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钟茂森博士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瓦缶”就是瓦制的器皿。“珍馐”是讲珍奇精美的食品。这个话就是说餐具非常质朴,但是很干净,虽然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做的器皿要好。饮食能够节约,但是能够精心制作,即使是天天吃园子里的蔬菜,粗茶淡饭,也胜过山珍海味。这句话也可从事上和心上两方面来谈。从事上讲,这是教我们节俭的美德。你看《朱子治家格言》反覆在强调节俭,前面刚讲完“自奉必须俭约”,这里又讲节俭之德。前面那几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这是讲勤劳。所以持家,一个勤劳,一个节俭,是最为重要的,叫勤俭持家。

  诸葛亮,三国时代孔明,他有一篇“戒子书”,给他儿子教育的一篇家训,说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告诉我们,君子修身养德必须要守静,如果是羡慕荣华,那个心就静不下来;而且必须要节俭,节俭来养自己的德行,如果是生活很奢侈,那个德行不会很高的。即使是有这个条件可以过得很好的日子,也应该节俭,也应该以苦为师。淡泊是讲他的生活清淡,减少外缘,这样心能够专注,能够清净,志向就明了了,念念可以不忘志向,修行成长就快速。宁静是讲他的心则能够致远,他能够深谋远虑,就有智慧。这些都要在节俭、宁静的生活里面得到。所以这一句再给我们强调节俭、淡泊、宁静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我记得我到美国留学的时候,那时从家里带的钱少,在那边美国的生活费用比在国内要高,所以样样都节俭。带到美国去的东西不够,尽量看能不能够当地解决,譬如说没有锅,有一位学长他要毕业了,用了好多年的锅他想不要了,是个高压锅,但是高压锅上面的那个塞子都不见了,就不高压了,我就把它拣回来用,一用就用了四年,用它来煮饭、做菜、做汤,都用它。每个礼拜跟同学搭便车去超市买一次菜,都是挑最便宜的,天天都是吃胡萝卜加包心菜,包心菜加胡萝卜,那是最便宜的菜,那很健康,真的“园蔬愈珍馐”。现在人吃的东西山珍海味,反而不健康,什么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什么脑血栓、心脑血管的病,种种的肝病、肾病,都跟饮食有一定关系。而且喜欢吃肉的就容易得病,吃素食不得病。你看我吃了十五年的素,到现在真的没得过什么病,从来没有去医院看病,也不需要去找医生治疗,吃素本身是健康的饮食,病从口入。

  我当时冬天冷的时候,在国内带来的一张毛毯不够用,结果晚上睡觉,把所有的衣服都盖上,盖了不够连书本都盖上,就是不想去开空调、开暖气,省电,俭以养德。我给自己规定了七条戒律,叫“七不”,不看电影、电视,不逛商场,不留长头发,不穿奇装异服,不乱花钱,不乱交朋友玩乐,不谈恋爱,守住七条,静以修身,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人家到周末去哪里玩,哪里去party,去旅游,我都没有参加,真的每天都过著单调的生活,三点一线,图书馆、宿舍、教室。每天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菜,走同样的路,读同样的书,可是没想到学业提升得就很快速。自己好像并不是怎么去辛苦,我从来没有熬夜,没有开夜车干到三、四点钟,那个从来没有,都是规律的作息,持之以恒的,没想到每次考试全班第一名。本来要读硕士、博士平均得七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我四年就完成了。我的博士导师在他的推荐函里面,说我在大学里面能够四年完成硕士、博士学业,这在学校里是第一例,他说我是他二十多年学术生涯里见到的最优秀的学生。这个我没想到。不是我资质比别人高,这是得力於什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好处。所以古圣先贤的教诲不是让我们去吃苦、让我们受罪,不是的,是真对我们有好处。

  从事上讲,节俭,从心上讲,人为什么能做到“瓦缶胜金玉,园蔬愈珍馐”?一般人所追求的是金玉、是珍馐,但是为什么人能够安於瓦缶园蔬、粗茶淡饭?这里头有深意。人真正的喜乐,说实在的,不是从外面物质的刺激而来的,而是内心涌现出来的。像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喜悦从哪来的?学而时习。不是说他生活多么奢华,那个不一定有喜乐。多少大富大贵的人生活很痛苦,天天烦恼。譬如说那些金融家,天天盯著股市,那个心情就随著股票价格的升降在那里波动,多苦!顺便插一句,我过去就是做金融研究的,曾经在美国最好的一个经济学杂志,叫《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美国经济研究》这个杂志里面就有一篇文章说,华尔街的天气竟然对股市有很显著的影响。奇怪,天气有什么影响?实在讲,因为股市的价格影响了人的心情,这个心情也能影响天气,为什么?境由心转。要是你看到价格跌了,你的心就很痛苦、很悲哀,灰色的心情,所以你看那个天也变成灰色,天真的就变成灰色了;价格升了,太阳也出来了。当然天气也对心情有影响,天气影响心情,心情又影响股市,所以才发现它们有显著的关系。正说明什么?心随著境在转。不像圣人,他能够不随境转。

  像孔子的学生颜回,《论语》里面讲他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可是孔子赞叹他,“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为什么箪食、瓢饮、居陋巷,还不改其乐?别人在他这样的境遇里面受不了,忧患得不得了。你看吃饭连碗都没有,只能拿个竹子编的小篓,叫箪食,喝水连杯子都没有,只能够拿个葫芦瓢当杯子,叫瓢饮,居住在陋巷里头。可是他快乐得不得了,不改其乐,正因为他有从圣贤之学当中得到无穷喜悦。人本来就是喜悦的,叫法喜充满,就是因为我们有欲望、有烦恼、有迷惑,所以把这种本来喜悦的心境给抹杀掉了。现在把那些欲望、烦恼、迷惑去除掉,你的喜悦就汩汩流出来,像泉水一样不断的。这种喜悦能推动我们不断的继续修学,不仅自己学,还能为人讲,自利利他。这个精神动力就在於这种法喜,这种不亦悦乎的喜悦,所以能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所以从淡泊宁静节俭的生活里头,我们可以得到无穷的妙用。学习圣贤之道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那些天天吃著山珍海味,住著豪华住宅,开著名车,天天财色名利的享受,他不快乐。他那不是享受,那是麻醉自己的灵魂。朱熹有一句诗说,“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这个意境我们就能想像一下,他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山区地方,周围很宁静,只有他这一户,可能有个小花园,种著菜,每天吃著园蔬,自己花园里长的菜,结果读书读得非常投入,野草都长得很高,长到窗前了,他都不知道,都不懂得除草。你就体会一下这种读书乐,学习圣贤之道这种喜悦,哪里是五欲六尘之乐可以同日而语的!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bk/zbs141126.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钟茂森博士演讲录  57-009-0002 

发布日期:2014-11-26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