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信息新闻 - 正文
 
 

河北石家庄四十中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德育工作汇总

作者:中国文明网  

时间:2008-5-5  

http://www.godpp.gov.cn/wcnr_/2008-05/04/content_13155842.htm

摘自  
 

      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1974年建校,现有教学班58个,教职工210名,学生近4000名。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单位,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先进集体"、"全国班级管理创新先进单位"。

      第一部分 道德实践活动---"我当一天家"

      Ⅰ 活动起因和开始时间

      九十年代初,我校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天生就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久而久之,他们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事物,一切以"我"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部分孩子养成了自私、懒惰、娇纵、任性的坏毛病。对于长辈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与疼爱,他们已经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而对于如何"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却越来越陌生。在家里,不会扫地、擦窗户、整理自己的书包等,更有甚者,爷爷、奶奶到学校帮孙子打扫卫生。很多学生还认为自己在学校里学习比家长这些劳动累多了。

      基于此,我校适时地提出了"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的育人宗旨,并从1993年起,向全校学生提出了"我当一天家"道德实践活动。

    Ⅱ 活动目标

      学生在"我当一天家"活动中感受家务劳动的繁琐,体会父母的辛苦,从而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体谅他人;在参与家务劳动中提高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的意识,学会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参与中感受劳动和付出的快乐;让学生通过与父母的沟通,增进对父母的理解,弱化青春期叛逆心理,感受家庭的幸福;通过支配当日生活支出,学习家庭理财,培养节约好习惯;在迎来送往中,明确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培养"小主人"的服务意识。

      行胜于言。通过角色转换和亲身体验,让每位学生将爱父母的情感通过具体行动表现出来,变为可操作、可评价的行为。同时,让学生们真正懂得"孝敬父母是爱祖国的起点"这一朴素道理。

      Ⅲ 活动基本内容

      我们采取全校同步实施,教育处主抓,班级组织落实的方式开展活动。主要利用五一、十一长假,暑假、寒假时间,以假期作业形式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班主任对方案进行评价,并从中挑选较好的方案向全班推广。

      15年来,我校学生毕业了一批又一批,但"我当一天家"的活动一直在延续。学校跟据学生和家长的建议,活动内容不断充实和丰富,从最初的只限于帮父母打扫卫生发展到现在的5个必选内容:

      1.我的地盘我作主:学生主动整理自己的书桌、床铺、洗自己的衣物

      2.今天的家务我来做: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打下手(帮厨)等

      3.今天我掌勺:为全家准备一日三餐

      4.我参与,我快乐:做好家庭生活一日安排,如看望老人,和父母一起读书、做游戏等

      5."小鬼"当家:包括做好当天理财、迎来送往等

    Ⅳ 具体做法和措施

      活动时间以前只是暑假、年假,后来增加了五一和国庆长假。

      第一步:布置活动、征求意见。根据学校的安排,结合不同的年龄段和节假日,班主任先以书面形式广泛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活动建议。

      第二步:召开主题班会,确定活动方案。依据建议,班主任组织小组讨论并确定"我当一天家"的活动方案。方案要时间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切实可行,并交班主任存档一份。例如:要根据每个家庭平常的日常开支情况确定一天的生活费,打扫卫生的范围和项目要写清,一日三餐的菜谱做到不重复、营养搭配合理,洗衣物要规定最低标准(质和量)。

      第三步:和家长沟通。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充分理解活动目的,纠正家长"孩子做还不如自己做"、"他们也够累的,只要学习好就行了"等观念,明确怎样配合活动开展,并同孩子早作交流的准备,力求家长对学校活动的最大支持,让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由学校辐射到家庭,延伸到社会。

      第四步:实施活动方案。学生根据制定好的"我当一天家"活动方案认真逐项落实。

      第五步:检查、评价。班主任和班委假期随机家访、观摩;教育处要求家长监督并写出反馈意见;开学后召开家长座谈会,老师和家长交流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客观的评价。学生活动的记录装进个人成长记录袋,并作为学校"开门红"评比、三好学生、进步学生和优秀团支部评选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六步:交流、教育效果延伸阶段。

      1993---2006年间,活动后,要求各班主任将每位学生写的活动感受和家长反馈汇总,精选10-15份交教育处,教育处进行评选,并一直列入学校、班级、学生各项评比活动中。

      2007年,为进一步拓展它的教育影响,教育处要求各班将学生感受和家长反馈统一格式打印在A4纸上,由各班设计装订成册。然后在同学和家长中传阅,每位同学带回家半天或一天,在阅读中学习好的计划和做法,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感。最后,将这些册子当作公共教育资源放在学校阅览室正式分类编号,供全校师生阅读,发挥更大的借鉴、传播作用。

      Ⅴ"我当一天家"的活动效果

      听过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可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刻骨铭心。"我当一天家"体验活动至今已历时15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

      一是学生在具体操作中真切地体会到了家庭生活的烦琐,体会到了家长的不容易,有助于培养对父母的感激进而孝敬。

      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写到:太阳落下去了,一天又结束了。我慵懒地陷在沙发里,舒展着酸痛的身体。这一天,对我来说是那么的漫长。今天我当家。这是第四次了。已是夜深人静,艰难地移动到床上,使劲闭上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想着早晨满怀信心地起床,想着做早饭时迸出的油花,想着擦地时一滴滴的汗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这样辛苦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却没有一句怨言。已经是第四次了,为什么我干起来还像第一次一样生疏,甚至不知所措。太不应该了。再一再二不再三,这次,我一定干的漂漂亮亮。

      二是学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体验到了付出劳动后的快乐。"当挑黄瓜的时候,我发现她犹豫了,原来她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我告诉她首先找颜色鲜艳的,然后捏一捏黄瓜的尾部,如果很硬,刺也比较硬,而且尾部有个小黄花,则说明比较新鲜。女儿听后连连点头,说原来买菜还很有讲究。"

      三是为家长和学生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增进彼此的了解,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一名八年级学生家长反馈说"在这次和孩子一起包饺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只有家长和孩子们多做沟通,及时了解孩子们到底在想些什么,才能使父母和孩子之间更加融洽;家长还应该多抽些时间陪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经常和他们共同完成一些事情,让孩子对你产生一种信任感,从而使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四是实践活动让家长亲身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调动起了家长的积极性,形成了家校合一的教育力量。八年级一名学生家长在反馈中写道:孩子似乎懂事了,在与孩子一起买东西时,从不知节约的女儿会说:"妈妈,不要买了,能省的钱你就省吧,你挣钱也不容易。"放学回到家,也能比较主动地帮助我们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您说做家长的能不高兴吗?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很重要,但是,培养孩子一个健全的身心,教给他们多样的生活技能更加重要。给孩子多一点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这是我们家长最期盼的。

      五是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新华网、河北文明网、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石家庄电视台、石家庄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给与专门报道。一些小学和其他中学也在纷纷效仿,很多家长来我校取经,甚至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我校来体验这一活动。

      "品德不是有了才做,是经常做才有"。同样,孝敬父母的品德也是孩子们在向父母的问候中、参与家务劳动体验中形成的,也许他们年龄还小,还不能真正领悟活动的意义,但这种体验会留在他的记忆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消化,慢慢地内化成他们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关心他人、勤俭节约的品德。

      "我当一天家"道德实践活动简单易行、切实可行、力所能及,近两万名学生参与了此项活动,学生们在体验中培养了感恩和责任意识,提高了自理、自立能力,得到了家长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是一项适合在所有的未成年人中开展的道德实践活动。"我当一天家"如今已经成为我校一项制度化的活动,列入校本德育课程。

 
本文编号:20080505094133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新闻信息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