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遵守《弟子规》就是持戒,就是守礼,就是随顺性德。我们有这样的明白,才不会觉得好像是圣贤人在牵着我们的鼻子走。其实这些教诲是让我们恢复自己的德行,恢复自己的自性。
而「总叙」是整个经文的总纲领。总叙当中说到「弟子规,圣人训」,这个字幕当中有没有打?可能《弟子规》不用打,假如还没背起来,来人,好好鼓励他!说实在的,《弟子规》要背!最好不要硬背,不然会得忧郁症,背到最后连睡觉都睡不好,这个时候我就罪过罪过。《弟子规》上了年纪的人不要硬背,会伤害脑细胞,熟读就好了。而且我们每一句经文不是用记忆,是用心领会,用心去感受,就不难背下来。不是用脑背,是用心感悟。这个时候纵使没背起来,很可能在境界现前,这一句经文就浮现出来了。
我们看到「首孝悌」,这个「首」就告诉我们,在修学的道路当中,它都有次第,落实了孝悌,人的爱心就开显。他会孝顺他的父母,他也会恭敬一切人的父母,因为他知道一切人的父母也很不容易。而我们看到孝悌是本,君子务本,本立道就生了。这个孝悌根基紮好了,受持《弟子规》不难,家道要弘传就不难。
孝悌心起来了,「次谨信」,这个谨慎出来了。就像《中庸》里面说到的,「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我们一切言行都给大众建立法则,都给大众当榜样,这个「谨」就出来了。我们与一切的亲人朋友都守住诚信,大家都很信任我们,由於这分信任,成就团体的人和、团体的力量,家业就盛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人和都在我们给一切的同修讲信用,答应他们的事情尽心尽力都做到。包含「泛爱众」,时时都想着现在的社会大众需要什么,其实这些经句从头至尾也都是爱心。当我们看到「凡是人,皆须爱」,我们也想到「事诸父,如事父」,我们用对父母的恭敬、孝敬心来对一切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