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群书治要360》齐家治国的宝典(第四集)
蔡礼旭老师 2011/11/12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05-013-004
尊敬的法师、胡总经理、吴董、各位长辈、各位同道,大家上午好。
我们冷静看看现在很多人,比方说到大陆去发展,一下子赚了很多钱,最后家庭都破碎掉,血本无归一大堆。为什么?他没有德的本。所以一个人没有德本,他有福气、他有福报,反而是他人生的灾祸。他没有这些钱,他还不会去挥霍、不会染上这么多恶习。他一有钱了,没有德,一下就陷到这些欲望的深渊,所以老子说:“祸福相依。”
诸位长辈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把握,你的孩子在现在的社会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可以忍受世间的诱惑?有把握的举手。你们都这么客气。大家了解,这个问题很重要。假如我们的孩子没有培育到一定的德行,而有定力可以面对这些诱惑,那我们的下一代人生要幸福美满也是不可能。所以扎他德行的根,比学习分数不知道重要多少。 我讲到这里可能有家长要看我,“可是分数还是很重要。”一个孩子一有德行、一有孝心,他的成绩一定好。我们为什么不抓根本,然后纲举目张,德行也好,学业也好。就是从他的孝,整个根本就拉起来。我们干嘛从枝末呢?他学习成绩好了,又能好多久?大家都不想。“反正他这次给我考好就好了”,他的努力动力是欲望,他这次考好了,请问他下一次愿不愿意认真读?“好,没关系,我给他的钱再多一点。”请问大家,有没有哪一个诱惑比钱更吸引他?那我们的孩子这一关就过不了。什么东西比钱更吸引他?女色、电动玩具、赌博。有没有?现在多少大学生都在干这些事情,不读书。那就是他从根本的努力就是欲望,不是责任,不是孝心,他从根本就生病了,所以出现那些症状叫正常。
君子他遮掩别人的过错,以长养自己的厚道、善心。那胡董他父亲,厚德,他的后代很有福报。小人他反而觉得去毁谤、诋毁别人的善,然后还觉得自己很有本事。而且他去诋毁,假如那个人影响力很大,他一诋毁,让其它的人对他没有信心,那他造的这个罪业就很大。那些不能够再听闻这个人教诲的人,他的慧命都被毁谤的人给断掉了,那他造作这个业就很重。所以我们老祖先告诉我们一句话叫“留口德”。留口德,人的福报、德行从哪里开始积累?从嘴。请问大家一天讲几句话?你一天假如讲一千句,你都是厚道讲出来,你就积了一千件善事,有没有?假如都是苛刻的话,那一天就折了很多福报。甚至于有人讲一句,可以把一生一半的福报全部折掉,一言折尽半生的福报。你们有没有见过这种人?就是他讲一句话,人家听了就想跳楼,那一句话就把他一生的福报都给折掉了。
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我们从心地上下功夫,首先不要要求任何人,从自己开始学起。包含别人做不到的,你反而都是宽恕、厚道,“他已经很努力了,不要逼他。”你这份宽容就感动对方,他更有动力。你一直指责他,他最后就觉得,我在你眼里这么差,那我就坏给你看。
我的成绩,四年级以前都不好,可是我父母一直鼓励我。还有我遇到的老师也很好,他们没有因为我成绩不好反而好像对我有成见。我听说有一些学校老师排座位,成绩不好都排到最后去,夭寿(折寿)。闽南话很有味道,你们有时候学几句,很有味道。它讲出来就让你体会到这个词语后面的味道。
比方说夭寿,你感觉到这个味道没有?这是北京话。福建话我念给你听,夭寿,体会到没有?很有味道的。闽南话是几千年了,唐朝的语言。唐诗你要这样才念得出来,北京话念不出来,它没有入声字。我再给大家举“尴尬”,你感觉到没有?“尴尬”,是不是?闽南话怎么讲?(nai
you别扭),感觉到没有?有意思吧?有哦。闽南话很好的,一只草一点露,天无绝人之路,你看那闽南话押韵,你念一句话,念着念着你就可以唱歌了。白日依山尽。所以我告诉大家以前的人不会得忧郁症,他诗歌诗歌,念着诗有韵,他就唱起来,抒发情感。所以闽南话有入声字,叫短促急收藏,才念得出唐诗的味道。白雪的雪叫(sua),短促急收藏。竹子的竹(dia),。北京话没有这个入声字。所以白日依山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现在这个讲台不大好混,听说都得唱歌才能……。所以老祖先各种俚语,几千年里面很多人生哲理。你看闽南话说小学,xiuo
hok就是小孩嘛,你看从听这个词就感觉到小学。大学(dai hok)不一样。好,我怎么讲这里来了?
