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学校教育,德育延续

刘余莉教授主讲 

  
  学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延续。学校教育的首要内容就是要孝敬父母,因为父母不能老是跟孩子说:“我对你怎么样尽心尽力,抚育你千辛万苦,你可要孝敬我!”一般的父母都说不出这样的话。但是“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没有人教他,他怎么知道孝敬父母呢?所以,孝敬父母就由老师来教导,孝亲和尊师就紧密地连系在一起。
 

  古人对于老师是非常地尊敬,这种尊敬表现在礼仪之中。比如说,孩子的父亲带着孩子要去见老师,先要带着孩子向孔子像行三跪九叩首的礼。当时最重的礼是三跪九叩首,现在我们社会最重的礼就是三鞠躬礼。拜完孔子像之后,父亲带着孩子请老师上座,还要带着孩子对老师行最重礼。为什么这样做呢?这些都是教育。


  因为孩子心目中最尊敬的人、最敬畏的人就是他的父亲,他看到自己的父亲对老师如此地敬重,他对老师的教诲怎么敢不听从?那老师教他什么呢?老师教他要孝敬父母,所以老师和家长一配合,这个孩子就很容易受教了。


  尊师之礼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在丧礼之中,父母过世三年期间,儿女都要穿孝服。老师过世三年期间,虽然不用穿孝服,但是要守心丧三年。你在心里常常忆念老师的恩德和教诲,不敢忘记老师的教诲,这个叫“心丧三年”。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行“冠礼”,就是行成人礼,说明他已经成人了,不能再叫他的名,要给他一个字,表示对他的尊重。他的平辈送给他一个字之后,他的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要称他的字,表示对他的尊重。他到朝廷里做官,皇帝也要称他的字,表示对他的尊敬。只有他的父母,还有他的老师,可以一生称他的名。这就是告诉我们,老师的恩德和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老师给我们的是慧命,父母给我们的是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的恩德比父母的恩德还更大。皇帝是一国之尊,他要接见群臣的时候都是面南背北,以君臣之礼来接见。但是,在接见老师的时候必须降阶,一个站在东面,一个站在西面,以主宾之礼来接见。这就是提醒皇帝,虽然你是一国之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是老师永远是你的老师,他不是你的臣子。这样“上行而下效”,整个社会才兴起了尊师重教的风气。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承传到今天,就是因为有孝道,有师道。尊师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尊师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现在的孩子对老师没有恭敬心,原因在哪里呢?还是因为他在家不懂得孝敬父母所导致的。那么,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很尊敬老师了,也很孝敬父母了。实际上,我们看一看古人对于老师的尊敬、对于父母的孝敬,我们才知道自己做的差得很远。在《吕氏春秋》上有这样一段话:“先王的
教诲没有比孝更荣耀的了,没有比忠更显扬的了。忠臣、孝子是做君主的、做父母亲的都想得到的。显荣(就是能够有好的名声,很显达),这是做人臣、做人子特别希望得到的。但是人君、人亲得不到忠臣、孝子,人臣、人子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显荣。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不知礼义。不知礼义又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没有学习。所以,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师重道的。”


  我们在教学之中、在学习过程中也发现,一个人他有什么样的毛病、什么样的过失都好纠正,只有一种人是最难最难帮助的,这就是特别自以为是的人。他很傲慢,认为谁都不如他好,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他觉得没有人值得成为自己的老师。在《吕氏春秋》后边就接着讲道:“现在的人,他的地位比不上古代的圣王,他的智慧更不如古圣先贤,但是还不尊敬老师,想得到『道』那是不可能的了。”这个
话是说给我们听的。他说我们自己的地位不是圣王的地位,智慧也不是圣贤人的智慧,但是我们还不认真地尊师重道,我们还想有什么成就吗?不尊敬老师确实也是因为在家不孝敬父母,所以中国古人对于孝敬父母很重视。


