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 最可耻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朱子治家格言》这些教诲,都能让我们反思我们人生的价值观。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有意义、才尊贵?像经句提到的“见富贵而生谄容”,这样的行为让人家觉得羞耻,觉得爱慕虚荣,不受到别人的尊重。事实上别人不尊重我们,还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自重、自敬,才感得别人觉得我们很羞耻。自重从哪里做起?从正确的人生价值。我们看到,见富贵生谄容,他把富贵变成他人生的追求,甚至进一步变成贪求,爱慕虚荣,所以遇到富贵的人,他就抓住机会巴结谄媚。首先,富贵真的能够让人家快乐吗?真的能够得到幸福人生吗?我们看世间富贵之人,他的烦恼比贫穷的人更多,因为老祖宗讲到“欲似深渊”,他追求名利、欲望,那是无底洞。所以追求富贵享乐的人生,它是无止境的一条路,愈陷愈深,最后求不得苦一大堆。所以,真正要乐应该是什么?知足常乐。

  我们俗话讲的,你纵使家财万贯,也是只有日食三餐;广厦千间,你有一千间房子,你晚上也是夜眠六尺。所以人生物质上的需要,其实是很有限的。假如去追求物质的享乐,那就变成跟人攀比,最后人比人气死人,变成这些欲望的奴隶,反而自己的灵性一直在下降,反而人生对父母以至于对妻儿、对社会国家、对民族,应该尽的道义都没有尽,结果追求富贵名利一辈子,统统是过眼云烟,带不走。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是留留得下来的,带带得走的。没有智慧的人,都是求带不走的,身外之物都带不走,而且还留下成为子孙祸患的那些财物。大家冷静看看,现在哪个大企业家去世了,都还没有埋葬,结果子孙就打官司了,一年、二年都不能下葬,那真是可悲,死了之后没有他葬身之地。所以《三字经》当中,古人劝勉我们,“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一般的人,没有把人生这些道理想透,所以都是想著给孩子留更多的钱财、房屋,这些田产,这是以财货来害子孙。明理的人就会想,子孙假如贤德,我还留一大堆财物给他,那不是让他没有志气吗?“则损其志”。子孙的素质不如我,我还留钱给他,那不就增长他的骄奢淫逸这些恶习了吗?所以有智慧的父母、长辈,决定不留财物给孩子。留什么?留经典,留他这一生恩义、情义、道义的榜样。

  就像范仲淹先生,他留给后代子孙,就是那分道义、忠义的人生。对整个家族、对社会贫苦的人,甚至于贫寒的读书人,他们全心全意照顾,为家族、为社会培养了非常多的人才。忠,范公为政,确实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了八、九百年的家道,哪个范公的子孙不效法他的忠义?所以这是真正留留得下来的,就是他一生的德行风范,成为他百年、千年之后子孙的榜样,这样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他自己也成就了完美的德行、智慧,这是带得走的,他所做一切善行,那是无量无边的功德、福德,这都是带得走的。

  假如没有能把人生真正的价值观想通,不只一生造作很多罪业,追名逐利,很可能做很多昧著良心的事情,还留钱财给子孙成为祸根,那真是太不明智了,甚至很冤枉,又不明理,小人冤枉做了小人。所以我们老祖先,在《大学》就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明德就是每个人本有的智慧、德能,就是三字经讲的“性本善”。我们这一生,就是要恢复本善,恢复明德,恢复自己无量的智慧、德能,这是我们人生自爱的价值。再来,爱人的价值,在亲民,这个民,自己的家人,以至于自己生命当中所遇到的一切有缘的亲戚、朋友,我们都竭尽全力的去帮助。当我们离开这个世间,很可能你的孩子、你的亲戚朋友都会说到,这一生就是因为遇到了你,他的人生才幸福快乐,才走得正确。这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有意义的人生。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80423a.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 55-104-0013
感恩老师!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