼美好的方。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所以抱持這樣的態度,我們會盡心盡力看到自己的本分,讓這些對我們有恩之人都能歡喜看到我們的成長、我們的人生。
    7.“待婢僕,身貴端”如何靈活理解?  
    “待婢僕,身貴端”。這個“婢僕”把它廣泛解釋,可以是家裏請的員工都算在這個範圍內。當然他們有勞力付出,也應該同樣尊重他們的付出,所以當家裏有請僕人,也應該教育孩子對這些僕人要當長輩看待,不可以從小就讓孩子看人大小眼,那孩子的這種平等心、這種恭敬心就建不起來。所以要謹慎,縱使是開車的司機,孩子也要稱叔叔、伯伯,而不失恭敬。
    另外,能夠在一個家庭當中都是難得的緣分,應該多多體諒,互相照顧。如要過年了,大部分媳婦、兒子、孫子都會回來,但現在因為很多都是職業婦女,所以她平常也忙得不得了。所以已經忙得很累了,結果好不容易過年回來又更累。甚至工作量比平常上班還多。這時,為人婆婆也要能夠體恤到媳婦的辛勞,不能說她是媳婦就該做,也要視情況而定。如吃年夜飯,假如媳婦確實很累了,那去叫個飯菜一起來圍爐,大家都很輕鬆愉快。媳婦也會覺得這個婆婆真替他著想,你愛她,她就會愛你,“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其實人跟人相處融洽不難,只是我們太鑽牛角尖。當然婆婆做出這些體諒媳婦的事情,媳婦也應該嘴巴甜一點。如在外面剛好婆婆也在,就跟親朋好友說:我婆婆真好!都幫我做什麼、做什麼、做什麼。婆婆聽到後也會覺得很高興,這叫“好話一句“,互相歡喜、互相幫忙。
    感恩老師,感恩所有為之付出的人!
 
 
感恩学长的分享!
注: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

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
   《礼记·学记》曰“相观而善”,善学者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样才能受益。
   

返回  

 
 

弟子规线装书

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