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言行,君子之枢机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讲话“见未真,勿轻言”。我们有时候懂了一些道理,讲话就非常绝对,“一定是这样,这个人就是这样!”好像我们是铁口直断。其实,纵使这个人是这样,你也要留一条让他改过自新的路,是不是?从这里才能厚道啊。更何况我们可能断言的,并不一定是事实。那我们想一想,断人家的言,又不是事实,那我们说出去的这个话,折了多少自己的福?所以人很多的福气,就是因为讲话不当,漏掉了。有可能我们断言一个人断错了,而人家听了之后很难过,就失了一个人才都有可能。所以这个言语确实是祸福之门。当然这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别人假如断言我们断得不对,度量要大,“有容乃大”,不要跟人家计较。甚至于他的断言当中,我们还检讨自己、反省自己,这个就有受用处了。人家讲我们十点,九点都是诬告我们,一点挺有道理的,我们还能不去计较这九点,只专注在这一点,改过来。我相信真的改过来了,那个批评我们的人有福了。所以道理都是要求自己的,别人断言我们、别人批评我们,我们就不要再拿道理说:昨天才讲不能断言别人,你今天怎么又讲了?搞到最后就每一个人统统拿着道理互相过招而已了,我们就没有受用处了。都是虚心反思、受教,才能受益。
 

  再来,在《易经》里面是有提到,就是君子在自己的房子里面,“出其言善”,一个善的念头、善的行为,千里之外都会感应,“况其迩者乎”,就是连千里之外都会感应,何况是自己身边最近的人,怎么不受这个言语的影响?
 

  举个例子,周文王他自己的家庭,他们夫妻,包含他的孩子,统统是天下人的榜样,所以讲出去的话,千里之外都应、都效法。反过来,夏桀,他在家里讲的话,千里之外也会应,更何况是跟在最身边的这些大臣,哪有可能不受影响的?所以那个时候夏桀跋扈,有臣子就说了,“君王,你再这样继续下去,国家就要灭掉了。”结果这个夏桀说,“太阳哪有灭掉的?”他自己比喻他是太阳。结果这个话在家里讲,传出去了,老百姓就应回来了:“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我们跟他拼了!”这是老百姓讲的话。“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
 

  这一句,大家以后有机会可以翻《易经·系传》里面的话语,讲到,“言出乎身”,从我们自身出来了,影响着我们的家人、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以上位者来讲,人民,“加乎民”。“行”,就是言行,“行发乎迩,见乎远”。我们刚刚举的例子,齐景公让他宫廷里面的女人穿男人的衣服,是不是“发乎尔,见乎远”?这个古字(见、现)是通的。现在,“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就效法了,“见乎远”了。还有一句话大家比较熟悉,“楚王好细腰”,楚国的国王喜欢腰很瘦的女子,结果很多女人就不吃饭,饿死了好多人,女子很多都饿死了,就为了保持那个很细的腰。


  所以从这里来观察,“言行,君子之枢机”,能不能成为君子最重要的关键,言语的修养。枢机一发,就是言行一动,“枢机之发”,这个言行一动,是荣、辱,就感应来了,所以有一句成语叫自取其辱,都是我们的言行招感来的,“荣辱之主也”。所以最后总结,“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我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天地,近到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团体,远到整个社会,怎么可以不谨慎呢?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60518d.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老师演讲录02-007-038   
感恩老师!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