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
 
 

《细讲弟子规》第05集课程复讲

夏慧容学长

  
 
1.上一代的人物质生活虽然较穷困,但却培养了哪些美德?反观现代年轻人生活富裕反而发生了何种问题?
人生的智慧在取舍当中看到,有舍才有得。少赚些钱,多教育孩子;还是多赚钱,忽略孩子教育,得到的结果一定会不一样。
   上一代五、六十岁的人,跟现在二、三十岁的人,把这两代人比较一下。上一代的人很有责任心,很孝顺父母。而这一代就没有上一代人的这些人生态度。上一代有钱还是我们这一代有钱?这一代。对!为什么有钱了反而人生的态度退步了?所以有钱不一定解决问题。
   上一代人基本上都很穷,因为很穷,所以特别节俭。因为已经很习惯不能糟蹋食物,所以第一个养成了勤俭的习惯;第二个,生活愈困难,人愈懂得感恩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所以上一代人念书都不是父母催他们的,都是自己很积极主动。因为希望透过自己在学问上有所成就,能够往后让父母过好一点的日子。生活的贫穷、生活的拮据,让一个人更有志气,更有孝心。所以贫穷要感谢它。
   这一代因为从小生活很优厚,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习惯挥霍,习惯花钱,又不懂孝道,又没有生活的历练、承担。所以现在这一代,不只自己赚的钱花掉了,还要去花父母的钱。
很多年轻人已经喜欢消费、享受到什么程度?一个月的薪水一拿到,马上:走,我们去好好的shopping一下!可能把整个月的薪水在前面十五天就花光了,后面的日子怎么熬?后面的日子买泡面一包一包慢慢吃。然后后来撑不下去了,回去找他老爸,说:爸,我没钱了。他的爸爸很生气:“告诉你不要乱花,你都讲不听,来!要多少?”还是拿给他。所以生活的优厚,不见得能够带给你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
   古代很多读书人看清楚这一点。在汉朝开国,刘邦打下天下分封了一百多个功臣,给他们很多田宅。这一百多个功臣经过了一百年,汉朝的史学家突然想:我去了解看看,这一百个功臣的后代,经过一百年后是什么样的情况?结果这个史学家非常惊讶,这一百多个功臣的后代,基本上都已经没落了,很多已经流落街头在讨饭。其中只有几个人的后代还很好,其中有一个人叫萧何,当初在分封土地的时候,萧何要了一块很贫瘠的土地。因为贫瘠的土地,你只要不耕作就没饭吃,他深谋远虑,希望他的孩子以后懂得勤劳节俭。其他分封很好的地,好吃就懒做,而且好的地你喜欢,别人也喜欢,就会引来很多人觊觎,很多人的设计陷害。所以萧何看到:不要留钱给子孙,更重要的是要留智慧传给子孙,还有留榜样给子孙。
   司马光先生曾经提过“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於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易经》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阴德一定可以庇荫后代。阴德不只在往后可以庇荫后代,当我们在行善、在立身行道的过程,已经给下一代最好的身教。所以,这是有智慧的父母会这样去抉择。
   上一代因为生活比较拮据,兄弟姐妹又多,他们念书都不用父母催促,兄弟姐妹感情都很和睦。所以只要生活过得去,好好的提升孩子的智慧、孩子的精神生活,还是可以把家庭经营好。
    2.财富之因是什么?
    财富真正的“因”在哪里?人生怎样才能得到财富?这个道理要搞清楚,不然一辈子都在赚钱,但一辈子也没剩多少钱。
    古代中国的财神是范蠡,俗名陶朱公。他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范蠡跟文种辅佐越王勾践恢复越国。范蠡很会看人,对文种说:“越王勾践可以共患难,但不可以同富贵”。而文种看到荣华富贵就要来了,遂不愿意放下”。所以会看人很重要,不会看人可能一辈子都会受到很不好的影响。后来越王勾践果然赐文种自杀,而范蠡带着西施到江南一带做生意。范蠡从小生意开始做起,没多久发了大财,范蠡马上把这些财富统统捐出去;过几年他又发财了,他又把钱统统捐给贫穷困苦的人;之后再从小生意做起,这是历史上记载的“三聚财,三散财”。
    所以,人为什么能够有财富?
    真正的原因在他懂得把“财”布施出去,范蠡这样的做法也是谨遵圣贤教诲,。大学》里面提到“财散则人聚”,当我们把财散出去的时候,什么聚过来?所有人对你的爱戴,人心都向着你。不管你做什么生意,他们都要来给你买,要来支持你,因为你赢得的是人心。财散出去不是没有了,不能看不到就是没有,它无形当中的影响力只要遇到缘就会起现行。所以我们分析,财富有因、有缘才会结果,“因”在财布施,“缘”加上你的努力、加上贵人相助、加上机会来了,自然而然就会结财富的“果”。所以,经营家庭的财富,一定要如理如法去经营,不然一辈子的努力到头来可能是枉然。
