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汉字入门
汉字入门(第六集)
刘克雄教授主讲 2015/8/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汉字入门  (第六集)  刘克雄教授  2015/8/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6-181-006

  教授:大家看看甲文水的写法,金文水的写法,再看到小篆,小篆的水是从金文、甲文变化而来,而变化并不大。甲文不止一种写法。

  板书:

  把它横过来看,像不像水波?

  学生:像。

  教授:不管金文、小篆,横过来看它就是水波。所以这个象形字字形上很容易理解,按照水波的样子画出水波的形状。后面树师同学你帮我念一遍:

  学生读诵:水,甲文金文水小篆,ㄕㄨㄟˇ,水是水流的象形。甲文、金文、小篆都像水流,“水”当横看作“”,有水流和激起的水波。

  备注:

  典籍所见:(1)水,水流。《老子》:“上善若水。”按:上善是最高的修养,“上善若水”是说,一个人的修养最高的境界是像水一样,水的性质,永远是从高处往下流,引申为:1、人的修养永远要学水那样,谦卑就下。2、再看水从高山上潺潺的往下流,它一定是顺著地势,有坑洼的地方先把它填满,再往前流,倘若碰到一座大石壁,它绝不会硬闯、硬冲,它会绕一个弯,再往前走,最后流到江河,归於大海。这显示给我们,做人做事,要学水流,顺乎自然,顺乎自然是道家的中心思想。

  “上善若水”。接下来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啊,水给万物带来最大的利益,它默默的施恩,从不望报。试想,万物不管植物、动物,包括我们人类,能离开水而生存吗?你从来没有听到水这样说:“人啊!对我客气一点,对我恭敬一点,不要忘记我对你的恩德,不然明天就不给你喝了。”如果我们也能学会水的这些美德,不就是老子说的“上善”吗?

  由水的美德让我们联想到,五千言《道德经》里,时时处处提醒我们,要谦卑,要不争,要顺乎自然的处世哲学。如《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又如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水是部首字,偏旁写作“氵”,凡由水组成的字,多与水有关,如:江、河、流、浅等。

  常用词:滴水穿石,水到渠成,水落石出,饮水思源。

  教授:好,水它的性质,我们引了老子“上善若水”这一章,“上善”就是最高的修养,“若水”要像水一样。水它的性质,它从高山慢慢的往下流淌,它碰到一个低洼的地方,它一定先把它填满,然后继续再往前走;如果碰到一座大石壁,它绝不会硬冲硬闯,它会绕个弯再往前走,是吗?然后流到一个平坦地方,它会在那里徜徉一下,然后再往前走,汇成江河,然后最后归到大海。这种水流,从山上一直到归到大海,它都是顺著自然的形势。所以《道德经》老子整个的中心思想,两个字:

  板书:无为

  道家的中心思想:无为。不要误解“无为”,以为是什么都不做,不是。无为,用我们现在的话:

  板书:顺乎自然

  就是顺乎自然。刚才我们说到水,它就是一种比喻,它绝对是顺乎自然。从水它自高山往下流,最后归向大海,我们还发现它的另外一个性质,它永远是从高往低处流。永远从高往低处流,引申到我们做人,如果我们也学习水,也学习水的这种德行,由高往下流,引申为谦恭卑下。我们如果认定它是一种上善,最高的德行,我们就要学它这种谦恭卑下的德行,内心千万不要存有一丝一毫的骄傲之气。这是说到我们个人修养。如果能学到像水这样,永远是需要谦卑。

  在《老子》这章“上善若水”,提出一个总的纲领,人处在世间,最高的这种修养应该像水一样,他提出这一个总纲领。譬如他也跟他的门生在说他的哲学思想“上善若水”,悟性高的学生他也会点头称是。就像早上我们说的,孔子在《论语》里面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记得吧?曾参悟性高,他马上点头说:“唯”,是的。老子提出这么一个最高的原则“上善若水”,他的门生,听到的人,悟性高的他也会点头,像曾参一样,说什么?“唯”,是!

