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读书会分享(三十五)

作者:网络学院  

时间:2008-6-18  

摘自  
 
    说明:研讨内容,蔡礼旭老师主讲的「幸福人生讲座」第三十五集(蔡礼旭老师2004.11讲于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听完讲课后,请诸位老师将自己的心得、经验、感言等以文章方式分享于下,此书面的读书会希望有助于个人修学、亲子互动,有利于培养自己和下一代正确的幸福人生观。

研讨内容重点如下

1.最好的改过之法为何?
2.何谓「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礼之礼」?
3.人生在世有哪二件事不能等?理由为何?
4.人生最遗憾的三件事为何?
5.善的十个向度为何?

分享文章   08.06.05
------------------------------------------------------------

各位老师、学长:大家好!
      蔡老师讲改过要从最难的地方下手,这两年,困扰自己最大的毛病是贪吃,这个贪吃自己能控制不再反弹后,下一个,自己的重点就是把自己做老师犯下的过失好好反省。我在很多次的心得交流中对于自己的工作是有一些回避不说的,是想等自己做得好一些了再说,而这个暑假过后,我有可能工作上作一些暂时的调整,这个变动让我想不应该再回避自己不想说的话题,不管怎样,在这个时候,我应该把自己在工作上的情况向老师、学长做一个交代,而对自己来讲,也应该对自己十几年的工作做一个检讨反省。
      讲到一个老师最重要的职责,是传授给学生真正的做人之道,这个道理是我现在才懂得的。这么多年,我没有怎么担任过班主任工作,学校领导找过我,给过我机会,我都没有承担,原因是当时一方面缺乏自信,一方面觉得当一个普通任课老师就很好——只教课就没什么事了,不用费心管学生,所以这么多年来可以说没跟学生、没跟家长真正打过交道,一直是在跟课本打交道,也一直把怎么教好课作为工作上的重点。自己除了有教死知识这点能力外,作为一个老师——当学生出现这样那样问题时应该具备的那种处理事情的能力、应变的能力——这么多年来,等于说我没有得到实际的锻炼,没有真碰过壁,没有摔打过。
      当我接这一届,面对学生出现的很多问题自己却不能很好的处理,我就有一种负罪感,忽然感觉到自己这么多年可能也是误人子弟了。
      我在有一次交流中检讨过,我对学生忽略了“慎于始”,其实不是忽略,就是不懂得,很多状况一出现的时候,我都没在意,都不知道应该警惕,等到发现是问题,想扭转就已经力不从心、有些晚了,才明白“慎于始”是多么重要、多么关键。明了所有问题的出现,都不是学生的过失,都是我的过失——所以面对学生,我气不起来、也骂不起来,我这个气不起来、也骂不起来应该是在心里就对了,不应该表现在外面却表现了在外面,很多时候该现怒目金刚相,我却现不出来。
      我原先是准备暑假过后再接新班的时候,一定重新树立自己做老师的形象,把以前做老师犯下的那些过失能够避免,对学生能够做到恩威并施,既能让他们感到自己这个老师是可以亲近的人,又能作为他们的长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他们做人的引导。
      那我开头也说到了,我工作上也有可能作一些变动,对这个变动我也是听从的,无论变动是不变动,我都希望自己是在成长,希望自己能把所学的圣贤教诲很好地融入到工作中。
      请老师、学长们放心,我不会头脑发热为了躲避什么,我变动后的工作也没有名利可图。
      但愿我今天无论做什么都是为明天“再上讲台”——做一个像蔡老师那样的老师做准备。