所以首先从心地上不要去要求别人。再来“不要情”是什么?不要情的人才是真情。今天你会在情感当中,跟谁闹别扭,一定是你付出,有求他回报,这个人要情、闹脾气了。 有个女士回去学了传统文化,她很认真,以前不怎么打扫家里,上了李越老师的课,回去开始整理、开始拖地,然后边拖边看她先生,有没有看到?有没有看到?有没有看到?结果做了一个礼拜,她先生那天放假,翘着二郎腿在那里看报纸,那个报纸很高,连看都不看她。她做了一个礼拜,实在受不了,愈看愈火,把这个抹布拿起来,嚓,丢在她先生的报纸上,她说:“我做了那么久了,你都没看到,也不会帮忙?”她先生不疾不徐把报纸放下来,“你看吧,还说学《弟子规》呢?”到底谁的功夫好,很难讲。
而且告诉大家,我们学了以后去做这些事情,是我们体会到是我们该做的,而不是带着目的去付出,最后对方没反应,火就上来了。所以这个是要情,人会埋怨就是要情。
刚刚一开始跟大家说到魏征丞相,他建议的这个奏折,一开始他就是讲树木得要扎根。“欲流之远者”,这个河流要源远流长,“必浚其泉源”,它的源头活水要畅通。谁是源头?父母是孩子的源头,是孩子的树根;国家领导者、一个团体的领导者,是整个团体的树根;老师是学生的树根,是源头。不可能源头是污染的,下游是清澈的。有没有可能?不可能。唐太宗先生有修养,他都懂这些道理,他说道:“君者源也”,源头,“臣者流也。”想要让下游是清澈,而源头是污染,是不可能得到的。那当君、当亲、当师的人能这样去反思,就不会意气用事,去指责孩子、指责学生、指责底下的人了。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来翻到“修身”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反身”,其实就是“反求诸己”。昨天梁浩老师有跟大家谈了一句,我们顺便复习一下,就是三十一句: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人生其实都是感应,“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实都是感应。你为人君者仁慈,自然感得下属的忠诚。那可能又人会想,领导者很仁慈,可是他底下的人反而欺骗他,有没有这个可能?有可能。但是人不要怕吃亏,你只要行的都是正道,你的人生过程当中确实有可能会遇到这些不好的缘,但是该是你的福报,任何人都拿不走。 可是重点来了,这个人对你不义,你要对他怎么样?你继续对他仁。第一个,身边的人完全佩服你。当一个团体突然有人背叛的时候,也是这个领导者他考验修养的时候。他假如完全的包容,甚至于是还反省自己,一定让他身边的人感动,追随他一辈子;假如这个时候他马上破口大骂,骂很多的人,那就麻烦。
【昔成汤遭旱。】
不可能他当帝王,完全一帆风顺,可是怎么否极泰来、怎么化危机为转机,跟这个领导者的胸怀态度有很直接的关系。
我们上一年看“商道”,大家记不记得?湾商洪德铢先生大家记不记得?他的湾商垮了,是不是?垮的时候他做了什么动作?把他家产变卖,分给了他下面的人,让他们还可以做上小生意,他自己的孩子没有地方住,吃得不好。看起来他湾商倒了,事实上他这种道义就成为他往后湾商更发达的基础。 所以人世间事事是好事,没有坏事。好坏哪里决定的?心。我们是贪心,好事变坏事;我们是觉悟的心、是反省的心,坏事都会变成大好事。这段话大家听明白了,我有点激动。这一段话大家听明白了,你的太平日子来了。“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过?Right now(立刻),是不是?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是好像很难一下子吞下去。“我今天早上就有人骂我,怎么是好日子?”好日子!《了凡四训》告诉我们,“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一个人没有犯错,还被人家毁谤、还被人家骂。“子孙往往骤发”,他的孩子很有福报,突然就发达起来了。请问大家被骂是好事还是坏事?(回答:好事。)哇!开悟了。