  有些悟性不能像曾参那么高,可能还有疑惑,老子接下来解释,“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什么我说它是上善?看水在给万物带来最大的利益,而不争功。譬如,草木能离开水吗?草木如果缺水,它就不能生活;动物能离开水吗?也不能;人能离开水吗?好像忍耐一、二天可以,再久了就恐怕不行。所以万物,包括动物、植物,以及我们人类,都不能离开水,它给万物带来最大最大的利益。我们也从来没听说这个水它说:“人啊,对我客气点,我是水,你如果不对我恭敬,明天不给你喝了”,绝没有听它这样说,它就是默默施恩而不望报。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默默施恩而不望报。经他这么样一解说,绝大部分听到他在说这个道理的时候,大家也都会点头,不错,我是不能离开水,水给我带来很大利益。可是这里面还有部分的人,他还有疑惑:老子先生,你叫我们效法水那种性质,它的德行,要谦卑,这个我接受。你叫我要像水那样默默施恩而不望报,我有点疑惑。那我这样岂不是成为一个天下最大的大傻瓜、无名英雄吗?是不是会有人有这种疑惑?

  老子一定会莞尔一笑,接下来他把利害拿出来给你看。朋友,你有这个疑惑,你再想想,“夫唯不争,故无尤”。尤是过失、灾祸。正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他从来不会树立一个敌人。如果我们人生下来长大到老、到死这个过程,假如比喻说是从此岸到彼岸的话,从生到老、到死,一个人能学习水的谦卑、不争、施恩、不望报,他从来不会树立一个敌人。他从来没有敌人,绝不会有人在他背后害他一下,给他栽个跟斗,绝不会,他就可以从此岸风平浪静的渡到彼岸。“夫唯不争,故无尤。”聪明的朋友你自己想,这是聪明还是笨,是大傻瓜吗?你自己想,他没有答案,“夫唯不争,故无尤”。

  所以他一开始提出一个总纲领,人的修养要学习水那种美德,他说“上善若水”。人的修养,上是最高最高的境界,最高的道德标准,要学水那样。接下来他再补充、解释,“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如果有人还有疑惑,那我不是成为一个大傻瓜、无名英雄吗?他再跟你解释,把利害拿给你看,正因为不争,水它可以风平浪静,此岸登彼岸。明白吗?有疑惑吗?提出来讨论。

  所以我们说老子道家的中心思想,这两个字“无为”,换成现在的话是顺乎自然、不去争。这是老子道家整个他的学术的中心思想,从它开始第一章,到最后八十一章,处处都在说解他这种学术思想,有时正面说,有时侧面说,有时甚至从反面说明,让我们了解道家的中心思想。要不争,你说不争有点困难,以现在工商社会来说,我不去竞争,去争一个好的工作岗位,我怎么样赚钱养家?你说不争,说来容易,实际上碰到很多的困难。

  所以他有一章要我们降低我们的物质欲望,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我们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我们的感官有要求,对颜色追逐美的颜色。如果你追逐得太过分,现在的社会里一入夜,城市里面霓虹灯五光十色,你如果迷恋这种五光十色,最后蔚蓝的天空你可能看不见了,真正大美的蔚蓝晴空你可能看不见了,因为你不会注意到,这叫目盲,“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天天泡在什么KTV,里面震耳欲聋的声音,你觉得真美,这让你耳朵只喜爱那种噪音。风入松寄,最美妙的松涛,你听不到了,等於耳聋。你点头吗?所以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大餐,酸的、辣的、甜的,味道愈重我愈喜欢,好吃。你天天追逐这些五味、美味,伤害了我们的味蕾,舌头上的味蕾,最后,菜根的香味,可能你吃不出来了。所以说“五味令人口爽”。

  五色、五音、五味,这都是我们人的感官,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舌头能辨别的味道。还有一句话,“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骑著快马去追逐打猎,驰骋畋猎,让我们心发狂。你说我们现在没机会打猎,我不能领略。那很简单,开著宝马,或者奔驰,脚尖加油一点,噗——飙出去,令人心发狂。这都是说到我们的感官,有时候自己不晓得克制,往往会带来什么?目盲、耳聋、口爽,甚至让你心发狂,不得平静。这个道理,有没有反对的?真好。