学生Pc00100顶礼敬上

分享文章   08.06.05
------------------------------------------------------------

尊敬的诸位老师:您们好! 
      末学先向您们九十度三鞠躬!下面是末学学习蔡老师讲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第三十五集的心得,请诸位老师审阅,有表达不当的地方请诸位指教!感恩! 
      蔡老师在这一集里讲了修身的第四个科目改过,以及十个向度善的四个方面。 
      一、从三个方面来改过。对治自己的过失应从事上、道理上和起心动念上三个方面改起。末学的坏习惯还有许多,一定从起心动念上下功夫,才能“德日进,过日少。” 
      (一)从事上改过效果不彰。《弟子规》里告诫我们“话说多,不如少。人有短,切莫揭”。末学在落实时却经常犯错。拿我们单位同事一起出差来说,同事一起出差都是不分你我,各自争着去买票,反正回来单位一起报销。一次末学与办公室里的一位同事出差,这位同事却与人不同,到达车站时,末学要买票时,而同事却争着去,而且给末学要一百块钱,一张车票七十四元,回来他又找给末学二十六元的零钱,一个出差来回连打出租车及返回车票他都是这么做,末学回来后带有不满意的语气告诉其它的同事说:这位同事与别人不同,账目算的很清楚,真啰嗦,都是找麻烦。晚上末学回忆一天的所作所为,发现自己有彰人短的过失,自己就很懊悔,默默告诉自己下次不要再说别人的不足,话要少说。过了几天,几位同事谈论另一位同事做事总是推来推去,末学又跟着去数落,而当末学每次在检讨的时候,脑海里就又一次同样的犯错误。从事上改过就像摘毒树上的叶子一样,好不容易摘下来,结果一段时间又长出新的,所以从事上改过效果不明显。 
      (二)从理上改过慢慢能改正过来。前几年,末学看见先生就感觉不顺眼,对他不理不睬,处于对立的状态。而学习圣贤教育后认识到,《弟子规》的落实就是为大众做个好样子,第一步家庭必须和谐,末学就先改正自己的过失,先做好家庭主妇,每天开始为先生做饭,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每到星期日,末学就准备一大桌菜,请婆婆、弟弟一家来吃饭,家里人多,先生就不板着脸了,家中的气氛活跃了,一家人趁机沟通感情。末学再苦再累做事、打扫卫生也就理得心安,就这样冰箱里的菜空了再填满,持续近一年半的时间,先生仍然是不信任的眼神,冷漠的态度,末学反观自己只是表面上为先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内心对先生的恭敬和真诚之心并没有建立起来,正所谓从理上改好象是摘毒树的一支树干,但是一棵树还有很多枝干,可能又长出来了,所以从理上改会很慢。 
      (三)从心上改过是最快的方法。圣贤的道理是“主敬存诚”,透过深入地学习《弟子规》,末学从起心动念上关怀先生的真正需求,孝敬婆婆,每天按照先生的口味做饭,盛饭时只要长辈不在家,末学第一碗饭都是先为先生盛,从点滴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真诚和恭敬心,当自己的念头不真诚、不恭敬,马上把念头转掉,逐步改正自己对先生对立的心态。今年春节过后,先生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给末学买衣服,出去吃饭有时就叫上末学,整个家庭有了和乐的气氛,从心上改就好象砍一棵毒树一样,直接从根部切断其根。要改正自己的过失,还是从根本上、从起心动念上改起,从先生的恭敬心去观照,这是改过最快捷、最彻底的方法,这也是夫妇达到和睦的最快办法。 
      二、过失和坏习气要改正 
      (一)改过从最难的地方下手。改过要从最难的地方下手,这样才能进步得特别快。末学最大的缺点就是看人不顺眼,也是末学长期以来积累的坏习惯。譬如办公室里的一位同事脾气很大,经常很生气,讲电话时还把电话:“哐”的一声撂下了,与人相处说不上几句话,就很高声,末学就是看他不顺眼,内心老实认为他控制能力差、素质低,末学没有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同事经常发脾气,还是末学没有做出好样子,还是末学没有影响周围的人,说明末学修持的功夫还没有显露出来。末学很惭愧,自己的习气要完全改过来太难了,只有自己从心念上下功夫,只看别人的优点,不看别人的缺点,只看自己的缺点,而不看自己的优点,从心念上改起。 
      (二)改过要跟圣贤人比。过失也就像自己心灵的垃圾一样,长期以来积淀的很多,如果不及时清扫,新的垃圾又在堆积。末学有决心要改正自己的坏习惯,但是以前经常说:我这就不错了,比起几年前的我,思想、看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步了很多,总是这样来安安慰自己,自己不能谦虚,而对治坏习惯不能跟自己比,要跟圣贤比,要有希圣希贤之心,才能尽快将自己心灵里封存的坏习惯改掉。改过是让我们修的德行不会漏掉,但是德行还要继续积累,就要迁善,就要行善。 
      (三)忏悔并不能使过失消除。以前末学有个错误的想法,就是自己有过失犯错了,以为在圣贤人面前或者佛像之前忏悔,自己的过失就没有了,就忏悔掉了。在明白道理之后,才知道,将自己的过失、错误讲出来之后,是时时提醒自己后不再造,同样的过失不能重复再犯,那才是真正改过的精髓。 
      二、要学会判断“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礼之礼” 
      (一)非信之信。答应别人的事不合乎道义就守信去做,你还去遵守,就叫助纣为虐,就是非信之信,所以我们要学会判断。 
      (二)非慈之慈。看起来很慈悲,对人和和气气,假如有人偷盗,正好让您碰上了,您不得罪他,视若无睹,把这个社会的是非善恶都混淆了,当您的宽容已经让人家有机可乘了,这个宽容也就没有智能了,就是非慈之慈。所以面对恶人也要能够正直的去指责规劝。 
      (三)非礼之礼。对人很恭敬的动机不是为了真正恭敬别人,而是另有目的,为了自私自利,那就是非礼之礼。假如一位朋友对待自己的父母却不忠不孝,而对公司的总经理毕恭毕敬,其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加薪,能够升职,这也不是真正的礼貌,也属于非礼之礼。我们都要能够洞澈出来,所以对于善我们要会分辨,分辨清楚之后,一定要积极去做。夫子赞叹他的学生都提到「闻善必行」,夫子说颜渊「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得一个善,从此以后都放在心上,一有机会就做,所以行善不能等。 
      三、人生在世行孝和行善不能等 
      (一) 积极经营才能转祸为福。在当今社会,生活得踏踏实实、毫无畏惧的人太少了。尤其是四川5.12大地震以后,使中国众多人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但是四川灾区的难民,在伤心悲痛之余,是否沉浸在余震的恐慌之中,烦恼自己的人生,时时担心亲人的安全?这样对他们一点帮助也没有。一次末学给孩子电话,末学问孩子:你现在哪里?孩子非常不高兴地说:我还能在哪里?在学校。孩子也说:妈妈这样不放心我,我已经不是几年前的我了,不要再担心我了。末学虽然能放下一点,但是还有时担心孩子,他完全能感受到,其实现在一想对自己和孩子一点帮助都没有,做不利自己也不利孩子的事。只有下大决心落实圣贤的教诲,长养自己的德行,积极经营人生,才可以转祸为福,这就是经营命运最重要的学问。 
      (二)行善能化解劫难。四川的大地震告诫我们,多少富贵之人恍惚之间这样匆匆走了,钱财再多,留下了什么?豪宅、车、金钱,甚至包括自己的身体还不都是被瓦砾所掩埋。当真正劫难到来时,假如我们没有足够的福分,是化解不掉的。最近孩子来电话说他自己也在学校捐一百元钱,末学趁机教育孩子:你有这个爱心,妈妈非常高兴,四川的大地震为什么有的人能活下来,有的人失去了生命,你要学会思考,活下来的都是善人,不是自私自利之人,肯帮助人的人,因为他积累的福分大才将自己的劫难化解掉了。孩子接着说:妈妈,你说的我还真有点信了。末学又告诫孩子:你一定也要及时行善,灾难来了能保住你的生命,保住你的生命也是为大众服务。 
      (三)行善于当下不会留下遗憾。人生最遗憾、很不幸的三件事是:老年丧子;中年丧妻、丧夫;少年丧母、丧父。末学的一位朋友刚刚从学院毕业,参加工作不到四年,在孩子刚刚一岁半她就得脑瘤走了,三种不幸同时产生,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其先生中年丧妻,而她一岁半的女儿幼年丧母,让人肝肠寸断。一个人如何人生能够逢凶化吉,所以行善绝对一刻等不得,一定要及时行善。现在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此为众业所感,绝对不要让这些遗憾降临在我们的身上,那样报父母恩都来不及了,我们要靠自己去创造更好的命,今生绝对不能留下遗憾,人生才会过得安稳。 
      (四)行孝于当下就是最大的善。人生都有吉凶祸福同时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出现,我们要去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要行善,而行孝也是行善,行孝是善之首。《孝经》中孔老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就是说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是教化人的出发点,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恩重如山,要赶快能够去尽心尽力回报。 
      四、善的四个向度。对人行善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爱敬存心。改过要从心改,行善也要从心行,心就是行。当一个人能够时时存着爱人、敬人的态度,从心上时时存爱心、恭敬心,这个人一定时时处处都在做善事。我们不仅要身旁的人有爱心和恭敬心,还要对古圣先贤和老祖宗有爱心和恭敬心。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敬爱别人,你自然也会得到别人的爱敬,对古圣先贤和老祖宗有恭敬的爱心,冥冥之中也会得到古圣先贤和老祖宗的加持。 
      (二)敬重尊长。敬老尊贤是中国人圣贤教诲的一个美德,敬重尊长,尊敬贤能之人,我们就会时时遇到贵人,遇到有德行的人将他的经验和经历告诉我们,让我们少走弯路。 
      (三)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指善意帮助人,人家一起做功德平等。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 捡到钱包就找找失主,遇到乞丐就布施等等芝麻大的小事,只有我们去为别人着想,那个善念就会促使体内产生一些对于己有益的养分。所以宽恕、赞美、感恩全都是针对别人,却是自己先受益。所以爱自己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爱别人。 
      (四)劝人为善。劝人的时候要先审时度势,有足够的信任、足够的付出,要规过于私室,当我们具有这些智能时,劝人的效果一定会很好。我们想劝身边的人学习《弟子规》,做一个善人,绝不是将蔡老师讲课的书籍以及光盘给他就行了,很多的人看不到现实的利益,就不去认真地学习和落实,那我们自己一定要先做到,用我们的身教劝人,当我们做到“冬则温,夏则凊”,我们的父母感动了;当我们做到“兄道友,弟道恭”,我们的兄弟姐妹就开始感动了;当我们做到“凡是人,皆须爱”,所有接触我们的人都如沐春风,当我们立身行道,把《弟子规》经文的字字句句都做到了,我们劝人的时机就成熟了。