  我们看一看《礼记》中一段描述怎样孝敬父母的话。里面说,儿女侍奉父母,在鸡刚叫头遍的时候就赶紧起床了。起床之后,就是洗脸、洗手、漱口、戴上冠帽,穿上端服(就是正式场合穿的衣服),再套上蔽膝,系上大带,再把这个笏给插好(古代的人进谏皇帝的时候,有一个长方形的记事板,这个就叫“笏”),左右都佩戴好饰物(为的是一旦父母有需要),来到父母舅姑之所(舅姑就是指公婆),“下气怡声,问所欲而敬进之”,就是和颜悦色地说话,问父母公婆需要什么,就给他们敬奉上什么。而且这个“色”是温柔的面容,要用温柔的面容来呈奉父母。即使父母有过失,做错了事,仍然是“下气怡色,柔声以谏”,就是和颜悦色地、低声地、温柔地给他劝谏,不能够厉声厉气地把父母训一顿。“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如果你的谏言、规劝不被父母采用,你要更加地恭敬孝顺,也没有什
么抱怨之心,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次去向父母进谏。如果父母不高兴了、生气了,把儿女打得都流血了,也不敢有怨恨之心。不能说你劝父母是为了他好,他还不接受甚至把你打了一顿,你就对父母有怨恨。你看,就是从侍奉父母的过程中培养起一个孩子永远不与人对立的心。我们现在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吗?现在父母骂你一下、打你一下你就起了对立,到了社会上老师再说你一下、再打你一下,那不就更对立
了吗?甚至他不理解,都把父母、老师给杀了。这就是现在的社会没有教育的结果。父母过世之后,你想去做善事,想到这个善事会给父母留下美名,就一定要把这件事做成。虽然你可能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想到我做成这一件好事会让父母有美名,也一定会把这件事给做好。所以,这一段话告诉我们,侍奉父母应该怎么样去做。


  《礼记》上还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担任乐正之职的子春在下堂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脚给伤到了。过了几个月,他还面带愁容。他的一个弟子就问他:“老师,您的脚已经好了,为什么过去了这么长时间您还是满面愁容的?”子春怎么回答的呢?他说:“父母生下我们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个完完整整的身子,我们要把这一个身体完完整整地保护好,这才叫孝。我们尽孝的话,每行一步路都不能够忘记父母。如果我们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记父母,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忘记父母,会怎么样呢?如果有大道的话就不能走邪僻的小路,如果有舟可乘就不能涉水过河,这都是因为不敢以父母所给予的身体去做危险的事情。如果你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忘记父母的话,你就不能够口出恶言,因为你一旦口出恶言,别人也会以这样的恶言来对待你。你不口出恶言,说让人家愤恨的话,人家也不会来骂你,就不会辱没自己的名声,不使父母亲蒙羞。这样的话,我们才算尽到了孝。”


  这是告诉我们,古代的人他是这样学习的,他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力行的。所以,子春因为这一次没有注意把自己的脚给伤到了,他就觉得是对自己的父母没有尽到孝心。


  《礼记》上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予的、生养的。用父母所给予的身体去做事,怎么敢不恭敬呢?生活起居不庄重,这就不是孝的表现。事奉君主不尽到自己的忠心,这就不是孝的表现。做官不敬业,这也不是孝的表现。与朋友相处不诚信,这也不是孝的表现。上阵作战不勇敢,这也不是孝的表现。如果这五者都做不到,灾祸就会殃及父母,怎么敢不恭敬呢?


  所以,古人因为有孝心,时时想到养育自己的父母,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小心谨慎,生怕因为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羞辱。《弟子规》上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你不做那些让父母感到羞耻的事,那才是养父母之心。当然,古代的父母也是受圣贤教育的,他们的志向也很远大,并不是想我养了这个孩子,他在我面前给我端茶倒水来给我奉养就好了。他们是希望这个孩子能够
有学识、有道德,能够惠及国家和更多的百姓。所以《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意思是说,你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很好,而且还要能够把这个“道”给大家都行出来、讲出来,让后世的人都记得你,让你的父母很显荣,这个“孝”才尽到了极致。这就是告诉我们,“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才是真正尽到了孝道。所以,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说:
“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为什么呢?因为孝子在家能孝敬父母,他有这个孝心。你把这样的人举荐出来让他做官,他一定会尽职尽责。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bk/lyljs160708.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 群书治要十讲 刘余莉教授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