  想想跟《心经》里面是不是很契合?有好多同学都在点头。《心经》里面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个都跟《老子》这一章,不要太去重视我们的感官享受,我们要把这个欲望降低一点,能降到愈低愈好。所以《心经》里面也教导我们,《心经》的后面又说到,提得很高,“以无所得故,无有恐怖”,你就远离什么?“颠倒梦想”。这都说人如果能够降低欲望,所谓的放下,你就能够不会很多烦恼,你就能够远离颠倒梦想。

  使我们又联想到六祖惠能大师,当五祖跟他传授《金刚经》的时候,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不要执著,简单的说,不执著於这些声色欲望,简单的说。惠能大师一下就开悟,是的。所以到《金刚经》的后面,那首偈大家都一定很熟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的一切,你细想,如梦,黄粱一梦。“梦短梦长俱是梦,梦里胡为苦认真”,记得下来吗?“梦短梦长俱是梦”,你活长,一百、二百岁;短的,像早上我们说的王勃,这么一个大才子,二十九岁,有的还更短。“梦短梦长俱是梦”,都是一场梦,既然是梦,“梦里胡为苦认真”。所以《金刚经》最后偈语,“一切有为法,如”,这一个字是什么?

  同学:“梦”。

  教授:庄子有一次到郊外去,走累了,又热,前面有棵大树,他就走到树下想休息一下。当他坐下来,手竟然按到一个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仔细一看,是一个人的骷髅骨,人的头的骷髅骨。你也许会吓一跳,庄子他不怕,他看到,“你是骷髅”,他就拿那个马鞭敲它,“老兄,你是因为你的年寿到了,今天变成这个样子吗?”当然,这位老兄不会回答。庄子又敲,“老兄,你在世间,是因为妻子、儿女的拖累把你累坏了,变成这个样子吗?”他当然也不能回答。再敲,又问:“你是作奸犯科变成这样吗?”他也不会回答。他本来就走累了,然后又问了这么多,也问累了,想睡一觉,把它拿来当枕头,就睡著了。

  睡著,一觉睡得很舒服,竟然也做起梦来,梦见这位老兄,这个骷髅来跟他说话。这位骷髅反过来称他老兄,他说:“老兄,你刚才用马鞭敲我,你为什么敲那么重?很痛。老兄,你敲我,问我那些话,都是生人之累也”,人活在世上的拖累。“老兄,你要不要听听死了以后的快乐?”这个庄子固然是个很豁达的人,还是第一次听到那个老兄说死了以后很快乐,他就很想听听,他实在不相信死了快乐。他反过来问那个骷髅,他说:“你说死了快乐?那好,我叫有司(有司就是我们说的阎罗王这一类的)还给你生命,对你吹一口气,噗,让你活过来好吗?还给你生命。”骷髅摇摇头,“我不愿意。”庄子说:“你大概贪瞋痴还未了,你觉得光给你生命还不够,那好,叫有司除了还给你的生命,再还给你原来世间的那些妻子、儿女,一家团圆,你愿意活过来吗?”骷髅还是摇头。庄子想:“这个家伙贪心太重,还给他生命不够,还给他妻子、儿女,他还贪;好,干脆满足你,除了这些,再还给你世间的功名利禄,让你活过来好吗?”骷髅怎么回答?他说:“老兄,你真是一个笨蛋。”他反过来骂庄子是笨蛋。我告诉你,“死了以后是那样自由自在,没有你所谓的妻子、儿女拖累,没有春夏秋冬的变化,冬天也不必加很多衣服,不必去超级市场去买漂亮衣服,不必。”所以最后他结论说,“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当皇帝都没有我死了以后快乐,我为什么还要活过来?庄子一听,醒来了,原来他在作梦。《金刚经》里面说,“如梦幻泡影”。

