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详解

网站义工杨学长

  
纽必结
编号:0403B
篇:谨
原句: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字句解释

拼音读音

注解

溯源

故事

汇编

说文解字

学习分享

纽必结:纽扣要扣(系)上。
纽:纽扣,纽,系也。一曰结而可解。《说文》。按,结而不可解曰缔。
必:一定,必须(一定要)。
结:系,,打结。


播放 普通话
排序:1
作者:网站义工杨学长
课程/书名:
课程编号:
出版社:
《弟子规·谨》讲“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是讲穿戴注意事项。帽子要戴正,纽扣要扣(系)上,袜子和鞋子,要合脚绑紧。

  《说文》“冠,弁冕之总名也。”“弁冕(biàn miǎn”古代男子所带的帽。本义为帽子。《说文》“必,分极也。”本义是区分的标准。引申为必须,一定要。《说文》“正,是(直)也。”本义为平正,不偏斜。《说文》“纽,系也。”纽(紐)本义为系可解的结。《说文》“结,缔也。”结(結)本义是用线、绳、草等长条物打结或编织。

  《说文》“袜,足衣。”本义为袜子。《说文》“与,党与也。” 《说文》“与,赐予也。” 与(與)本义为给予,赐予。作介词为和、跟、及。《说文》“履,足所依也。”本义为鞋。引申为穿鞋。《说文》“俱,皆也。”本义为共同,在一起。引申为皆,全,都。《说文》“紧,缠丝急也。”紧(緊)本义为缠丝急。《广雅》“紧,急也。”引申为系紧,扎紧,拉紧。《说文》“切,刌也。”本义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引申为切要,紧要,贴近,接近。

  朱熹夫子所著的启蒙读物《童蒙须知》开篇就从衣服冠履开始,“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条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详细告诉我们从头到脚,帽子、衣裳、鞋袜穿戴应注意的事项。

  古人这些穿戴的礼仪规矩,是自重与对人的尊重。学习《弟子规》要与时俱进,“冠必正”是讲帽子要戴正,现在一般都不戴帽,我们可以引申为头发要干净、整齐 。“冠必正”在一些行业,如执法等,仍然要注意帽子是否戴正,这也影响到自身形象 。

  “纽必结”也要与时俱进,现在的衣服,有纽结、有纽扣、有拉链,穿着的时候要注意扣好、拉好,衣领也要整齐,还要引导孩子佩戴红领巾要端正,良好的习惯是通过日常生活来形成的。这些穿衣戴帽 的外在形象,能够影响到内心,比如我们在家看老师讲课视频的时候,穿戴整齐能起到约束的作用, 能让自己提起警觉性与恭敬心,如同老师就在面前讲课一样,用这个心态来学习,效果会更好。

  《论语·尧曰篇》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是告诉我们 端庄的衣冠能让人家起敬畏之心,《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也是告诉我们要重视仪容仪表,整洁、得体的衣着在人际关系中会留给人家稳重、端庄、高雅的印象,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排序:2
出自:《童蒙须知·衣服冠履第一》
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条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阙落。

排序:3
出自:《论语·尧曰第二十》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排序:4
出自:《礼记·冠义》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排序:5
出自:《礼记·冠义》
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排序:1
【赵宣子礼退杀手】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大臣叫赵盾,谥号“赵宣子”。他的君王很荒淫,但他很忠诚,时时处处都在劝谏君王,使君王很不耐烦。有一天,君王突然起了一个歹念,雇了一个杀手想把赵宣子杀掉。这个杀手叫锄麑,天不亮的时候到了赵宣子的家里,这时赵宣子的寝室门却已经开了,他端端正正穿好了朝服,然后在那稍微闭目养神,等着上早朝。锄麑见了这样情形很惊讶,就退了出来,叹着一口气,心想:一个人平居时候,都毕恭毕敬,这就是人民的主人翁,绝对是国家的栋梁,假如我杀了他,这是不忠,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失信于天下百姓;假如我不杀他,又失信于君王,这是不信,不忠不信,哪里能够在世上做人呢?最后锄麑就撞树自杀了。赵宣子的那种威仪,让锄麑非常感动和震惊。赵宣子的恭敬,能让锄麑生起这么深的钦佩之情,竟然用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挽救了他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做到“毋不敬”,时时能够提起恭敬心。同时我们也要学习锄麑,为保护国家的栋梁之才,而献身的那种大无畏的精神,真是可歌可泣!

暂没数据

纽,系也。
必,分极也。
结,缔也。

暂没数据

 



取消

付款码

付款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赞赏护持持续继承弟子规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