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换位思考

作者:蔡礼旭老师  

时间:2007-10-30  

http://www.dizigui.cn/diziguixuexixielie46.asp

摘自  
 

  再来是换位思考,其实这也是恕道,如其心,恕字就是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感同身受去替他着想。不只是文字在教导我们子孙,老祖宗甚至用符号,我们文化当中重要的经典是《易经》,《易经》都是符号,六十四个卦。其中有一卦就是把整个换位思考都把它开显出来,叫泰卦。我们一提到泰卦想到什麽?否极泰来,你看否极泰来都在一念之间。泰卦是地天卦,否卦是天地卦,我们看这个泰,天应该在哪里?上面。结果现在地在天的位置,天在地的位置。

  我们说父为天,母为地,一家里面夫妻最重要,这就是什麽?先生站在太太的立场上想一想,太太站在先生的立场上想一想,那夫妻沟通就没问题。互相体谅,进一步还互相感恩对方的付出。先生想,我太太这麽孝顺我的爸爸妈妈,又把孩子照顾得很好,让我都没有後顾之忧,非常感恩她。我们这次有位长者,他七十来岁,事业做得很成功,现在已经交给他的四个儿子。他就说每每想到都觉得说我的太太很傻,跟我吃了那麽多苦头,连个苦字都没有说,一个抱怨都没有,还每天笑脸对着我。他说他每每想到都觉得他的太太是愈看愈可爱。你看都是老夫老妻了,他太太就坐他旁边,我太太真可爱,那才叫真爱。不是在那里你侬我侬,那都是欲望。

  所以真正夫妻那分道义,只想着如何让先生不要有後顾之忧,多少的承担,虽然他们都没说辛苦。为什麽他们不喊辛苦?因为在他们的心目当中觉得这是我应该做,人一觉得是应该做的就不觉得苦了。很多朋友都说,你们这样常常在讲课辛不辛苦?诸位朋友,辛不辛苦?你们在我的脸上看到辛苦吗?以後大家遇到我不要说辛苦,说蔡老师,你好幸福!人生能够做有意义的事,自己想做的事,那是享受,那是踏实感。我们只怕家庭出状况、社会出状况、整个民族出状况,我们只能袖手旁观,都帮不上忙,那才真苦。当家人、当社会需要我们帮助,我们都能够出得了力,再怎麽辛苦都觉得踏实。

  太太时时都想着,就是先生这个顶梁柱,把家庭的重担经济都扛下来,让这个家庭孩子的求学,生活都不用忧愁、担心、挂碍,让我能有这麽安定的生活,我感先生对我的照顾。都在对方的角度想,就泰,就和乐。但是假如现在没有换位思考,先生只想着你看我多辛苦,太太也是说你看我付出多少,两个人在那里计较来计较去的,那一定会矛盾、冲突。

  所以夫妻之间要换位思考,以至於五伦当中都应该懂得换位思考。比方你看领导人跟被领导人,君臣关系。有个外国公司来中国参观,刚好进去是中午吃饭的时候,进到餐厅里面去,这些外国的厂商看了以後就说,吃这种饭,都不应该给他工作,不应该替他工作,因为吃的东西不是很好。吃完饭以後就到工厂去看,看这些工人怎麽工作。看了以後这些外国厂商又说,这麽工作不要给他饭吃。你看员工都不替老板想想,老板也不替员工想想,这样经营下去,一定不会有好的发展。

  南京有位企业家,他听了周老师的「新世纪饮食」他很感动,他觉得我也要作君亲师,我要爱护我的员工。本来只有中餐一餐,现在调成三餐,而且他又知道早餐最重要,还特别又聘了一个厨师,依据这些健康饮食的原则,做早餐给员工吃。领导有仁爱的心,底下的人就讲道义,《大学》讲的「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所以他整个公司的营运变得很好。他这麽替员工着想,员工就替他着想,本来他们餐厅里面写着「浪费食物罚五块钱」。结果还是有很多人倒掉,什麽时候倒?没人看到的时候就倒掉。这就是我们这一、两节课在讨论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要求你不吃完我要给你罚款,「民免而无耻」,奇怪,到底什麽时候倒的都不知道。但他改了没有?没改,甚至於还抱怨限制那麽多。

  这个领导者他很爱护员工,让他们来上这些伦理道德的课,改善他的家庭。其中有个他的员工,已经工作二十年左右,二十多年,一个高级工程师。上了五天的课,他反思到太太对我的恩德很大,我这二十多年,没有给她煮过一次饭,没有给她洗过一个碗。而我的太太却每次煮饭前,都会和和气气的走到我的面前说,你今天想吃什麽?所以,人是需要被提醒。当我们没有被提醒到父母的恩德,没有被提醒到夫妻的道义、恩义,有时候被父母、被另一半照顾,最後会变成理所当然。哪天他们没有来替我们做事,我们还雷霆大怒,这是颠倒。他反思完以後,回去真的煮了一桌菜等他太太回来。一个人二十多年都没煮菜,你看一下就能煮一桌,我们悟到什麽?人的爱心出来,潜力就出来了。