  时间,人的生命时间呢?你说我身体很壮,现在医学又进步,保健一切都会很好,我一定可以活到一百岁以上。好,一百岁,在时间长河里面算多少?一刹那都不够。所以,以时间来算,人的生命又是那么短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两个打火石一打,一闪就没有了,电光一闪没有了,露,太阳一晒干了,没了。“如露亦如电”,指的时光,人的生命、时光太短暂。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都不真实的。时间来说,如露亦如电。

  所以有一个很有名的人,他把他自己的号叫六如居士。哪六如?刚才说的如梦、如幻、泡、影、露、电。六如居士,是谁啊?不知道。你手机一定查到,六如居士,你自己查去。鼎鼎大名的明四家之一,唐伯虎,他自称六如居士。

  板书:

  认识这个水字,本来是个象形字。水波使我们联想到,老子里面提到他学术的中心思想,最核心的就是上善若水,要我们顺乎自然。提醒我们人的一生,你一定要顺乎自然,一定要放下部分,不要与人争。争的结果是什么?刚才我们说不与人争,你能够风平浪静,从此岸一帆风顺,然后能渡到彼岸,这是不争。反过来想想,如果争是怎么样?

  板书:蜗牛角内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看看这首小诗,作者白乐天,白居易。“蜗牛角内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这很清楚是吧,刚才我们是要来探讨争的结果是怎么样,白乐天一开始就说争来争去,其实在有慧眼的人看,你争来争去就还是在蜗牛的角内那一点点。以现在来说,譬如一个人他在一个单位里面他是个科员,他就想我要表现好,我要能够胜过其他的科员,将来我要当科长,要争科长。当他真正争赢了,他当了科长,他发现还有很多科长。那怎么办?我要想办法排挤他们,我要当局长。他上去当局长了,最后一级一级还在争。白乐天说,你争来争去,真是最后还是在蜗牛角内,有什么好争的?就那么一点点大。更何况人的生命是那么短暂,就像两个火石一擦闪出那个火花,一下就灭了。我们人的生命,在这么短暂的时光里面寄此身,我们的生命。所以白乐天说,“随富随贫且欢喜”,要欢喜的生活,欢喜的在这个人间过你这一辈子。最后他骂人了,“不开口笑”是什么?“是痴人”,是个笨呆。要我们欢欢喜喜,要能够快快乐乐,常常笑口常开,这时才不会被他挨骂是痴人。

  这说明争的结果,在慧眼的人看,你争来争去,科员当科长,科长当局长,局长上去又厅长。厅长,怎么还有很多厅长?争不完。再想一下,今天你是科员,他也是科员,你处处排挤他,他当然也感受到你在排挤他,可是他一时争不过你,他心服吗?他心不服。我现在争不过你,我服你,而实际上他心不服,等一有机会,他可能从你后面给你栽个跟斗,可能他害你一下,这个跟斗,让你栽跟斗之后永不得翻身。所以是争的结果会造成树立敌人。因此老子告诉我们,上善怎么样?

  学生:若水。

  教授:水如何?

  学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教授: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

  学生:天下莫能与之争。

  教授:不是,“夫唯不争,故无尤”,是这一章里面的,另外一章有说到“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一切哲学学术思想,我们说哲学是现在的名称,古代中国没有哲学这个名称,就是学术思想。儒家的学术思想是什么?道家的学术思想是什么?我们刚才就说道家的学术思想,“无为”、“顺乎自然”。要学水那样永远顺乎自然,永远谦下,不要骄傲。我们是不是在课堂上说过《易经》的干卦,从初九“潜龙勿用”,到九二“见龙在田”,然后一步一步努力,到九五怎么样?“飞龙在天”。这是警惕我们怎么样?千万不能骄傲,“亢龙有悔”第六爻,你一个骄傲、一个粗心,你会有很不好的结果,亢龙有悔。

  使我们想到,道家教我们谦下,上善若水,儒家也教我们亢龙有悔。刚才我们说,顺乎自然、上善若水,这是道家他们的中心思想。从它的第一章,到它的最后一章,八十一章,翻来覆去就说的、就阐发这一个顺乎自然的中心思想。我们举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让我们降下欲望,因为欲望少了你就不会去与人争,少争。如果我们手上有《老子》,你随便翻开哪一章,它都不离我们刚说的这个主题。有一章他说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然后他解释,“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这是说宠辱若惊。

  第二个主题,他说“大患者身”,后面他接著解释:“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若吾无身,吾有何患?”

