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父母不对要顺势而为劝谏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孝还配了一个字叫“顺”,这个顺字,顺父母的性德,父母不对的时候,那不能顺着他的意思去做错。传统文化没有愚孝,在这句“亲有过,谏使更”有展现出来。但是要顺势而为,父母不对了,我们的态度“怡吾色,柔吾声”,不要让他感觉你好像忤逆他,跟他对着干,也不能这样,顺势而为。父母不对了,我们不当面顶撞他,然后私底下不要照着做就好了。他不欢喜这样,你低调的不要让他知道去做就好了。 这都要柔软善巧。

 

   我们看《〈群书治要〉中修齐治平的智慧》一百一十四句,九十四页,这里指导得满具体的,父母有过了我们可以违背。经文当中说了,“父母怨咎人不以正”,没有按照正理,乱埋怨怪罪别人,“已审其不然,可违而不报”,我们做子女的已经知道父母这样不对,可以违背父母之命而不去报复。“父母欲与人以官位爵禄,而才实不可,可违而不从也”,父母要给人家官位俸禄(地位比较高,有这个权力),可是这个人的才能不符合,不能胜任,可以违背父母之命不听从,但是不要直接顶撞他。“父母欲为奢泰侈靡,以适心快意,可违而不许”,父母想要追求很奢侈糜烂的生活,让自己觉得很纵欲快乐,但是可以违背父母之命不予答应。“父母不好学问,疾子孙之为之,可违而学”,父母不喜好学问,反而反对子孙求学问,可以违背他的意愿去学习 。

 

   ......

 

 

   “父母不好善士,恶子孙交之,可违而友也”,父母不喜欢贤良之士,反对子孙和他们交往,可以违背父母之命去交往。“士友有患故,待己而济,父母不欲其行,可违而往”,朋友遇到忧患等着我们去帮助,这也是朋友伦常当中的本分,父母反对前去,可以违背父母之命前去帮忙。接下来这四句很有味道,“故不可违而违,非孝也”,不应该违背却违背了,这不孝;“可违而不违,亦非孝也”,应该违背却不违背,这也是不孝;“好不违,非孝也”,一味的盲目遵从父母之命,这就变愚孝了,好不违,非孝也;“好违”,一味喜欢违背父母之命,就好像内心里面对父母有怨,有时候就会有点对着干,这就是好违,“亦非孝也”。

  其实我们说实在的,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脑子转得快,眼睛常常在看东西、在观察,以前的还比较憨一点。今天你不把这些道理告诉他,比方说父母有过了我们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你不告诉他,他自己会去想,他假如想偏了,很可能心结就产生了,到最后哪个大人讲话他都不听。你先把道理告诉他了,原来父母不对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劝,但是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做,这对孩子来讲就是及时的教育。给他讲到“好违”,你什么都不顺父母的意,这也不孝。这些经句都能够提醒到他们。这是谈到顺,顺势而为,父母不对了我们也不能一味的顺从。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2408011.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 一条龙师资培训班   55-217-0070
 
感恩老师!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