惭愧末学pc00417敬上 躬身合十

分享文章   08.06.06
------------------------------------------------------------

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大家好!
      蔡老师在这一集里提到,[修身]的最四个重点[改过],改过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心改起。
      末学学佛两年多,也知道要改过,但都不知道怎么改,最好改的也不彻底,跟蔡老师讲的一样,从事上改不容易彻底。在没听这集课的前一个星期,我就想我自己的这些毛病怎样才能根被呢?首先我想到,自己做事很粗心,嘴里总跟别人说要对人,事,物都要恭敬,但在生活中我都没有做到。这些天我每天看着净空法师讲到他的学生,不真干,做表面的工作,听了以后我发现自己就是老法师说的不真干的人,没有[依教奉行]我不佩做个佛弟子,而我每天在佛前发的愿更是空愿,根本做不到,这个时候我开始想到[依教奉行],又想到,佛教我们什么了呢?孝敬所有众生,包括有情无情的众生,恭敬众生,我是做的最不好的地方,于是我开始想到了身边的物,时时刻刻想着要对身边的物恭敬,真有效,就这样想了几天,有一天我下班回家骑车,从来没有想过对物要恭敬的我,今天不但轻拿轻放自行车,还想到自行车给我带来了这么多的方便,我确没有用心来爱它,有时候生气了还会骂自行车几句,太不应该了。想着想着自己很自然的跟自行车道个了歉。这个道歉在我自己心中不单单是对自行车的道歉,也是我对以前的一些人,事,物不恭敬行为的道歉。后来我听到了这一集蔡老师讲的,从心上改过才能彻底,我真的明白了,只要自己有心,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不良习惯,有一颗要改过的心,什么事都可以改掉。最最关健就在这颗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真的明白了,什么事都是心想生,只要能[真]想到,就一定能做到。能够做到就一定能得到利益。

