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爱护一个人,这个“劳”是有劝勉他、劝导他的意思。而且你劝导他又不是劝一次,你得“谏不入,悦复谏”,所以要帮助一个人,他不可能不出心力的,“能勿劳乎?”我们看到孔子、释迦牟尼佛,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真的是一生非常的诲人不倦。像释迦牟尼佛,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休息的。这么有耐心、有爱心。“忠焉,能勿诲乎”,要尽忠,怎么能够不教诲他、提醒他、劝谏他。这不只是对学生,它延伸开来,五伦关系,都有劝谏的本分。这个是慈悲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师说”。现在不传道、不解惑,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烦恼跟痛苦当中。因为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所以我们去讲学,能够让一个人受益,我们都不疲不厌,这个就能真正契入慈悲心。
再来,第四个重点,“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他能守拜师的礼,很恭恭敬敬的。“束修”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几串干肉,是一个礼物而已,表一个恭敬的态度。另外一个是把自己装扮得很整齐,然后恭恭敬敬的去礼拜老师。只要有这个恭敬的心,孔子没有不教的。所以有教无类。
后面这一句,是有一个互乡这个地方,一般人都觉得很难跟他言及伦理道德,觉得这个地区的人很难教化。而这个地区的一个孩子,一个童子来见孔子,孔子非常认真的教导他。门人就疑惑了,“夫子,你是不是浪费心力,这个地方的人不好教。”孔子藉这个机会,也是提醒他所有的学生,以至於提醒他们以后教学的态度。“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他今天主动要来学习,我肯定他这个好学的态度,我帮助他提升。他们以前怎么样,或者做出哪些不好的行为,那是从前种种。所以不论他以前,肯定他现在好的态度。“唯何甚”,这个意思就是,不要太过分,看人要看后半段,不要一直盯著人家的不好,浪子回头金不换。其实这个也是在教大家要厚道。“人洁已以进”,他洁身自爱想学,“与其洁也”,我去帮助他提升,“不保其往也”,不能保证他以后一定好,可是他现在当下肯学,我就尽心尽力教他。所以夫子非常珍惜每个人肯学的那一份心,尽心尽力去协助。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904094.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