    蔡老师姐姐怀孕后就辞掉公职在家待产,很多亲戚朋友都觉得很可惜,但人生有舍有得。她辞掉公职待产、做月子,到之后小孩都是自己带。但蔡老师姐姐辞掉工作以后,他姐夫愈赚愈多。为什么愈赚愈多?因为蔡老师姐夫拿给他姐姐的钱,姐姐说“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也没什么用”,常常都会拿给蔡老师,请之代印经书、做善事。蔡老师姐姐懂得帮先生布施财,所以她的先生愈赚愈多。有一次他们夫妻一起出去买东西,刚好遇到大卖场开幕,可以抽奖,第一特奖是一台轿车,蔡老师姐姐也写了一下就把它放进去。过没多久,大卖场打电话来说:蔡女士,你抽到了一台轿车……
    所以懂得布施,“命里有时终须有”,不是很多人去赚就赚得比较多,要懂得要种财布施的因下去。
    3.财布施的方式有哪些?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财布施的方式有“内财”跟“外财”。工作很努力是内财,劳力、经验、智慧属於内财布施;外财跟金钱、财物、物品有关。“内财”“外财”都可以修财布施。
    财布施最重要的原则是:
    钱财的布施是不是捐愈多福报就愈大?不见得!有一对年纪已经很大的农夫,一辈子攒了一些钱。刚好他们附近盖个很好的医院,他们夫妻两个就把一生的积蓄捐出来买了一台救护车。试问,大企业家捐几十万,他们也捐几十万,哪一个福报大?农夫是把一生的积蓄都布施了,他那一分爱心可以造福多少人的生命?而企业家那几十万对他来讲只是零头而已。所以福田靠心耕,福分也是由心生,当我们能够尽心尽力去布施,不管钱多少都可以种无量的福分。
   古代有一位女士经过佛寺,就进门很虔诚的礼佛,身上只有两文钱,她就完全把它奉献出来。方丈看了很感动,亲自出来帮她念佛祈福,帮她回向。后来真的嫁到宫中富贵了,就拿着几千两到这个佛寺来,也是要把它布施出来。结果方丈没出来,是一个徒弟出来帮她念经回向。这位女士就很好奇,之前我才捐两文钱,这次拿了几千两,两文钱是方丈亲自帮我忏悔回向,可是现在捐几千两,居然只叫徒弟出来。这位女士也很有智慧,她懂得去请教,把问题搞清楚。她就主动去找方丈,询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方丈告诉她:你这两文钱是发自你的真心,所以我不出来帮你回向,对不起你;这一次你虽然拿了几千两,但是你的心已经没有像那一次这么真切,请我的徒弟就可以了。
   所以一个人的福田,根源还在他的存心。我们只要有这一分心常常懂得舍财来救济他人,我们的福报点点滴滴都在积累。财富的问题有了正确的认知,就不会患得患失:看别人赚很多钱,心里就很忐忑不安。我们只要扎扎实实修财布施,果报自然就会现前。  
    4.为人夫者,要做到哪些“夫义”?
教育首重以身作则,古代“三从四德”、“夫义妇听”,就是当丈夫的人要有恩义、情义、道义;要做到恩义、情义、道义,就能给孩子当好榜样。对自己的父母有“恩义”,孩子就懂得也要孝顺父母;对太太要有“情义”,太太跟我们一起胼手胝足,一起经营这个家庭很不容易,要时时念太太这个恩情。太太有一个恩情是这一辈子都报答不了,就是传宗接代。这个使命很重大,无人可以代替,我们要感恩。所以当先生的,每次想到就是我有这个太太帮我传宗接代,当时时把这个恩德放在心上,夫妻会相处不好吗?不可能!然后对孩子要有“道义”,一定要把孩子教好,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跟本分。 
    5.为人妻者,要遵守哪四德?  
    太太要“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
妇德:太太要有德行,假如没有德行嫁到人家会搞得鸡犬不宁。本来家里还没事,嫁过去就搞得乱七八糟,所以“德”很重要。故有语,儿子孝比不上媳妇孝,古语说“娶个好媳妇,家族可以旺三代”;那娶一个不好的媳妇,家庭会败三代。所以娶妻第一个标准是德行,娶妻要娶德。现在有这种认知的男士不多了。所以要教育孩子,以后要找对象要首重德行,要有“妇德”。因为妈妈的言语、行为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妇德很重要。
“妇言”:母亲的言语在胎教时就开始影响小孩。母亲言语很柔和,孩子在胎中感受就很舒服;母亲大嗓门、讲话很刻薄,孩子从胎里面就学习。有些朋友家里人讲话好像吵架一样,都很大声,那就是一种习惯。所以讲话太大声、讲话刻薄,孩子都在学习。假如言语很温和、言语很能包容他人,孩子就会学到好的。为人父母在孩子面前讲这个人很不好,那个人很不好,孩子学到的就是处处看别人不好、处处批评,会很傲慢。所以言语要谨慎。
   “妇功”:古代女人会织衣服,会做很多家事,这个叫“妇功”。现代的状况纺织业比较发达了,就跟古代家庭状况不一样了。但一个母亲要把家庭维系好,还是要有很多好的能力。如:把家里整理乾净。孩子在整齐清洁的环境当中成长,他无形当中就会觉得东西就要擦乾净,东西就要摆整齐。他假如看到东西乱,他会不由自主自己动手去摆好。
   除了整理家庭,还要能煮一手好菜。因为孩子、先生都在外面吃,一是很少聚在一起,家庭气氛不融洽。二是常常在外面吃,外面的食物又油又咸,现在心血管疾病最多,中风、心肌梗塞的人特别多。家里面常常煮些清淡的菜,让家里的人都很欢喜回到家里来吃。有一句很好的口号叫“爸爸回家吃晚饭”,就有很好的家庭气氛。