末学随笔写了一点心得,写的不好,希望大家谅解。

分享文章   08.06.07
------------------------------------------------------------

尊敬的诸位老师、学长们:大家好! 
      在这集蔡老师继续讲解「修身」的科目,就是要能改过。 
      一 改过可由哪三方面来着手?最好的改过之法为何?
对治自己的过失可以从事上、道理上、从起心动念三方面来做。改过要从起心动念上改最根本,就好象砍一棵毒树一样,直断其根。要从最难的地方下手,这样才有力道。从自己的习性最严重地方那里开刀,一定要对治习气我们才能「德日进,过日少」。 
      末学因离开父母较早,独立的能力很强,也养成自作主张的习性,导致我执很严重,遇到事情不采取别人的建议自以为是,最后出现恶果,。末学有时好心去帮助别人,但又因性情急噪,说话不加思虑无意中伤害对方,所以给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带来很多障碍。不仅如此还把出现过失都推向对方,认为自己做的正确,错的都是对方,这样不仅没有好处,由于长期以来积累,反而给身心也增加了很污染,,最后还是伤人伤己。真的得不偿失!幸运的是及时乘上了能够熏习圣贤教诲的这班列车,能够每天用圣贤教诲来督促自己后不再造,立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 何谓「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礼之礼」? 
      《了凡四训》,讲得很清楚,善有真有假,有是有非,有大有小,有端有曲,有难有易,有好几个角度,所以要会明辨善,你这个行善才会做对,不然你很有可能以善心行了恶事。 
      「非信之信」你答应别人好象是守信,但是别人那件事是欺骗别人,信要跟义配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信,那我们还去遵守,叫助纣为虐,所以我们要会判断。 
      「非慈之慈」,看起来很慈悲,对人和和气气,在《论语》里面讲乡愿,「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夫子说会让人是非不分。看到坏人坏的行为视若无睹,把这个社会的是非善恶都混淆了,看到每个人都不得罪,这样反而是「德之贼」,让人无法判断善恶了。所以应该面对恶人也要能够正直的去指责规劝,这个才是读书人的气概。对每个人都很仁慈,让这些恶人,甚至于我们的孩子,因为你的慈,反而做很多坏事,而你都没有去制止,我们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   
      「非礼之礼」,对人很恭敬,假如动机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那不是真正的恭敬,而是另有目的,我们都要能够洞澈出来,所以善要会分辨清楚之后,一定要积极去做。夫子赞叹他的学生都提到「闻善必行」 。 
      三 人生在世有哪二件事不能等?理由为何? 
      蔡老师在讲习中提到行孝、行善不能等。当然,行孝是善之首,行孝也是行善。父母的恩要赶快能够去尽心尽力回报。这一点末学深有感触。父母很早就离开了末学,正所谓「子欲养 而 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如今再想去行这份孝心都不能了,所以说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才知道还要尽孝,每当想起自己把家庭经营失败时,给两家所有的人,尤其是两家的老人,带来痛苦和不安,现在想起真的痛恨自己。 
      自从末学离开婆家,因公婆给末学带孩子,末学经常给公婆买礼物表达对他们,长期以来照顾孩子的感激之情。另外也是让孩子看到父母的离异并没有影响末学跟公婆的关系,也减轻孩子心灵上的负担。在学佛后知道一个女人孝顺公婆才是真正的行孝道。所以末学调整自己的心境更尽心孝敬公婆。特别是学习《弟子规》后更加敞开心扉的与婆婆谈心。同时也给女儿做好孝顺的榜样,长养孩子「敬重尊长」这些重要的态度。在今年年初,公公在去世之前把女儿叫到身边,告诉女儿:“爷爷不能再照顾你了,你要记住长大后一定要孝顺你妈妈,虽然你妈妈不在咱家了,但是你妈妈时刻孝顺着爷爷奶奶”。当这句话传到末学耳边时,末学羞愧难当!更让末学深刻体会到老祖宗教诲的真谛真实不虚! 
      父母去世了,妹妹一直在末学身边生活,尽一个姐姐的本分无微不致的照顾妹妹。自从学习圣贤教诲深知照顾妹妹不仅是我的责任,更深的意义也是在行孝,所谓「 兄弟睦,孝在中」。如今妹妹也有一个幸福之家,同时末学也会把怎样孝敬公婆传授给妹妹,妹妹也很听话,一直跟婆婆相处的很好,这样也免去末学对妹妹的牵挂,能安心的来熏习圣贤教诲。 
      4.人生最遗憾的三件事为何? 
      第一个,老年丧子;中年丧妻、丧夫;少年丧母、丧父,这是人生三件很不幸的事。谈起这三件不幸的事,末学真的触景生情! 
      在末学五岁那年年仅十岁的二哥在放学后被耕种的大水车给夺走了,虽然末学那时还不知死是意味着什幺,但是看到现场的那一幕,仿佛明白了人死就再也回不来了。特别是妈妈精神都崩溃了,欲哭无泪。真的体会到白发人送黑发人,会让人肝肠寸断。末学每天都无奈的守候在妈妈身边,不知何去何从。在末学十八时父亲突然的离去,也旋入少年丧父之痛之中。
在九五年,末学有一个很要好的中学老师张姐,她为了下海经商就把教师的工作放弃了,在市场卖服装,这样我们就一起去进货,因都是缺少资金,就去哈尔滨进货。后来我们约定去上海那边有个普院大型批发羊毛衫市场进货,在去第二次时,张姐过国道时躲车时被车夺去年仅32岁的生命。等把案件结束时末学跟着张姐的骨灰一回来的,当时末学就深刻体会到生命的无常,同时也放下很多的名利。末学再次的尝受着生死离别的场面,虽然张姐跟末学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从发生到回到家经历了一个月,末学度日如年,每天都在痛苦中度过。当末学下火车的那一刻,这三种不幸都展现在末学面前,比自己失去亲人还痛苦,从那以后末学再也没有去远方进货。所以行善绝对等不得,你的存款要很充足,人生会过得安安稳稳。所以命运确实有,但是要靠自己再去创造更好的命。 
      人生的灾难绝对不是只有一个,我们要更积极行善把这些灾难都化掉。当然我们化掉灾难不是说自己能够幸免,重点不在这儿,在能希望利用往后的人生为家庭、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人生难得来这么一次,有责任把自己好好奉献出来,所以行善不能等。 
      5.善的十个向度为何? 
      「爱敬存心」。改过要从心改,行善也要从心行,心就是行,因为有这分心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当一个人能够时时存着爱人、敬人的态度,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从心上时时存爱心、存恭敬心,这个人一定时时处处都在做善事。这分爱心跟恭敬心除了对我们身旁的人之外,还要对古圣先贤、老祖宗都要存在。所谓「事死者,如事生」,我们要不忘古圣先贤的教诲。所以我们要有这种态度继续延续下去,就要从我们自己开始,连对于往后的人都有爱敬之心。 
      「敬重尊长」。敬老尊贤是中国人圣贤教诲的一个美德,敬重尊长,也要尊敬贤能之人。那尊重老人家更重要,老人家对社会的贡献比我们时间长,没有上一代哪来的下一代,所以慎终追远,人民才能够淳朴、厚道,所谓民德才会归厚。对尊长的恭敬,也是落实「出则弟」,所以「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仁爱的「仁」,所以自然而然长养他处处替人着想的心。所以长养孩子这些重要的态度对他一生成就至关重要。 
      「与人为善」当别人在做好事,我们同样非常欢喜跟他一起做,跟他随喜功德,那无二无别。所以当别人有善行的时候,我们行有余力去帮忙,但是假如真的不行,刚好你的时间又不允许,这个时候你发自内心去赞叹、去随喜。 
      「劝人为善」,劝人的时候要先审时度势,要先有足够的信任、足够的付出,再劝。在劝言语的时候还要观察时机,也不能兴冲冲的就劝,要「规过于私室」。「百世劝人以书」,一个人要真正能有书传世,不是你会写字就会了,根本问题还在立德、在立功,用你的德行,用你这一生好好的做一些利益社会的事,而当你把这些利益社会的事做出来,人家会觉得你是真才实学,你所留下来的文章,人家读起来才会觉得很扎实,才会觉得很受益,很折服,所以要留书也要从现在开始好好立身行道。 
      既然知道善这幺重要就要赶快起而行之。末学无论到哪里都愿意帮助别人干活,这样不仅能建立彼此之间的友谊,还学会了很多做事的技巧。现在想起真的是「 吃亏是福」,在上个周日,去亲戚家去看望老人,正好赶上她临时出去办事,末学就下楼买点菜回来做饭。因老人家烧菜锅的把手活动,一不小心把一锅的热水都洒在地上,幸亏末学朵的快没有烫伤,要不然还会给人家添麻烦的,末学很自责做事太粗心大意。等吃过饭末学把锅把手修理好了,还得到老人家的称赞!所以说即使一点小事我们也要有爱敬之心去做好。 
      所以学《弟子规》不是去叫人家做《弟子规》,学《弟子规》是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当我们做到「兄道友,弟道恭」,我们的兄弟就开始感动了;当你做到「冬则温,夏则凊」,我们的父母就开始感动了;当我们做到「凡是人,皆须爱」,接触我们的人都如沐春风,所以要为人演说,演漂亮了再来说,叫知所先后,则近劝人之道矣。 
      以上是末学学习蔡老师《幸福人生讲座》第三十五集心得报告,恭请诸位老师、学长们审阅,有不妥之处请诸位老师、学长们指教!感恩!
Pc00333刘凤 躬身敬上

