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读《弟子规》,文章虽区区1080字,360句之三字经,却饱含孝、弟、谨、信、爱、仁、学,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方面,概括地极其全面。该书微言大义,令我从简单的文字中,领悟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我不仅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些语句中再次感受到了人之存于世的成长之道,更从“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此类箴言中深刻领悟到了连云港市地税局的“善治”精神,对于我们加强地税公共伦理建设,积极倡导公正立场与责任意识,弘扬“恪守礼仪、克明峻德、廉洁勤政、为政以德、正己化人”的传统行政伦理精神,切实在地税系统营造有利于公共行政道德生长和发展的良好行政生态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认为加强地税行政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就是制度化自律与道德驱动自律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制度化自律,毋庸多言,就是以制度条文的形式规范每个地税工作者的言行举止,我们每人必须严格遵照《连云港市地方税务局干部管理暂行办法》等37项管理制度的内容以加强自律,做到“有法必依,守法必严”。另一方面,道德驱动自律,是从内心深处能够理解,进而自律,也就是说我们如何从内心领悟市局下发的制度条文,明白其价值取向,进而遵守。前者只是形式化的制度遵从,后者才是我们成功打造“三个一流”的内生动力。
很幸运地,我从《弟子规》一文中找到了道德提升的钥匙。
《弟子规》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对于地税工作者而言,如果他对父母都没有一颗孝心,那么讲什么为人民服务,为纳税人服务都是骗人的谎言。所以,我国古代把“孝廉”作为官员选拔的标准,道理就在于此。如果他是一个大孝子,那么,在他的内心,就有一股为纳税人服务的原动力存在。联系到自己的日常言行,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我做到了古人说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了吗,我每时每刻都注意到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了吗,《弟子规》是古人启发幼儿的诗篇,可我已经三十而立了,却还有许多没有做到位,实在汗颜。
《弟子规》讲:“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我们作为地税局的工作人员,税务制服的日常穿着必须注意穿戴整齐,不能新旧制服混穿,不能制服、便服混穿,不同季节的制服混穿,这也是市局下发《关于加强税务人员着装风纪管理的规定》等文件制度规定的内容。读完《弟子规》后,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意味,在执行力上,也更有了思想上的保障。
《弟子规》讲:“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这其中的词句正是暗合我们省局规定的地税工作人员的六条廉政规定。如六条廉政规定“严禁在工作日中午饮酒和任何场合酗酒”,因为饮酒甚至醉酒后,会严重影响到我们地税组织的形象,更会影响到我们作为执法人员的执法准确度。又如“严禁接受纳税人的吃请和参加纳税人支付的营业性娱乐、健身等活动”,因为如果这样做,势必会影响我们执法的公正度和信服力。从《弟子规》的几句诗中,我仿佛看到了省局六条廉政规定的影子,顿感省悟。
《弟子规》讲:“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我们地税部门,属于行政执法机构,在纳税人面前,我们是代表国家进行税务行政执法,尤其应注意,不能仅依靠手中的行政权力去强迫纳税人为或不为某项涉税行为,而应向纳税人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联想到自己的日常工作,我们稽查部门正在推行的说理式文书就是在践行《弟子规》中所言,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注意自己的执法行为,以理去服人、以法去育人,使纳税人从心底信服,让纳税人满意。
在我们大力加强“三个一流”工程建设的时刻,我读到了《弟子规》,深感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