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学习问答 
		          
			          
					- 正文 | 
	
	
	
	
		
		
			
				
					
				
                
							
										 | 
										 | 
										 | 
							 
							
									|    | 
									
									
									
									
									
									
										
											
												| 
												
												 
												
												请老师指点迷津
												
								       
												
												
												  | 
											 
											
												| 
												 
												作者:大方广  
												
												
												
												
												  | 
												时间:2007-10-4
												  | 
											 
											
												| 
												 
http://www.dfg.cn/gbook/  | 
												
												
												
												摘自												
												  | 
											 
																						
											
											
											
                                             
											
												|    | 
											 
											
												
												
												
												     是蔡礼旭老师吗?您好!  
    今年高考前,我学习了些《弟子规》,也借在学校的职位向同学推广蔡老师讲演的《弟子规》,受益匪浅,高考成绩还超常发挥一百分,但更想向蔡老师学习,奈何与父母分歧太大,可能是德行不够,不能说服父母。现在很迷惑。。。。。。 
   
回复: 
    -尊敬的潘女士:  
    您好!  
    从您来信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您对圣贤教诲的拳拳向学之心。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当我们一旦听闻了古圣先贤那至真至诚至善的教诲,就会慨叹:为什么没能早一天听到?紧接着,我们又想更多地学习,更多地浸润智慧法雨的滋养。  
    记得有一位做教师的朋友,有次批评一个淘气的学生,引用了《弟子规》里面的几句话和一些做人的道理,孩子听了以后,惊奇地看着她,说:「老师,您说的我怎么以前从没听过?请您再给我讲讲好吗?」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想学好,只是所接受教育的机缘不同。所以,您想进一步深入学习,是很自然的事情啊。  
    您来信谈到父母的态度,这也是困扰一些同学的问题。当父母亲人不了解,甚至不支持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做呢?古人告诉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父母大人出现这样的态度,一定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的缘故。尤其是我们接触到圣贤教诲觉得很好,然后拿其中的句子来对照他人甚至亲人,就会发觉他们好不懂,好像什么都不知道,真可怜等等。这是完全错误的傲慢态度,只能让接触我们的人生起我们是异类的心,因为我们表现不良好,甚至会毁掉他人对圣贤教诲的信心,这样不良的影响会很深远。  
    曲顺亲意,需要我们落实孝道,落实《弟子规》里面的每一句话,当我们自身的表现良好,诚、敬、谦、和,亲人看着我们顺眼了,我们讲的话能打动他们的心,则我们所讲之话才会有效果。  
    作为儿子,「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您做到了吗?  
    作为晚辈,一个学生,「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在您心中有着怎样的理解,并怎样落实?  
    「一门深入,长时熏习」,用三个月、半年、三年、更多的时间,一生来学习、力行《弟子规》及古圣先贤的教诲,坚持不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一切都努力地做,认真听老师讲课,把一个道理反复听通透,彻底弄清楚,并在日常生活的待人、处事、接物之中观察、思考、反省、改过、自新。历事练心,定会逐渐提升道德学问。孔夫子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我们应该向夫子学习。  
    真诚地祝福您:日日反省改过,日日迎接新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本文编号:20071004214556         
										
												
												 | 
											 
										 
									 
									
									
									
									
									
									
									 | 
									  |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 
				 
			 
		 
		 | 
	
	
		 | 
	
	
	
	
		| 
		
		 | 
	
	
		| 
		 
		
		
                   					
		                  返回 学习问答
			          		 		
		
		
		
		
		
		
		
		
		   | 
		
		
	
	
		|   | 
		
		
			
				
					| 说明 | 
					  |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 
				 
				
					| Ⅰ |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 
				 
				
					| Ⅱ |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 
				 
				
					| Ⅲ |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 
				 
			 
		 
		 | 
	
	
		|   | 
		  | 
	
	
	
	
		| 
		
						
	 
	
	
		
		 | 
	
	
		|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