分享文章   08.06.08
------------------------------------------------------------

尊敬的诸位老师,大家好!
      末学整理的本集重点与学习心得如下:
      1、改过要从那三个方面着手?最好的改过方法为何?
      改过要从最难的地方下手,自己的习性哪个最严重就从哪个开刀,进步的才会特别快。所以一定要对治自己的习气才能【德日近,过日少】。改过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从事上来改;一件事情做错以后,自己很懊悔,到处跟人讲,来寻求自我安慰,可是下次还犯错,反复几次过失也改不掉。不懂得改过、忏悔是后不再造,这才是改过的精髓。
      第二,从理上来改;所谓理得心安,很多的道理慢慢的明白,慢慢就可以改正过来。
      第三,从起心动念上来改;最快的改过方法就是从心上看,圣贤的道理无非【主敬存诚】,当我们的念头不真诚,不恭敬,马上把念头转掉,这样你的行为就不会错误。所以一个人修正的功夫只要能够到起心动念上,改过的速度就会很快。最好的改过方法就是从起心动念上下功夫。从心上改就好像砍一棵毒树,直断其根。从事上改好像摘树的叶子,从理上改,好像是摘枝干,摘完这边那边又长出来,不能彻底根除。唯有从起心动念上改,才是最究竟最圆满的方法。
      2、何为【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礼之礼】?
      善有真有假,有是有非,有端有曲,有大有小,有难有易。有好几个角度,所以要会明辨善,行善才会做对。不然有可能是善心却行了恶事。
     
【非信之信】信要跟义配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信。答应别人好像是守信,但别人那件事是欺骗他家里人的,这已经违背了真正的信义了,还要守信那等于助纣为虐,这就是非信之信要会判断。
      【非慈之慈】对人和和气气,看起来很慈悲,看到每个人都不得罪,看到坏人坏事也视若无睹。这样的人反而是【德之贼】,让人无法判断善恶了,这是【非慈之慈】。末学就是这种非慈之慈之人,今后一定改正。要保持读书人的气概,面对恶人也能够正直的指责规劝。
      【非礼之礼】我们要能判断,对人很恭敬,他的动机是什么,假如是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这也不是真正的礼貌,而是另有目的。我们要懂得明辨。
      3、人生在世有哪两件事不能等?理由为何?
      人生唯有行孝、行善两件事不能等。人生很短暂,父母恩要赶快尽心尽力去回报。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孝亲。人的一生都有吉凶祸福,不要让自己有一丝遗憾。行善是在冥冥当中积功累德,人生的吉凶祸福,都是自己所行的善恶多少决定的。往往一场灾难当中的幸存者,大多是平时对父母很孝顺,而且善事善行积累的多,才会化险为夷。所以我们行善行孝要及时。
      末学参加大伯七十岁大寿时,听到了老人们的心声。我的叔父问我什么是孝?我心想这能难倒我,我才学完。我就向背书一样,讲了起来,叔父打断我,说我讲的太多了,其实他们老人就希望看到儿女露出的笑脸。这比送他们什么东西,都高兴。回想起自己也是为人母,真的是看到孩子快乐的笑脸时,最快乐最幸福。父太多太多了,只需要这一点点回报,我们又有几个人能知道。希望学长们探望父母时,把烦恼、忧愁全部丢掉,带着幸福的微笑回家。让父母放心!让父母快乐!所以行孝要及时。对父母最大的孝就是接引父母学佛,这是最究竟圆满的孝。
      4、人生最遗憾的三件事为何?
      人生第一个遗憾,是老年丧子;第二个,是中年丧妻、丧夫;第三个是少年丧父、丧母;这是人生很不幸的三件事。这种生离死别的痛苦,会让人肝肠寸断,提及都会心痛。我们报父母恩已经都来不及了,绝对不能让这种遗憾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人生如何能够逢凶化吉,一定要即时行孝行善。所以行善、行孝绝对不能等,善行积累的越多,人生才会过的安安稳稳,命运确实有,但是要靠自己去创造更好的命运。
      5、善的十个向度为何?
     
对人、对事、对物如何行善,第一【爱敬存心】心就是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从心上时时存爱心,恭敬心,就等于时时处处在做善事。这种爱心、敬心除对身边的人之外,还要对古圣先贤和我们的老祖宗都要爱敬。
      第二;【敬重尊长】敬老尊贤是中国人圣贤教诲的一个美德,敬重尊长,也要尊重贤能之人,恭敬之心要从他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来定礼,这种次第是为子孙做榜样,教导他们见贤思齐。
      第三;【与人为善】和【劝人为善】当别人行善时我们随喜参与或是鼓励赞叹也是在行善,这叫与人为善。【劝人为善】是当我们做到[凡是人,皆须爱]就是最好的劝人时机。自己做到了说出来。别人才会信服。
      末学学习圣贤教诲,知道了很多道理,也悟到一点,人生是为了利益更多的人而活着。为了自己是无尽的苦,为了别人才是无量的乐。虽然自己做到的很少,可是已经得到了很多。末学今后一定努力改过迁善,为人演说善法,愿为利益更多的人。
末学pc00203顶礼敬上!

分享文章   08.06.08
------------------------------------------------------------

各位先进大家好: 
      非常惭愧.末学总是在最后一天才能把心得发表.这是我急需忏悔改进的.以下是我的心得 
      1.理上.心上三方面来改.虽有三种方法.但最上乘的仍是由心上改.因为一切的言语行为造作.皆由心想所起.所以要斩草除根的方法应该要由心上来改.但这并不代表从事上或理上来改是不需要的.依末学浅见.一件事的改过.并先由心上找出根源.以心上的反省改过为主.而以事上和理上的改过为辅.三管齐下较为妥当 
      2.信.慈.礼本来是善行.但是如果在实行后的结果或实行前的存心不善.也是不义之行.非信之信即是没有道义的信诺.非慈之慈为善恶不分的宽容慈悲.非礼之礼为存心上不善.这是我们在待人处事时往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我们必须要省思的 
      3-4.人生在世有两件事不能等---行善行孝.因为人命脆危.世事无常.如果我们不能从行孝出发.乃至行善.不但不是为人之道.更会造成很大的遗憾.蔡老师在讲演中提到.人生最遗憾的三件事.莫非是老年丧子.中年丧夫妻.少年丧父母.然而这些遗憾.是无法预料的.我们唯有把握当下.孝养父母.并推己及人.尽己之力孝养众生.才能不辜负家庭.社会及国家的栽培之恩 
      5.善的十个向度在了凡四训中提到有爱敬存心.敬重尊长.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爱惜物命这十项.这十项虽然看来不难.但确实是清楚的为我们指出行善的方向.也可成为我们日日反省自己的项目.末学反省自身.认为自己爱惜物命这项上.犯的过错最多.常常在日常生活中浪费食物与一些小物品.虽然在金钱的价值上并不多.不过却因此失去了德行.这是我要积极改进的地方.

