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观人八法:观言

刘余莉教授主讲 

  
  观言,即观察一个人的言语。《周易》上有这样一段话,对我们通过观察人的言语来看这个人的性情很有帮助。“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将要背叛的人,他的言辞就显示出惭愧不安;心中有疑虑的人,他的言辞表现出来就是散漫枝节;吉祥善良的人,他的言辞很少,所以中国有句古话说“吉人寡言语”。“躁人之辞多”,一个人心浮气躁,内心很烦躁,表现在外面就是爱说话,言辞很多。“诬善之人其辞游”,诬陷好人的人,他的言语表现出来会游移不定;失去操守的人,他的言辞就会屈曲不直,因为他做了坏事,失去了品格,所以他就有理屈辞穷的那种感觉。《了凡四训》上有句话,说一个人有很多的过恶时,“见君子而赧然消沮”,就是看到有德行的人、德行很高的人,他就感到非常的惭愧,不好意思,非常地扭捏。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做了很多的错事,他很惭愧,所以表现在外面,他的言辞也是屈曲不直。这是在告诉我们,应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语来了解一个人的品性。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言语的经典之谈。比如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人花言巧语,致力于言辞的好听,而伪装出和善的面目,也就是一味地去取悦别人,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之心。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在言语上应该迟缓,但是在行为上要敏捷、雷厉风行。正因为一个人巧言令色,很少有仁德之心,所以“君子不以言举人”,不因为他说得很好听,就对他委以重任。他对你做出了很多承诺,但是事实上不是那么回事。《论语》上也说:“有言者不必有德”,这个人言语很好听,但他不一定有那个实德。这就告诉我们,既要听其言,也要观其行。


  在《中论》上有一段关于言语的话,也非常有道理。“夫利口者,心足以见小数,言足以尽巧辞,给足以应切问,难足以断俗疑,然而好说不倦,谍谍如也”。能言善辩的人,他的心智可以洞察到细小的环节,他的言辞也非常的巧妙、很有修饰,他的伶牙俐齿足以应对急切的追问,他的反驳也足以让世俗人断定疑惑。但是他喜欢言谈不知疲倦,喋喋不休。“夫类族辨物之士者寡,而愚暗不达之人者多,孰知其非乎?”然而在世间,那些可以按类归纳推理而能分辨事物的人是很少的,而愚钝、被蒙蔽、不通达的人是多数,那谁知道他说得不正确?因为他的口才很好,甚至有很高的学历,说得头头是道,一般的世俗之人就非常相信他的话,但是他所说的可能是有违大道的。“此其所以无用而不见废也,至贱而不见遗也”。这就是他之所以没有什么用处但是不被废弃,很低贱却不被人遗弃的原因。“先王之法,析言破律、乱名改作、行僻而坚、言伪而辨者杀之,为其疑众惑民而浇乱至道也。”古圣先王有个法律,巧说诡辩而曲解法令、混乱礼法和名分使其失去原意、行为邪僻却坚持不改、言语虚伪而能言善辩的人,要被处以死刑。


  像孔老夫子,他当大司寇没几天,就把“行僻而坚,言伪而辩”的少正卯给诛杀了。因为少正卯的口才非常好,致使孔老夫子的很多弟子都被吸引去听讲。这些弟子都跟着孔老夫子学了很长时间,但是还不能够辨别哪一个是符合道的,只是因为少正卯口才好、能言善辩,就被吸引了。对于这样的人,只有把他给杀掉。为什么呢?因为他会使民众产生疑惑,而且使治道混乱,让人分不清是非善恶。这就是说,虽然他口才很好,但讲的都不符合道,不符合自然规律,不符合人性,而这些东西都是能够迷惑民众的。


  在《汉书》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张释之和汉文帝一起出行,文帝登上了虎圈,就是饲养虎的地方,向上林苑的主管询问关于禽兽簿上的各种事情。他问了十多个问题,上林尉却左顾右盼,一个都回答不上来,而在旁边有一个官职很低的啬夫,就代替上林尉来回答这些问题。皇上所问的有关禽兽簿上的问题他都非常熟悉,而且为了让皇上看到他的才能,他是有问必答、滔滔不绝,给人的感觉是他对这个禽兽簿很熟悉,而且口才很好。文帝看了,果然很欢喜,此刻,文帝也忘记了孔老夫子的教诲:“巧言令色,鲜矣仁”,文帝就说:“当官吏的人不就应该这样吗?”

 

  因此,他下诏拜这个啬夫为上林令。上林令是管理上林苑的最高长官,比上林尉的官职还要高。张释之看到后,就赶忙上前劝谏。他就问文帝:“您觉得绛侯周勃是什么样的人呢?”周勃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西汉的功臣,他因为被封在绛县,所以称为绛侯。文帝说:“他当然是长者了。”张释之又问他:“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呢?”张相如也是因为有战功才被封侯,他在西汉一百四十三位功臣中列居一百一十八位。文帝回答说:“他当然也是长者。”张释之就说:“绛侯、东阳侯都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但这两个人在上书言事的时候,口里竟说不出话。


  您现在越级提拔这个啬夫,那不是想让大家都仿效此人喋喋不休的口辩之才吗?秦国任用了只会舞文弄墨的刀笔之吏,这些人争相以亟疾苛察相比试,做事很急迫,督察又非常的严苛,认为这才是负责尽职。结果是徒有官文的形式,却并没有实际的德行,没有恻隐之心。秦始皇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失,所以逐渐地衰败,到了秦二世时,天下就土崩瓦解了。现在陛下因为这个啬夫能言善辩,就越级提拔他,我恐怕天下会随风回应,争相去追求能言善辩,而不求实德。况且下级顺从上级,他们的速度就如响之应声、影之随行一样的迅速。因此,皇帝的一个政策、一个举动,都不能够不审慎、明察。”文帝听后,也受到警醒,称他说得好,就废弃了要把这个人封为上林令的诏书,也不再封他为上林令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人评判一个人才,并不是看他说得多么漂亮。


  《傅子》上说:“上好德则下修行,上好言则下饰辩。”如果君主喜欢德行,那么属下都会纷纷地去修养自己的品行。如果上面的人喜欢言谈,下边的人都会争相地修饰自己的言辞、能言善辩,向这个方向发展。“修行则仁义兴焉,饰辩则大伪起焉”。人人都重视修养品行,天下的仁义之风就兴起来。人人都去学能言善辩,虚伪的风气就会兴起,这是必然的征兆。“德者难成而难见者也,言者易撰而易悦者也”。德行的成就是很难的,也很难被发现、被看见,而言语是很容易被撰写的,也很容易取悦人。“先王知言之易,而悦之者众,故不尚焉”。古圣先王都知道言语很容易,而且爱听好话的人很多,所以并不崇尚言谈。“不尊贤尚德、举善以教,而以一言之悦取人,则天下之弃德饰辩以要其上者不尠(xiǎn)矣”。如果不尊崇贤能之人、重视道德,即通过引导人们向善来教化百姓,却只以句好话来取悦人,那么天下背弃道德,追求言辞修饰、能言善辩,来要求他们的君主给他们封赏的人就不会少。“德难为而言易饰也”,德行很难修养,很难成就,但言语却很容易修饰。把口才锻炼得很好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难,当然这是相对于德行的修养而言。这就告诉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言语很好,看他说得很好听,就对他委以重任。正所谓“观言不如观事”。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bk/lyljs161206.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 群书治要十讲 刘余莉教授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