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弟子规》讲“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钟茂森博士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用强势去压服人,即使压服了,他对方心也是不服的,要用理来服人。他服的是这个理,所以他无言了,他也就不会跟你在心上对抗,就是他心服口服。“理服人”实际上是什么?就是德服人,你行得正对方就服,你不正,对方怎么可能服?天理都在人心中,谁都知道天理,连恶人他都知道,只是他不去按天理来行事而已。所以你按天理而行,当然就能够使人服。这就是以德服人,不是以势服人、以利服人。

  在《论语﹒八佾第三篇》,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这是讲射箭,射箭有射礼,射的这种礼节它有讲求的,讲求这个礼也是教育。“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孔子讲射礼,射是六艺之一,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射是叫射箭,射箭有打仗的时候射箭,军事之射,也有平时的礼射,孔子说的这个话是讲礼射,平时的那种练习。射箭当然希望射中靶心,靶心通常是皮革做的。孔子这里讲,按照礼来讲是“射不主皮”,射箭不主张射穿那个皮,只要能射中目标就行,就是你的力量小一点都没关系,你射中就行。各人的力量有大小不同,“为力不同科”,大家不同等,大力气的人、小力气的人都是可以。这个力量也要用得恰到好处,这是讲到尚德不尚力。我们连射箭都不是主张用武力,用力服人,用力来胜人,不是!就是用技艺,这是“古之道”,自古以来所行的道。从射箭当中都能让人体会到不要以力去胜人,这也是教育。

  在“卫灵公第十五篇”,“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讲到能够无为而治的人,那就是舜。虞舜当时就是以德来治天下,为政以德。舜,我们知道他是大孝子,二十四孝之首。他父母对他简直就是虐待加残害,可是舜对父母不仅没有丝毫怨恨,而且还尽心尽力的去孝敬,最后感动了父母,真是至孝。尧王当时听说天下有这样一个大孝子,立刻就聘请他出来做官,为国家服务。尧王是圣人,他知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他能对父母尽孝,一定能对国家人民尽忠。所以就请他出来做事,服务了二十八年之久,最后尧王把自己的天子之位传给了舜。舜还是用对父母那样的孝敬心对待天下万民。这就是孔老夫子在《孝经﹒开宗明义》就说到的,“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古圣先王能够和谐世界,和谐天下的至德要道,靠什么?孝治。舜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孝心对待天下万民,万民归仰,无人不服。所以舜能做到“无为而治”。无为就是自己不需要再去做什么事了,非常自在,天下和平,社会和谐。

  做为一个国家领导,舜他只做什么?把工作分配好就行。舜当时命禹做司空,做治水的,做公共设施建设的,好比是什么?民建部部长;命弃为后稷,他主播种百谷,是农业部部长;命契为司徒,契约的契,司徒是搞教育的,教育部部长;命皋(
gāo)陶做士,掌管法律,这是司法部部长;命益做虞官,就是管山泽鸟兽,这是畜牧部的部长。知人善任,把合适的人安到合适的位置上,因为他有德行,“德不孤,必有邻”,自然就感召到有德行的人为他服务。各人都各尽其职,做好本分,舜做天子,就无为而治了。这个无为最高的境界,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无为了,这就是用中。自己能不起心不动念,那个事情来了,你的应对一定就是用中。《尚书》所谓的“允执厥中”。所以孔子赞叹他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何必要有为?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自己好好存著恭敬心,这叫恭己,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恭敬。正南面而已矣,天子临朝是坐北向南,这叫正南面,也就是正坐在自己的君位上,就做到无为而治。自己做最好的样子,底下的臣民也都正了。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以何必要用“势服人”?现在我们都提倡用法治,好不好?不能说不好,国家总得有法律,但是法律确实不如德和礼好。以法治国,人民百姓他确实不敢犯法,但是你不能够禁止他作恶,他心里面起恶念,你法律没办法。但是你要提倡德治,特别是领导人做最好的样子,提倡礼治,自然人民就守礼修德,无为而治。舜当时就是这样的,所以孔子这么赞叹他。

  蕅益大师在对这一章的注解当中还特别讲到,“从来圣贤,只有为人、为学、为德而已,断断无有为治者。”圣贤政治,这是最重要的特点,只有什么?自己做好人,为人、为学、为德,自己不断的学习圣贤教诲,不断的修德立身而已,就这样就行了。你做领导人能这么做,一定能够达到无为而治。断断没有有为治者,圣贤不会搞有为政治,不会起心动念一定要怎么做怎么做。怎么去做,你用你的妄念思考出来的,那都有很多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反效果。

  “若一有为治之心,则天下益乱矣。恭己二字,即是修己以敬,又即为人为学为德之实工夫。”所以蕅益大师提醒我们,一旦要想著怎么为治这样的念头,天下反而更乱,这跟《道德经》里面讲的理念相一致。为什么?因为你有这个心,凡有心皆是妄念,用妄念治不好,要用真心,所以修德以治天下。不要说天下这么大,大家很难体会,说自己家庭,你想把这家治好,让大家都能够修德行善,你要有一个为治之心,我现在来治家,我来治理这些人,你试试看,愈治愈乱。很多学习传统文化的人都有这同感,包括我自己在内。过去,十多年前,学传统文化,这一学,好了,回家先对自己的父亲就开始用传统文化的经典来对照,“你看你这一点,你怎么能这么做?你这么做你是业障深重,你是造业,你不怕因果?”行了,你这样为治之行,想要把他治理好,更乱。对方起逆反,不但不能够跟著你一起学,反而反对你学,很生气,“你不学还好好的,一学就来指责我了”。一定自己好好学,先别想 着治人,不要求人,不控制人,只要求自己,这就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才求诸人。我后来我就要求自己,不要求父亲学。父亲吃肉我吃菜,父亲抽烟我在旁边也忍著,还跟他讲这些传统文化的故事,带他去游名山大川,去跑跑寺院,种种善根,对他很孝顺,欢喜了。我为人子止于孝,我把自己的本分尽到就行了,你看他后来不是学得很好吗?我们能体会到什么叫无为而治,从治家这里体会,治国、治天下同一个道理,舜当时就是这样无为而治的。“恭己”就是修己以敬,把自己好好修好就行。修自己什么?修自己的诚敬,这是为人、为学、为德的真实功夫。能够做到修己以敬,天下乃至宇宙都能够恢复和谐,因为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不是二。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bk/zbs151116.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57-050-0024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