分享文章   08.06.08
------------------------------------------------------------

尊敬的诸位读书会老师、学长:您们好!
后学向您们九十度三鞠躬!
      下面是后学提交的第三十五集心得报告,有不妥之处,请诸位老师、学长们批评指正!
     
蔡老师在本集讲修身的第四个很重要的科目[改过],改过让我们修的德行不会漏掉,但是德行还要继续积累,就要迁善。
     
一、从三个方面来改过。对治自己的过失可以从事上、道理上、起心动念处三个方面来改起,后学有很多的坏习气,发誓一定从起心动念处对治自己的习气,使自己[德日进,过日少]。
     
(一)从事上改过效果不明显。后学在春节后,加入弟子规读书会的学习,发心从礼学起,经过二个多月的落实,后学见到熟人、同事能主动真诚地打招呼,可遇到不友好的同事,打招呼就不是很情愿,下次再遇到就不想再和他打招呼,这正是蔡老师讲的从事上改就好像摘叶子,把毒叶摘下来,结果摘了半天,好不容易把这一片摘完了,耗了差不多三个月,那里又长出来了,累半天,功夫不得力,所以从事上改太慢。
     
(二)从理上改能慢慢改正过来。后学在没《弟子规》以前,在与同事相处时出现不和谐的地方,认为与世人相处太难了,尽量避开与同事打交道。通过深入学习《弟子规》,后学明白了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没有礼貌,很难在人群当中立足。可能常常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失礼的动作,就得罪他人,无形中给自己增加很多的阻力。而有礼貌的人走到哪里都能让人家欢喜,无形中增进人生的助力。道理明白了,在与人见面打招呼时,就不再顾虑别人的眼神、态度,可真遇到不理睬的人,心里总不是滋味,后学就不断地给自己打气,可能是别人有不愉快的事,可能是别人不喜欢跟人打招呼,也可能是自己以前有对不住别人的地方。正如蔡老师讲的从理上改过好像是摘一支树枝,但是还有其他很多枝干可能又长出来,这样改过就很慢。
     
(三)从起心动念处改正自己的过失。后学通过学习,知道圣贤的学问无非[主敬存诚],当与人相处时,学着观照自己的念头,真不真诚、平不平等、清不清净、恭不恭敬。再与人打招呼时,不真诚、不恭敬的念头,马上转掉,想《弟子规》的经文[事诸兄,如事兄],虽然做得有点艰难,可后学还是要求自己很努力地去做。后学要像砍毒树一样,把思想上的毒从根部切断。
     
二、过失和坏习气必须要改正,改过让我们修的德行不会漏掉,还会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
     
(一)改过要从最难的地方下手。自己的习性哪个最严重就从那个开刀,这样会进步得很快。后学反思自己行为虽然没有多大的偏差,但有很多愤世嫉俗之念,看不惯当今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其实一切法从心想生,看到外面不好的现象,是自己心里面不清净啊!有不善的念头啊!知道了自己最大的毛病,后学努力按老法师在愈净意公遇灶神记里面讲的,一旦出现不好的念头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善事,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 
     
(二)忏悔的意思是后不再造。后学犯了错,在以前总跟人家说,自己犯错了,说一遍那个错的影像讲了一遍,又再错了一遍。现在听蔡老师讲,才明白忏悔不是一直告诉别人,是后不再造,时时刻刻督促自己下次不能再犯。
     
(三)改过要跟圣贤人比。过失是心灵的垃圾,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改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下大决心还是能改正过来。这时候我们可不要骄傲,我比三年前不修行时强多了,我们要跟圣贤人比,要有希圣希贤之心。改过让我们修的德行不会漏掉,还会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
     
三、要学会判断[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礼之礼]
     
(一)[非信之信]答应别人的事不符合道义就去遵守,叫助纣为虐,这个是非信之信,我们要学会判断。
     
(二)[非慈之慈]看起来很慈悲,对人和和气气。看到坏人的行为,也视若无睹,每个人都不得罪,把这个社会的是非善恶都混淆了。[论语]里面讲[乡愿,德之贼也],[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乡愿]指所有乡里面的每个人都看他很顺眼,连坏人都看他很顺眼,左丘明先生觉得这种人很可耻,孔夫子对这种人也不认同,这样反而是[德之贼],让人无法判断善恶了。对每个人都很仁慈,让恶人、孩子,因为我们的慈,反而做很多坏事,我们都没有去制止,我们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当宽容已经让人家有机可乘了,那这个宽容也是没有智慧了,是非慈之慈。所以面对恶人也要能够正直的去指责规劝,这才是读书人的气概。
     
(三)[非礼之礼]假如一个人对领导、对同事很恭敬,动机是想得到领导的提拔、同事的捧场,那这是自私自利,不是真正的礼貌,是非礼之礼。所以我们要学会分辨,真正的礼貌是不管对任何人、对天地万物,都恭敬,都尊敬。
     
四、人生两件事不能等,行善和行孝。孔夫子赞叹他的学生颜渊[闻善必行,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得一善,从此以后都放在心上,一有机会就做,所以行善不能等。
     
(一)积极经营人生才能转祸为福。近段时间,各种灾难接踵而至,人们生活在紧张、恐惧当中,活着没有安全感。我们烦恼自己的人生,担心亲人的安全,整天日夜操劳,还把身体搞坏了,干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别人的事。女儿今年考高中,后学总是担心孩子考不上,女儿一放松学习,后学就露出焦急的神态,心里想的就是女儿知识学的不扎实,落榜的样子,将来她在社会上如何生活。其实人的情绪是互相传染的,对孩子愈担心,她能感受得到,她说:妈妈你对我总是这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其实担心对孩子没一点帮助,反倒影响孩子的情绪。不如用这个时间来学习圣贤教诲,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去影响孩子。积极经营人生,才可以转祸为福,这是经营命运最重要的学问。
     
(二)行善能化解灾难。蔡老师给我们打比喻,行善就好像在银行存款一样,今天存了二十万,结果这个灾难要三十万,钱不够,连命都赔上;假如存了四十万,这次灾难要三十万,就能化险为夷。所以该存的时候赶快存,行善要及时,不能等。四川大地震也警示我们,生命无常,即使富贵之人,也很难免于劫难,人生在世,就应该做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的事,积极行善,当劫难真的来临时,有了足够的福分,就能化解掉。
     