  你看我们教书,你说哪有多少经验?但是「士有百折不挠」,士是读书人,「士有百折不挠之真心」,也不只是读书人,为人父母、领导者,我们一心一意就是要利益家庭、利益企业、利益员工,任何障碍来了我都不怕,「方有万变不穷之妙用」,很多好方法就出来了。他这颗对学生的爱心出来了,他会主动的去请教很多有资历、有经验的长者、老师。我们学习教学,都是主动去给这些长辈请教的,因为我们对孩子有一分责任心。所以,现在绝对不能只强调教材教法,还要更重要的,要启发所有这些师范院校老师们的教育爱心,这个轻重缓急真的值得我们教育界来省思。我们当然不是说所有这些教材教法都不要教,但是孰轻孰重要抓到。

  这位先生他这分感恩太太的心起来,他就能够在短短的时间之内研究出来,煮了一桌,然後站在门口等他太太回来。他太太走到门口,他首先先给她鞠个九十度躬,他太太就愣住了,她说你怎麽了?他说没有,我只是觉得辛苦你了,这二十多年辛苦你。就把太太带进来,太太看到整桌的菜就愣住了,他太太说这个菜怎麽来的?先生说是我煮的。他太太说今天是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不大相信。吃完饭之後,他还自己主动去把碗洗了,连当天的衣服也是他把它洗好。当先生去感念太太的恩德,太太一定也会感念先生的付出,人与人是互相的,是互相感动,还是互相伤害,差异就很大!

  当他这个领导者,他希望的是利益员工的一生,是幸福他的家庭,有这样的存心,上过课的员工都会感念领导这样安排。感念以後,都会希望去协助,去替领导人分忧。所以他上完课回来,他想要以身作则,他也不好去要求这个,要求那个。都是这些上完课回来的员工跑过来说:老板,我觉得我们在中心里面看到,他们吃饭都先念感恩词,很好,我们也来做好不好?老板说好。这个时候你就鼓掌就好,鼓励他们,很好!他们都去做了。不只是吃饭前念感恩词,还有两个员工很热忱,说我们先来排碗筷,而且他们还不愿意浪费,他们还打餐。他们两个人就先把饭菜打好,饭菜不要太多,吃得不够的再去打。因为大家都是念着感恩词,心情都很好,而且饭菜都吃得很乾净。过没几天,厨房的厨师跑出来给员工敬礼,他说谢谢你们给我这麽捧场,吃得这麽乾净。他们也马上给厨师敬礼,谢谢你给我们煮这麽好吃的菜。因为他们每天念的都是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其中还有感谢厨房的师傅给我们煮菜。

  那些厨师们每天在那里听着这麽多同仁在感谢他们,煮饭的时候都是爱心的念头,所以菜都特别好吃。假如煮菜的时候是气死我了、气死我了,那是毒药,这个科学家证明了。日本江本胜博士他水实验,爱心对它,结晶很漂亮,骂它,水都没有办法结晶。水是如是,菜是不是这样?菜当然是这样。所有的物质都会因为人的心念而不一样,大家看这个长得就很翠绿是不是?你家里面气氛很好,你们家种的树都长青。你们可以回去试看看,假如刚好那阵子夫妻吵架,那个植物真的会死掉。

  我们在北京的同仁,有好几个人坐在那儿,刚好有四盆长青树在他们的跟前。有一次杨老师回去的时候就把一个同仁叫过来,你最近心情不好!那个同仁说,老师,你怎麽知道?因为你前面这棵树出状况,磁场马上都会感应。所以诸位朋友,一个家庭要和谐,一定从厨房做起。不可以得罪太太,不然你就每天吃毒药,太太心情不好,炒出来的菜统统是毒药。一定要常常肯定太太的付出,每天吃的菜就会常保健康。後来他们就把「倒剩菜罚五块」把它撕掉,不用这个方式,以德、以礼,以身作则来做,从那天开始,他们公司就再也没有人倒饭菜。我们很冷静来看看,现在的企业,真的都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多。其实有一条康庄大道,能够让和谐的氛围,像家庭一样的氛围,就在我们自己的公司里面成就。

  这个当然也是要以身作则,要换位思考。我们假如常常想,不只是换位对员工着想,甚至於我们去想想,他们的孩子交到我们公司来,他的父母可能会担心,这也是换位思考。假如我们把《弟子规》,我们把伦常的道义教给他们的孩子,那不知道安多少老人家的心。我们曾经看到一个单位的主管,他要去这个单位以前,这个单位离婚率非常高。他去了以後,常常把他夫妻相处、把这些圣人教诲,跟他的下属分享。他去了以後,他的公司就没有再有一对夫妻离婚,你看他化解了多少家庭的危难。确实人都是需要被提醒,道义就起来了。我们也期许自己,只要我们到哪个单位去,都能化解那个人群的人生危难,我们的人生就很有价值。

  换位思考,除了在《易经》的卦象里面可以流露之外,在我们的礼仪当中也可以体会得到。所以制礼作乐,礼仪都是在教化人心。其中有一个礼,祭礼,有祭祖宗,也有祭天。当皇帝领着文武百官来祭天,他是天子,天是君,他是什麽?他是臣。因为当他带领整个天下、朝廷,他都是君,他没有办法去体会人家为人臣的心情。透过祭天,天是君,他是臣,他那种诚惶诚恐的心就出来了,他不敢造作。天是什麽?就是真理,循天理来治理国家,「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当一个国家出现一些天灾人祸的时候,以前明理的君王马上忏悔自己,就是我这个臣做得不好,才会造成这个结果,马上自己斋戒沐浴忏悔,然後再去祭天。他这个忏悔的行为又能够让臣民感动、效法,这个时候人心都能转变,灾难才能化掉。所以连礼仪当中都是教育,换位思考。

摘自 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46集

 
本文编号:20071030101636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