你从此连被骂都觉得“哎呀,送福报给我的子孙”。我告诉大家,你有这样的修养,以后人家骂你也骂不下去,是不是?甚至于人家会开始调查,这个人被人家这样毁谤、骂,他每天笑嘻嘻的,这个世间还有这种人。他会开始好奇调查,原来是学《弟子规》的,原来是学《了凡四训》的,那你就变圣贤人的好招牌,人家因为你的修养来学圣教,你被骂变成修大福报。不只你的子孙有福报,那个人骂你,他是来提升你的。“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金子要不要淬炼?玉要不要磨?谁帮我们磨?所有的人都是来成就我们。所有的人都是来成就我们,那都是我们的贵人,那不是人人是好人?是不是?对,那好日子就来了。好,以后被人家骂要高兴哦。
再来,“观忍”。一个人懂得观照,他就不会很着相。人一执着就愚痴。着相,大家有没有经验?你一个亲朋好友十年前跟你讲的那句话,跟他的表情,现在还时时让你在那里咬牙切齿,一想到就气得半死,有没有?你们都是不愚痴的人,放下功夫都不错。这就是着相,十年前,就像那个电影一张一张都放过了,梦幻泡影,我们居然拿着这个幻相折磨自己十年,那不是自讨苦吃吗?不是着相吗?是吧。好,你不要着这个相。
再往上推,再往原因推,他不骂别人,干嘛骂我?是不是?你就不着相了。马上往前推,“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原来我以前骂过他,现在因缘具足了,他终于抓到机会给我骂回来了。所以告诉大家,有一句很普通的话叫“打人就是打自己,骂人就是骂自己”,很有道理。你一打人了,你这个恶因就种下去了,只要有机缘,君子报仇……,这里讲十年,你们忍辱的功夫很高,我们那边是三年,你们这边是十年。又打回来了,那你不是愚痴吗?你打人最后一定是打自己,那人愚痴就再来打自己。骂人就是什么?骂自己。《大学》都讲:“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你讲那个恶言伤害别人,最后这句话一定回到你的身上。
所以一往前去推,你会知道真相,不会去计较。而且你以前骂过他,是欠他债,是不是?现在他把你骂回来了,债就清了,无债一身轻。请问被人家骂是好事还是坏事?(回答:好事。)又开悟了。对啊,这些债务赶快了一了,身心愈来愈轻安。最后来的都是善缘,恶缘都被你给转成法缘了,因为他觉得你修养很好,慢慢的他就好奇了,跟着学传统文化,那不就把恶缘都转成法缘、转成善缘?
所以这个“观”,就是能够客观的去分析整个事情的因因果果、来龙去脉,不执着在一个动作跟言语,在那里没有办法释怀。
而且就像我们在学校教书,一个学生行为犯错,它是一个结果。可是我们去调查原因,真的跟他发不了脾气。有一个学生小学六年级换了四所学校,很多老师都说这个学生很恶劣。而当我们去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他的妈妈是泰国人,他的父亲不务正业,从小他就是被遗弃的孩子,那你还对他生得了气吗?可是这个孩子我才给他一点关怀,他说,老师我很想死。我给他讲,你为什么很想死?他说,都没有人喜欢我。我们就引导他把原因找出来,“人家为什么不喜欢你?”他说,我都打人、都骂人。我说,那你就不要打人、不要骂人,人家就不会讨厌你。就跟他引导,然后我送他一本书,《地藏王菩萨本愿经》画册,要提醒他造恶要受恶报。他很用心,就开始看那个画册。结果没几天,你看一个大男生,又很壮很胖,在办公室前面那种害羞的样子,在门口那踱来踱去,我在里面就知道他要找我。真的,你真去爱护一个孩子,哪怕他都跟人家打架了,到你面前来像绵羊一样,都是感应。我一看他好像很害羞的样子,我就赶快走出来,“你找老师有什么事?”他用这个手盖住他的左手,然后慢慢把它拿开来,他用自己的右手,在自己左手上面画了一尊释迦牟尼佛,画在他的手上。 大家想一想他画一尊释迦牟尼佛像要画多久?请问他那一段画佛的过程当中,他的脑子是什么?全部是佛的形象。所以人可怜在哪?他没有遇到好的父母教育他,他没有遇到好的老师教育他。所以没有可恶的人,只有可怜的人,你这么一去看,你怎么会去跟这个孩子生气?“人之初,性本善”,在一个被三间学校退学的孩子身上都看得到,怎么会看不到?