(三)行孝于当下不会留下遗憾。人生最不幸,最遗憾的三件事:老年丧子;中年丧妻、丧夫;少年丧母、丧父。家有一堂哥,在家排行老大,养育了三个孩子,三十六岁时,才知道母亲(父亲死得早)养他弟兄几个确实不容易,对母亲格外孝顺。天有不测风云,三十六岁这一年盖房子的时候,从房顶上掉下来,他跟他的兄弟说,如果自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请兄弟们一定要照顾好老母亲,结果没送到医院,这位堂哥就不行了。他的母亲早年丧夫,为了抚养他几个兄弟,吃尽了苦头,大儿子才知道孝顺,就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位老人悲痛欲绝;堂嫂中年丧夫,领着三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将来怎么生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从此没有了父亲,少年丧父,三种不幸同时降临在这个家庭。所以我们要行孝于当下,我们报父母恩都来不及,绝对不要让这些遗憾降临在我们的身上。
     
五、[善]的四个向度,对人行善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爱敬存心]改过要从心改,行善要从心行,心就是行,因为有这份心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一个人能够时时存着爱人、敬人的态度,那感得的是[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从心上时时存爱心、存恭敬心,就是时时处处在做善事。我们不仅要对身旁的人有爱心和恭敬心,还要对古圣先贤和老祖宗有恭敬心,要不忘孔夫子的教诲,不忘孟夫子的教诲,不忘圣贤人的教诲,冥冥之中也会得到古圣先贤和老祖宗的庇护。
     
(二)[敬重尊长]敬老尊贤是中国人圣贤教诲的一个美德,敬重尊长,也要尊敬贤能之人。当我们在对贤德之人有礼的时候,是给我们的子孙、学生一个好榜样,教导他们见贤思齐。尊重老人家,因为老人家对社会的贡献比我们长,没有上一代哪来的下一代,所以慎终追远,人民才能够淳朴、厚道。我们做家长的做到敬老尊贤,也是在长养孩子敬老尊贤的态度,这个对他的一生非常重要。
     
(三)[与人为善]当别人在做好事,我们同样欢喜跟他一起做,跟他随喜功德,那功德平等。当别人有善行的时候,我们行有余力去帮忙,但是假如时间不允许,这个时候我们发自内心去赞叹、去随喜,那也是在行善。在这个时代,善人常得谤,好人常会被批评,因为好人在做事,其他人看了眼睛很不舒服,人太好,会遭人嫉妒、障碍,这个时候我们能适时的用言语、肢体给予这些同事、朋友一些精神鼓励,这也是与人为善。
     
(四)[劝人为善]劝人的时候要先审时度势,要有足够的信任、足够的付出,还要[规过于私室],当我们具有这些智慧时,劝人的效果一定会很好。我们劝身边的人学习《弟子规》,把蔡老师的书籍以及讲课的光碟给他,他看不到现实的利益,就不会认真地学习和落实。学习《弟子规》是我们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当我们做到[冬则温,夏则凊],我们的父母开始感动了;当我们做到[兄道友,弟道恭],我们的兄弟姐妹开始感动了;当我们做到[凡是人,皆须爱],接触我们的人都如沐春风。所以要为人演说,演在前面,演漂亮了再来说,知所先后,则近劝人之道矣。

 惭愧后学00497合十敬上

分享文章   08.06.12
------------------------------------------------------------

尊敬的诸位老师,诸位学长,大家好!
     
1.改過可由哪三方面來著手?最好的改過之法為何?
     
可以从事上、理上、心上三方面来着手。从事上改往往效果不彰。从理上改也很好,理得心安,很多的道理慢慢明白,慢慢就可以改正过来。最快的方法就从心上看,圣贤的道理无非「主敬存诚」,当我们的念头不真诚、不恭敬,马上把念头转掉,这样行为就不会错误。
     
最好的改过方法是从心上改,而且要从最难的地方下手。
     
末学这里就把自己的主要缺点罗列了一下,看看哪个是我最大、最难的地方。
      第一是自私。主要表现在平时多为自己着想,不能处处为别人设想。
     
第二是过于执著、烦恼太多。末学平时遇到一些事情,事前事后总要想很多,放不下。
     
第三是恭敬心不够。对人、对事、对物的恭敬心提不起来,时常还有贡高我慢的习气抬头。
     
那么哪这三个中哪个是最大、最难的呢?末学自己认为还是自私这一点,其他两点归结到底还是来源于自私。
     
末学自私主要表现有这么几点:
     
第一是平时多为自己着想,不能处处为别人设想。这是末学从小长期以来的积习了,末学学佛后,也非常想改,可是说老实话,真的很难改,因为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遇到别人或遇到事情,常常就忘了考虑别人的需要。
     
比如有一次一位刚学佛的朋友来我家,他走的时候末学借了一本书给他,我也没多想就送他走出家门,结果走到车站附近,才注意到他单手拿着书,因为他没有带包,末学这才想起应该同时送他一个袋子,那时心里就很懊悔:怎么自己这么粗心,连这点小事都没有为别人考虑到。
     
末学常常觉得要去发现别人的需要非常难,包括对自己的家人。一般如果别人不说出来,我就很难了解别人的需要,这是因为从小没有培养这样的德行,所以现在想改就很困难了。
     
末学过去有一位同学,特别会替别人考虑,说出的话总是让人感觉很温暖,因为他说的都是关心你、针对你需要的话,所以他的朋友很多。末学过去一直没有明白为什么他朋友多,而我的朋友就比他少,现在我才明白是这个原因。
     
第二点表现是末学经常抱怨别人。这一条末学曾在第28集的心得中向老师和学长们汇报过,自从那以后到现在,末学就很注意这点,平时经常问自己:“你还怨人不怨人啊?”,一但有怨人的念头就赶紧往下压,但常常还是很难压。蔡老师说:“从事上改往往效果不彰,从理上改,理得心安,很多道理慢慢明白,慢慢就可以改正过来,最快的方法是从心上改。”看来末学可能还是只注重了事上和理上改,没有做到从心上改,所以改得很累。
     
第三点表现是嗔恨心重,动不动就生气。尽管末学明白“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也长时间在努力断除这个嗔念,可是依旧时有违犯。上星期的一天,末学下班回家,看到家里没有人,晚饭也没有烧,平时太太不上班,每次我回家她都是烧好饭的。末学一开始也没放心里,就开始自己做饭,结果15分钟后太太还没回来,末学越想越生气,心想:晚饭没烧没关系,有什么事怎么连个电话也不给我一个呀?又过了5分钟太太才带着孩子回来,原来孩子在小区里玩得不肯回来,而她手机又没有电了,没法给我打电话。末学反省这件事,根本原因还是自私,因为太太没有符合“我”的想法,自己就生气了,根本还在一个“我”字。
     
