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人要有志气,就像《了凡四训》里面一开始谈到的“改过之法”。人改过要先发三种心,第一个就是耻心,羞耻心,“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孔老夫子、孟夫子他们可以百世为师,我跟他同样是人,我怎么愿意糟蹋自己,沦为欲望的奴隶?人这么一想,羞耻心,“知耻近乎勇”,他的勇气,他断恶修善的勇猛就出来了。所以孟子讲“无耻之耻,无耻矣”,人能时时提起这个羞耻心,他这一生就不会做出羞辱自己、羞辱祖先的行为。所以《了凡四训》说“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为圣贤,失之为禽兽”,人能时时保持羞耻心,他这一生一定可以作圣作贤,不能保持,那不可能不堕落了。所以我们看到这些经句,句句都跟羞耻心相应,读的时候,直下承担的人就是有羞耻心,就是有志气了。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2210251.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