这个是以前读书的时候学的,叫“爱的真谛”,从《圣经》出来。可是大家冷静看,这个歌词里面虽然在谈爱,爱谁?爱自己,“欲爱人者先自爱”,自爱的人才能爱人,一个人把自己的身心搞得乱七八糟,请问他拿什么去爱人?他已经搞得身体不好,然后又想跳楼,然后对一个女生说,你嫁给我吧,我会爱你的。骗人!他拿什么爱,他连自己都爱不了,他还爱别人。什么是爱自己?让自己的灵性不断提升,让自己的坏习性不断放下,自爱。什么是习性?贪瞋痴慢疑是习性。
这个忍还有“喜忍”、“慈忍”。人能够去掉自己的贪瞋痴慢疑,转贪念为为人着想,仁慈。转瞋恨为宽恕他人,恕道。转怒为恕,您看这两个字多像?怒,心就变奴隶了,控制不了自己了。“如其心”,是设身处地为他想,你就不会跟他过不去了,原来他也是可怜的人。恕字。
不愚痴,就爱好真理,不情绪化,这个不愚痴;不傲慢,就谦卑、恭敬他人;不怀疑,就信任他人。而这贪瞋痴慢疑叫五毒,都在毒害我们的真心,要把它去掉,真心就现了。 唱首歌还这么复杂。我是写出来,大家对那个歌词可能体会更深,真的真爱是首先爱自己。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妒嫉,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家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要忍耐。爱是永不止息。不止息——这句要唱,意思就是长长久久都没变,对任何人的信任都没有变,那才是真爱。
所以你看那个布袋和尚不简单,“笑口常开,大肚能容”。他讲了一段话,他说,“涕唾在面上”,人家给他吐口水。他说,“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听了以后很佩服,为什么?布袋和尚有学物理学,他知道把手背拿起来是要消耗卡路里,“我也省力气”,不用擦了,“他也无烦恼”。这是什么?一个人这么恶劣对我们,就是提醒我们,“这样你能忍吗?”你忍得了,你的境界就上去。好不好忍?讲得那么简单。讲得这么轻松、愉快,这么relax(轻松),真正遇到了,哪有那么容易?
我跟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大家看得出来我很重感情吗?看不看得出来?我是性情中人。我妈妈常说:“哎呀,给你们生错了,应该你二姐是男孩,你是女孩才对。”从我妈妈这个话,你就知道我很重感情。所以常常会因为情感,情绪会起伏。有一次谈对象的时候,我怎么今天什么都讲了呢?有一句说“人逢知己千杯少”,今天跟大家无话不谈。谢谢。
人啊,真的,你想要自己做得了主,你没有定力是办不到。我谈那个对象的时候,感觉好像认识几天像认识十年、二十年,所以一下子就陷得很深,但是因缘不成熟。那个女子大我五岁,可是你看哦,我看起来也不是胡里胡涂的人,可是碰到感情的时候,好像就被一个东西吸进去了。现在走过来,憨傻,怎么这么夸张?我曾经听说有个人说,人在谈恋爱的时候智商最低,挺有道理的。除非你的定功已经够了,你就不会被转。 结果我妈妈就说,我这一辈子面对男女感情,我从来都是很有定力的。然后我就跟我妈说,妈,每个人这一生考试题目不大一样,你有你的考题,我有我的考题,都得过。所以大家不能取笑别人,“哎呀,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到?”其实你觉得很难的,可能别人觉得简单,所以不能常常傲慢,好像觉得别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不要,每个人考题不一样。
我曾经做一个梦,梦到这个女生跟她妈妈,还有另外一个男人在她们家里。很有意思,我在梦中可以穿过那个墙壁,看到里面的情况,做梦的时候能力很特别的。真的穿过去,然后我也没进去,我知道她们在干什么,在谈婚事。我马上很冲动,手要去握那个手把,就是门把,突然在那一刻我想何苦来哉、何必强求呢?这缘就不成熟,你何必强求?我就把手缩回来。一缩回来,我的梦就醒了。
结果当天早上,介绍我们两个认识的那个朋友打电话给我,他好几个月没给我打电话,电话一接起来,我一听是他,我说,你是不是告诉我她要结婚了?我那个朋友吓一跳,你怎么知道?我哈哈哈几笑,就把他转到其它的地方去了。所以你看都有感应。
那个手放不下,考试就没过关,要缩回来就过关了,是吧?真的是“喜忍”,没有她这么考验,我后面怎么会走到这后面的因缘?人只有前面走明白了,后面的路才能够愈走愈广,人只要前面不走明白,后面会重蹈覆辙太多原来的问题。
刚刚是在跟大家让大家明这些理,你就不执着它,所以看得破,可以放得下。而其实人为什么会生气?因为有“我”,“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这是我希望的,我都付出这么多了,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很不高兴,你不知道我不舒服吗?”大家有没有发现,所有生气都有一个前提?先想自己才会生气,不想自己的人,生不了气。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新加坡有一对夫妻很恩爱,这个先生说,他最幸福的就是娶了这个好太太。这个太太说,她最感激的就是她的先生给她一个幸福的家。大家听完这一段话,有没有觉得,很美丽的诗篇?叫琴瑟和鸣,夫妻很和乐,好像一首好的歌曲。
结果这个先生讲了一段话很有哲理,他说,我太太很贤慧,有时候遇到我妈妈错怪她,我太太还跪下去给我妈妈道歉,我觉得我太太这样做有点委屈。这是她先生说的。结果他太太怎么说?他太太说,不委屈,婆婆是我们家的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家一生气会气坏她的身体。我只想到要赶快把老人的气降下来,不能让她继续生气,伤了身。所以我只想到这里,赶紧跪下来道歉,妈妈气就下来了,我心就安了。所以,请问大家跪下去委不委屈?她不委屈,她心安!