第四点是要面子,这也是自私的一种表现。
     
第五点是心量狭小,不能包容别人。
     
蔡老师说,一个人修正的功夫只要能够到起心动念上,那你这个改过的速度就会很快,就好像砍一棵毒树一样,直接从根部切断,直断其根。所以我们还是要从起心动念下功夫,这是改过的方法,看来末学对这个方法理解得还不透,方法也没有掌握好。希望在诸位老师和学长们的帮助和监督下,末学要从起心动念处,将自私自利这棵毒树连根断除!
      2.何謂「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禮之禮」?
      所谓「非信之信」,就是你答应别人好像是守信,但是别人那件事是欺骗他的老婆,那你这是非信之信,信要跟义配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信,所以这个已经不是真正的信义了,那你还去遵守,那你叫助纣为虐,这个就非信之信。
      「非慈之慈」,就是看起来很慈悲,对人和和气气,在《论语》里面讲乡愿,「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乡愿」是指所有乡里面的每个人都看他很顺眼,连坏人都看他很顺眼,孔夫子说这不好,这会让人是非不分。所以应该面对恶人也要能够正直的去指责规劝,这个才是读书人的气概,这个是「非慈之慈」。
      有一次,末学的一个下属因为加工资一事,心里不满,就对末学非常无礼地高声抱怨,末学看他情绪已经很激动,当时就没有对他说什么,想等他冷静下来再和他谈。后来他脑子冷静了以后,也感到有点过分了,就来找我解释,我当时觉得应该对别人宽容一点,也就叫他这件事不要放在心上了。现在末学反省,他在找我谈时,我应该告诉他下属尊重上级是本分,有意见可以提,但不能对上级无礼。可是当时末学并没有这么教育他,这就是「非慈之慈」,自以为慈悲,其实对他失去了一次教育的机会。
      「非礼之礼」,我们要能判断,对人很恭敬,他的动机是什么,假如只是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那这也不是真正的礼貌,而是另有目的,我们都要能够洞察出来,这是「非礼之礼」。
      3.人生在世有哪二件事不能等?理由為何?
      行孝和行善不能等,当然,行孝是善之首,父母的恩要赶快能够去尽心尽力回报,行孝也是行善。因为人生都有吉凶祸福,当你遇到凶、遇到祸的时候,你有没有把握化险为夷?人生「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阎王要你三更死,不能留你到五更」,你的命运真正劫难来了,你假如没有足够的福分,是化不掉的。所以行善就好像在银行存钱一样,今天你存了二十万,结果这个灾难要你三十万,你刚好不够,连命赔给它了;假如你存了四十万,这次灾难要你三十万,你就化险为夷。所以该存的时候赶快存,行善要及时,不能等。
      4.人生最遺憾的三件事為何?
      第一个,老年丧子;第二个,中年丧妻、丧夫;第三个,少年丧母、丧父,这是人生三件很不幸的事。
      末学在9岁时经历过这种不幸。那时父亲过世了,这三种不幸同时发生。当时最伤心的是我奶奶,白发人送黑发人,虽然父亲过世时奶奶在乡下,但我能想象奶奶知道这个消息后内心有多么悲伤;而母亲当时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只是看到我们三个孩子这么小,才不忍心离开这个世界。所以行善绝对等不得,我们的存款要很充足,人生才会过得安安稳稳。即便我们的命运不好,也要靠自己再去创造更好的命。
      末学的生命线和蔡老师一样,中间断掉了,结果从大学毕业一直到30多岁,十几年里疾病不断,身体很差,后来幸亏遇到了圣贤教诲,才使自己的身体逐渐好转。但是人生的灾难绝对不是只有一个,所以末学一定要学习袁了凡先生,积极行善,把人生的灾难都化掉,希望利用往后的人生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
      5.善的十個向度為何?
      第一个,「爱敬存心」,这个跟刚刚说改过要从心改,行善也要从心行,心就是行,因为有这份心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所以一个人能够时时存着爱人、敬人的态度,那他感得的是什么?「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从心上时时存爱心、存恭敬心,这个人一定时时处处都在做善事。
      第二个,我们要「敬重尊长」。敬老尊贤是中国人圣贤教诲的一个美德,敬重尊长,也要尊敬贤能之人。
      第三点,「与人为善」和「劝人为善」。与人为善是跟人家一起做,「劝人为善」,我们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劝人以口,劝人的时候要先审时度势,要先有足够的信任、足够的付出,再劝。在劝言语的时候还要观察时机,要「规过于私室」,当你这些智慧都够的时候,劝人的效果一定会很好。「百世劝人以书」,一个人要真正能有书传世,根本问题还在立德、在立功,用你的德行,用你这一生好好的做一些利益社会的事,而当你把这些利益社会的事做出来,人家会觉得你是真才实学,你所留下来的文章,人家读起来才会觉得很扎实,才会觉得很受益,很折服,所以要留书也要从现在开始好好立身行道。
末学Pc00051 躬身敬上
 分享文章   08.06.14
------------------------------------------------------------

2008年6月11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长:
      蔡老师告诉我们改过要从最难的地方下手,这样才有力道。自己的习性哪个最严重就从那里开刀,保证会进步得特别快。假如你的脾气最大,但是还要去修布施,你这一生布施本来就已经修得不错了,你不需要再修了,这时应重点修忍辱;一定要对治最严重的习气才能「德日进,过日少」。
     
学生在工作中学过木桶原理和链条原理,木桶由很多块竖板拼成,木桶水装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而链条原理,代表一件事情做不好往往问题出在最薄弱的环节。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而一念贪心起,同样也会百万障门开。无论哪个习气现前,都会障碍我们成就。所以我们从自己最难改的习气入手,首先要对治最严重的欲望,如同治病先治最严重的病,先救命,难行而行,才难能可贵。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浪子回头金不换」,一个人真正能彻底的悔改,彻底的改过,就会让人非常感动,让人非常佩服。
     
每每想起弘一大师往生前留下的最后四个字:悲欣交集,学生真是百感交集,有时不禁泪盈满眶。伤悲的是虚度了三十几年的光阴,人生探索之路崎岖艰辛,走了很多弯路,造作了许多深重罪业。欣喜的是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朝闻道,夕死而无憾矣!
     
学生求学时代印象最深的名句既不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不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在笔记本上当作座右铭的却是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及李白《行路难》中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在想想,确实符合这三十几年的人生感悟。
     
学生相信,在各位老师和学长的支持帮助下,一定能够践行“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句经文的真实不虚。

感恩各位老师,各位学长!

 本网注:感谢诸位老师、同学的学习心得分享,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及理念!

 

 

 
本文编号:20080618233510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