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浅谈《弟子规》与自身修为

霍一兵

 

   《弟子规》中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他从“孝”、 “悌”、“谨”、“信”、 “泛爱”、 “亲仁”、 “学文” 等七个方面给于很多做事与做人的道理。在研读过程中,也是见仁见智,相信每个人在其中都有所感悟。学贵于行,怎样把这些收获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实现自己的内心完善,从而规矩自己的言行,才是最重要的。下面谈一谈我对此的一点粗略理解和看法。

  地税干部自身的内在修养决定他的人格魅力。地税部门是一个经济执法部门,每一个地税干部都代表国家行使为国聚财的职能,天天与纳税人发生经济关系,与金钱打交道。所以,内在的品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干一番事业,首先必须锤炼品德,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做好领导工作,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而且要有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弟子规》中写道:“行高者,名自高”、“人所望,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作为一名执法人员,如何信服于众,不是靠自己的社会地位决定的,而是靠高尚的品德,非凡的学识得到大家认可的。所谓“德高”才能“望众”、“学高”方能“为师”。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固步自封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只有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汲取营养,才能胜任我们的工作。同时,在诱惑面前要学会从容抵制。“己有能,勿自私”、“凡取与,贵分晓”。“公生明,廉生威。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作为一名地税干部只有在实践中“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才能不断加固自身的思想道德防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才能更好体现他的人格魅力。

  诚信是地税干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创造和谐的基础。《弟子规》首先把诚信作为个人言谈的道德规约。譬如,它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事非宜,勿轻诺。”意即凡是讲出的话,一定要真实,讲求信用,撒谎是绝对不可以的。古人了解人的基本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 通过全面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他的动机、思想、品质就会一一浮现出来。因此,要想让别人相信自己,自己必须得以信义为先,居心行事诚实无欺,言而有信。因为心有诚意,口则必有信语;口有信语,身则必有慎行。一个人能够长期地坚持以诚信待人处世,就会形成诚信的人格。具有诚信人格的人,就会赢得人们的普遍信赖。

  诚信待人,才能赢来尊重,如果没有内在的诚信,也就没有一个内在统一的自我,其心灵是散的,外部表情也是散的。这样一种心灵状态,做事不可能做得漂亮,修身也不可能有效果。就更谈不上优质服务于纳税人,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了。

  从细节入手,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一个人连细节都做不好,怎么能要求他做大事呢?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税务人的形象。“冠必正,纽必结”、“几案洁,笔砚正”。一点点的细节,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甚至详细规定了一些枝节问题,但是仍然存在把约束当作是多余、置制度与不顾的现象。这样,怎能在思想上树立服务于纳税人的理念呢?怎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考虑呢?显然是需要不断去学习,从而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纳税人。

  《弟子规》虽说是蒙学教育,但在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更需要去认真学习,对镜自鉴,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有所收益。
 

 

感恩老师的分享!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