  板书:大患者身。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若吾无身,吾有何患?

  大患若身,若就当者,“大患者身”。然后他解释:“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若吾无身,吾有何患?”很清楚吗?我们之所以有很多烦恼忧患,因为你有这个身体在。这又称什么?臭皮囊。有你这个身体在,你说身体有很多欲望,所以你就有很多大患,很多忧患。“若吾无身”,等到哪天你能够看破了,我是真的把臭皮囊丢掉了,无身,你还有忧患吗?“若吾无身,吾有何患”,就再也没有忧患。这就说明人的忧患烦恼都由我们的心造,心为著要满足你这个身的种种欲望,所以你就有很多忧患。所以“大患者身”,“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若吾无身,吾有何患?”

  《心经》里面也告诉我们,“无所得”,你就“无有恐怖”,你就能“远离颠倒梦想”。它提得很高的境界,“无老死”,甚至“无老死尽”,都把它看开了,提得很高的境界。它最后说的让你“远离颠倒梦想”,跟这里说的一样吗?几乎是可以画个相当靠近的等号,“若吾无身,吾有何患?”我们说到上善若水,联想到《老子》里面,他有时候说的浅近一点,有时候说的深入一点,说来说去都在发挥他那个上善若水、顺乎自然的哲学思想。刚才我看到一则《荀子》的一小段话,我们也拿来跟这个对照一下。

  板书:不诱於誉,不恐於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孙卿子

  孙卿子就是荀子。好像早上我们说过,先秦诸子,各家使出各种办法来保卫他的学说,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我也提过荀子他的文章非常慎密,说理让你不得不服。这里让我们见证到,一个君子人“不诱於誉,不恐於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诚)这当真的意思,真假的真。真正的一个君子不会为外在的声名,所谓誉所迷惑,“不诱於誉”。“不恐於诽”,你只要心正,其他有人对你的误解,你可以不理,无所恐惧。“率道而行”,秉持正道,修己治人。“端然正己”,端正自己。“不为物倾侧”,物是外物,外物也就是一切欲望,不为这些外物被它们倾侧。这种“是之谓诚君子”,真正的君子。跟刚才我们引的《老子》那些,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不诱於誉”,声名,这都是身外。好好的修己,跟刚才我们引的那几章都一样,说不要为身外的这些所谓名、所谓利,去被它们倾侧,才算真君子。世间人最难通过的两个关口。

  板书:

  一个钓鱼的老翁,有根钓竿,是吗?这是一条鱼,我这鱼画得很可爱。这是什么?芦苇草,这也是芦苇草。

  板书:五湖三江一扁舟,东西南北任去留。过眼青山绿水图画万卷,最爱芦花州。芦花深处,你北冥鲲,你龙门鲤,看谁能逃我名利双钩。

  在芦苇丛里面有位钓翁。它叫什么名字,这个鱼?

  学生:北冥鲲。

  教授:或者?

  学生:龙门鲤。

  教授:看你有多厉害,哪怕你是北冥的鲲,北冥鲲是什么?《庄子》里面“北冥有鱼”;鲤能跃龙门,看你多厉害。“五湖三江一扁舟,东西南北任去留。过眼青山绿水图画万卷”,他看过那么多的青山绿水像图画那么美的图画万卷。这是一句,它不是两句。“过眼青山绿水图画万卷,最爱芦花州”,他最喜欢有很多芦花的芦花州,为什么?因为里面有很多鱼,“最爱芦花州”。“芦花深处,你北冥鲲,你龙门鲤”,看谁能逃我什么?“名利双钩”。好了,我们今天晚上课到这,带著很高兴的心情回家。

 

编号:56-181-0006

 

注:内中部分注音符号由于系统字体缘故可能显示不正确。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