“妇容”:女子容貌不是要涂的跟结婚当天一样。妇容代表很端庄、很朴素,不能生完孩子就自暴自弃,像老妈子一样不修边幅。要让先生看起来赏心悦目,而且母亲仪容端庄给孩子好榜样。所以,妇容也是很重要。
    6.教育孩子要如何恩威并施?  
    教孩子要恩威并施,换句话叫:有人要演黑脸,有人要演白脸。恩威并济,刚柔并济,中国人讲中庸之道,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假如今天只有恩,对孩子好得不得了,他会不怕父母,会骑到父母头上去。假如只有威,对孩子都很凶,孩子跟我们就有距离感。所以,恩威要掌握好。该发脾气的时候假如不发,就不能把孩子教好,我们发脾气是要让孩子警觉到,以后不能再犯这个过失。人生如戏,该怎么演就要演得像样。所以,黑脸跟白脸一定要配合得好。
    第一,男属刚,女属柔,父親演黑脸,孩子才不容易造次。母親天性比较有爱心,对孩子很关怀,所以演白脸是最自然的。 
    第二,教育孩子要有规则,不能因為任何情況而打破這個極限。否則,孩子就能對父母予取予求,大人就会节节败退。如:很多家长逢礼拜六、礼拜天睡到中午,孩子就會五天正常,礼拜六、礼拜天不正常,孩子的生活就乱了、就没规律了。所以,规定的规则不能因为任何情况而改变,不然孩子一定会好逸恶劳,一定会往玩乐的方向去走,而不遵守规则。当父母的原则愈明确,孩子就觉得这是他的本分,他就不会侥幸,这个原理原则一定要抓稳。 
    第三,父親演黑臉,一定要截斷援兵並震住孩子。此時,懲罰不是目的,而是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裡了。 
    第四,黑脸演完後,白脸要上演。這時,白脸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兒了,並要孩子給黑臉道歉。這樣做的目的,把机会教育做了很好的结束。很多父母教孩子只是处罚完,情绪发泄完,都没有做收尾的动作,所以孩子的记忆当中就觉得我爸爸的脾气很不好,我妈妈的脾气很不好。所以恩威并济,黑白脸的搭配要谨慎。
    7.现代父亲要如何扮演好为人父的角色?  
现代父亲工作比较忙,建议陪孩子的时间并不是一定要很长,但一定要讓孩子觉得你很关怀他,最重要是父親有没有这一颗心。假如每天拿出十分钟,把手機关掉把圣贤书拿出来,把《德育故事》拿出来,每天给他讲两则,持续不断这样做,孩子就会觉得你很在乎他,他听完故事,到学校去他会跟同学讲:我爸爸每天都给我讲两个故事。那同学会投以羡慕的眼光,然后孩子会说“来,我告诉你们这两个故事”,同时训练他如何把这些圣贤的故事跟人家分享。所以,最重要的是有这颗心。 
    8.学习弟子规如何做到“解行相应”及“长时熏修”?
    夫妇关系最重要就是五伦关系,夫妇正五伦就正。“一门深入”是掌握道德的纲领,而《弟子规》就掌握了道德的纲领,所以学习先从《弟子规》这一门去深入。深入要做到“解行相应”,理解之后一定要去落实。去力行就会帮助更体会到圣贤道理,体会得愈深解得就愈深,解得愈深你行得就愈扎实;解帮助行,行又帮助解。所以,学一句一定要懂得赶快去力行。
    “长时薰修”长时是指时时刻刻、持续不断。如:每天早晚把《弟子规》念一遍,早上念时提醒自己,今天要做到《弟子规》当中的这些教诲;晚上念时反省一下,今天哪些做到了,给自己一些鼓励;哪些没做到,要更加警惕,后不再造、后不再犯。这样“长时薰修”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修”是修正想法、看法、说法、做法,提醒自己时时去修正。修正是在面对与人相交往当中就要去修正,不能错了时再来修正,这叫历事炼心,经历这些事情,不断的在自己的想法、看法修正,在说法、做法当中去修正。
    9.“弟子规”三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自己要先学?
    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规”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用人生的真理来做事、处事待人。《弟子规》自己先学才能把孩子教好,“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  
    感恩老师,感恩所有为之付出的人!

 
 
感恩学长的分享!
注: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

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
   《礼记·学记》曰“相观而善”,善学者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样才能受益。
   

返回  

 
 

弟子规线装书

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