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宋朝的刘庭式,大家有没有《德育古鉴》?我们现在翻开来六十二页,我们让大家看什么叫英雄,浩然之气,我们看中间这一段,“刘庭式,定邻女为婚”。大家看这个是文言文,有没有一看到觉得有点头晕,有没有?不要害怕。我以前念高中的时候,看到文言文也头晕,不过后来听了师长的一席话,文言文是老祖宗给后代子孙最大的恩泽,也是高度的智慧。因为老祖宗懂得把语言,谈话的言语,跟写文章的文字分开。因为不分开,写文章跟讲话一样,讲话三十年就有一个小变化,三百年就有大变化。假如我们现在坐著时空穿梭机回到宋朝,请问宋朝人讲话你听懂不懂?听不懂。但是我们的文章都是统一用文言文写的,只要我们懂得文言文,我们可以看《尚书》。《尚书》里面尧帝、舜帝四五千年的教诲,我们都能够了解。假如至诚心够的话,那种境界就好像尧帝、舜帝、孔子到我们面前来讲给我们听。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孟子学习孔子,孔子不在,孟子学得最好,他是亚圣。大家有没有信心,你很至诚学,孔子真的到你面前来教你。我从大家的眼神当中感觉到,有这个信心,至诚如神,至诚感通。所以很多人说,我都没有好的善知识来教我,这个话不能讲。诚心,老祖宗圣贤人都被你感召来,来庇荫你。而我们体会到这个文言文所记载的是真理,所以它才能传几千年。文言文的这个方式是老祖宗的智慧,是老祖宗的恩泽。所以我听完这一段话,很忏悔,以前都没有珍惜老祖宗的教诲,糟蹋老祖宗。所以流了眼泪之后,可能那个眼泪有洗去心灵上的污垢,当我再打开文言文的时候,感觉就没有那么难。所以诸位学长,障碍不在外面的人事物,障碍在哪里?心,心里预设立场,障碍就产生了。当我们了解到,文言文只要下功夫,谁都可以学。
那一天,我们听李金友先生丹斯里给我们讲话的时候,大家有没有记住他念的几句文言文?不少句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他差不多五十岁开始读,五十岁才下功夫,现在只要他一发言,一定有文言文。所以不在年龄,在心境。我们大部分的学长应该还没五十岁吧?可能有学长说,我已经六十,五十几了。告诉大家,《三字经》很了解我们,所以《三字经》说,“若梁灏,八十二”,八十二岁,“对大廷,魁多士”,他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一个八十二岁的人站上朝廷,所有的人都被他感动。这么年龄大了,锲而不舍,那种精神让我们佩服。所以其实我们七十几个人共聚一堂,很有福气。“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这个陈学长年龄最大,可是大家看他学习可能比我们都认真。所以不要预设任何立场,真正下功夫,任何障碍都能够突破。所以大家立一个目标,四十五天之后看文言文,小菜一盘。
我们看“刘庭式,定邻女为婚”,跟邻居,附近一户人家的女子为婚。“俄入太学”,俄是指不久之后他到太学去读书了。“越五年登第”,这个“越”就是经过了五年,他考上进士,进士叫登第,考上进士,国家就直接分发当官。“及归”,他考上以后,衣锦还乡回来了,“则定婚女双瞽矣”,这个女子瞎了眼睛。“家又不振”,家道就衰败了,不振,瞎了眼,家庭又衰败。结果“庭式捐日成婚”,捐日就是他就挑日子准备去迎娶这个女子。“女家辞曰”,我念得这么开心,你们还没有领到书,是吧?放在寝室。你们不简单,你们现在要训练直接用耳朵听文言文,不错不错,目标远大。我看我就别念了,我就直接用白话讲给大家听,随时要调整状态,不能如入无人之境,只注意到自己,没注意到别人,这不行。这个女家就推辞,“大人,你现在都是朝廷命官,我们家的女子瞎了眼,已经是残废的人,怎么还可以做你们家的箕帚妾?”就很谦虚,不能嫁你做元配了。以前的人很厚道,没有为自己想,都为人家想。结果刘庭式说:“已经答应的事情,绝对不能够违背我的良心。”这是大英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绝不做丝毫违背良心的事情,就娶了这个女子,这个女子为他生了两个孩子。
后来这个刘庭式在高密这个地方做通守,等于是太守的副手的工作,那个时候他的太太去世了,刘庭式就挺伤心的。当时候的太守是苏东坡,他就劝刘庭式说:“我听说人的哀伤是因为产生了爱意,产生了情爱,而这个情爱又生于美色,因为你太太很美,所以你很爱她。而你娶的是瞎了眼的太太,这个爱从哪里生?”你太太又不是很漂亮,你又何必哭得那么伤心。这个刘庭式说:“我只知道我丧了我的妻子,丧了跟我筚路褴褛、同甘共苦的妻子,所以我流眼泪。我并没有想著我的妻子是瞎了眼,我只记得她的这一分情义。”若是说因为美色才产生这个情爱,因为这个情爱才生起悲哀的话,没有美色了,这个爱就没了,那道义在哪里?而且,我们现在走在路上,看到那些风尘女子,每天在那里拦你,在那里给你献媚,引诱你。有时候当你想不起一句成语的时候,你就放下,就用白话讲就好了,不然你卡在那里也不行。山不转路要转,路不转人要自己转,反正意思一样就好了。那这一些风尘女子都有美色,那每个都可以当你妻子了。结果苏东坡听完之后就非常佩服。而且,他太太给他生两个儿子,两个都考上进士,我们可想而知,这个太太对他的先生非常非常的感激跟佩服,哪有不尽心尽力操持这个家庭的道理?所以这一分道义是因,感得他的家风振兴是结果。而且这个刘庭式是能真正设身处地为一个还没娶进门的太太著想,你看这个女子瞎了,而且是因为父亲去世之后太伤悲了哭瞎了眼,她人生走到这样很可怜。假如他又不娶她,这个女子可能终身都嫁不出去,那她的人生不就更苦。我辈学孔孟的教诲,怎么能在这样的情境当中毫无仁义可言?所以这个刘庭式给我们男人表演出什么是大英雄的榜样。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904031.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