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绝利养,除成见,戒怠慢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师长有提到,处世当中“绝利养,除成见,戒怠慢”,绝利养就是跟人相处,绝对不能谋私利,自私自利的心起来就不真诚;为公、为大局,念念为人著想,才能恢复真诚。除成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有不对的地方或者有缺点,我们就放在心上或者盯著看,甚至还拿放大镜。那你对人就有一种傲慢的态度出来、怀疑的态度出来,自己就不能真诚对对方。可是又有人说到,可是他真的有缺点是不是?他真的做不对。他真的有缺点、他真的做不对,不然要怎样?我没缺点、你没缺点、自己没缺点?有时候人就是一时的习气起来、情绪起来,就卡死在那里。话说回来,他有缺点,自己?我自己也有缺点,那自己希望别人怎么来面对我的缺点?当然是包容我。那就对了,脑筋总要稍微转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然我们这些心态都往刻薄在走不知道。修道是愈修愈厚道,怎么愈修愈刻薄?

  所以别人有缺点,别人有做错,我们回过头来想,我们做错的时候希望别人原谅、帮助,我们有缺点的时候,希望别人包容,然后提携我们。而且人生两个字就说透了,叫因果,人家有缺点我们帮助他这是种因,得什么果?我们的缺点,人家包容、帮助我们。我们现在苛刻了,改天我们出状况的时候,就没人帮助,人家也苛刻对我们。所以有一句话叫广结善缘,这个很重要。除掉成见,就像我们刚刚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已经点出来了,一切的人都有明德,这圣人讲的。学圣教首先第一不能不听圣人的话,不听圣人的话就没法学!不只孔子在《大学》里这么讲,《孟子》又说了,“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非常慈悲鼓励一切的人,每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志气,都可以像舜王一样,像古圣先王一样成为圣人。他们为什么相信?他们契入境界了,他明白了一切的人都有明德,有明德一定可以恢复。

  明德是他本有的,但他现在为什么有这些缺点?“苟不教,性乃迁”,那个不是他本有的,一定可以去掉。这一段话相信了,他一定可以恢复明德,他一定可以去掉习性。相信别人可以恢复明德,你对人就不怀疑了;相信别人可以去掉习气,你就有耐性了。所以古圣先贤这些教诲,贵在我们把这个道理领纳之后,跟我们的身心融成一体,时时都提得起来。我们今天对任何一个人还会傲慢,还没有真正把经典里面这些教诲领纳在心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们有明德,一切的人都有,平等、恭敬都是从明白宇宙人生真相当中,很自然提起来的。所以明理重要,而这个明理是完全领纳心上,不是好像记一句经句而已,学习贵在用心去感悟这些道理。

 

  戒怠慢,懈怠、傲慢都会障碍我们真诚的心。所以孔子在《论语》里面讲,“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骄傲、傲慢,这傲不可长,都是值得我们要对治的,很大的习气烦恼。而儒家讲傲不可长是克制,在佛家讲要断除,那佛家境界更高,当然人要有志气,要往更高的目标去迈进。我们看经典传了几千年,到我们手上很难得,有一代人不传它就断了,所以如获至宝。我们听师长老人家的教诲,今年老人家修学六十一年,讲学五十四年,这么难得的法缘,所以老人家的教诲都是他一生修学的精髓,肯真诚恭敬领受,那是最有福报的人。“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百分诚敬得百分利益”,千分诚敬、万分诚敬,大家不要不耐烦,这不是我加的,这师父加的。

  大家都听过佛门有一个公案,叫“拈花微笑”,佛门有一个宗派叫禅宗,它没有经典,它直接以心传心、以心印心。有一天佛陀拈了一朵花,这个一拈起来话一句也没说,大迦叶就笑了,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只有一个人笑了,禅宗就传给大迦叶,心神领会不用言说。这个不是禅宗是这样学的,其实我们跟师长也是这样学的,跟古圣先贤也是这么学。大家有没有读《论语》,读到哪一句话的时候,突然拍案叫绝,晚上是笑著睡觉的有没有?这个叫神交古人。这句话我真的看明白了,我人生少走二十年的弯路了,这句话就是讲给我听的,我就是当机者。诸位学长,师长加了后面那几句,你感受到老人家的存心没有?老人家没有当面跟你讲话,你也笑了有没有?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笑的,你就跟老人家有心灵感通。你的心里在那里加得好,我这辈子不会忘记了,原来入道两个字最重要“诚敬”。还是师长在那里加的时候,师父这么麻烦干什么?加那么多句,念起来也挺累的,那就不一定能交会了。有时候这个戒怠慢重要,刚刚擦黑板的学长跟我默契不错,我突然再加一个戒怠慢重要,没有擦掉,不错、不错。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80423c.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 55-057-0052
感恩老师!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