所以从这个事例,我们看得出来,其实要不生气不难,是那个我放下来,为对方想。你看我们当领导的人,底下犯错了,一下看到,火就上来了,“你们给我找麻烦”,“我”又上来了。可是假如为这个犯错误的人呢?他现在已经焦头烂额了,你再骂他一顿,他不就六神无主了吗?是不是?这个时候你还是为他想,你不会发脾气,你赶紧协助他收拾善后,你不骂他,他更惭愧。但我们的目的不是让他惭愧,是你的真心流露就是为他想,赶紧帮助他,他会觉得这么好的领导念念为我想,我怎么可以再给他添麻烦?那他就念你的恩了。所以一个团体的风气,领导者的修养决定。所以“见人过失不指责,要协助”,那你这个团体就像一家人一样。任何一个人有错,全部去帮他,全部是拉他,这个团体有无穷的吸引力跟魅力,谁不愿意来到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所以“见人过失,不指责,要协助”。
其实就好像一个孩子端了一杯热茶给你,他太高兴了,他要力行《弟子规》。结果孩子一不小心把这个茶给弄翻了,当妈的人怎么办?“你搞什么鬼?”骂了一顿。他本来那个孝心整个像泉水一样,被你这么一骂就压下去了,他以后做什么事都不敢做了。你看茶倒了,杯子摔破了,杯子是英国买的呢。人生随时要把天平拿出来。请问孩子的健康人格重要、还是杯子重要?(回答:健康人格。)标准答案。日常生活真的遇到了,还是法国买的杯子重要。所以你看,我们到底把什么摆在第一位?所有的钱财物质,统统不放心上,念念都想着成就对方的德行、人生就对了,你不会乱发脾气了。当这个时候你“孩子别着急、不要割到手。”你教他做事,“来来来,妈妈跟你一起把它收好,要这么收才不会割伤。”破了都破了,又回不来了,那样发脾气,不是于事无补了吗?要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来,收拾好。妈知道你很有孝心,看妈刚回来,一定口渴,你这个孝心,妈很感动。”你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听到你讲这段话,他就像充了电一样,有没有?有。但是以后要记住:“步从容,立端正”,“事勿忙,忙多错”,“执虚器,如执盈”。做事方法都教给他。你不骂孩子,孩子很感动。而且你这么一引导他,他记一辈子,机会教育。
好,这是“见人过失,不指责,要协助”,不管是家庭、团体都是一样,这个是“喜忍”。每个人都是来考验我们的修养,来提升我们。
而发脾气的根源是我们把“我”摆在前面。你把“我”放下,把每一个人,你生命当中的人,有缘的人摆在第一位,你的脾气会愈来愈低。就像刚刚那个媳妇,她都为婆婆想,她脾气就不会上来,她也不会觉得委屈。那可能有人又要说了,“都一直都这样怪下去,也很痛苦。”有没有这个想法?你这个想法是不符合逻辑推理,是不是?那个叫杞人忧天。我觉得人有时候都烦恼到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三十年以后,那个叫打妄想,没事胡思乱想。我请问大家十年以后跟什么有关?跟你right
now(此时)有关,“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哪有你现在念念都为对方想,你最后会人家都跟你过不去?不可能的嘛。所以大家想一想这个婆婆的心情,日久见人心,总有真相大白的时候,“我这么误解这个媳妇,她还给我跪下来认错,这种媳妇上哪里找?”是不是?接着演下来是什么?媳妇多了一个妈,婆婆多了一个女儿。你们又开悟了,是吧?这样演才是符合逻辑的。所以人生在世要先学吃亏,不要处处计较,吃亏是福,对自己提升修养,又增长福报。 |
|||||||||||
|
|||||||||||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