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海口监狱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和体会

中国海南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淡利峰副处长

2008/8/23

 

   参与者
    国际儒学联合会考察团(执行机构曹凤泉秘书长、执行机构金美华副秘书长、执行机构普及部张践部长、执行机构普及部王殿卿副部长、执行机构普及部凌孜副主任、执行机构普及部商红珊秘书)
    海南省监狱系统领导(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淡利峰副处长、海口监狱教育科周跃忠副科长等三位)
    中央党校哲学部伦理学教研室刘余莉教授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李慕松总裁
    北京汇通汇利有限公司领导(胡小林董事长等二位)
    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领导(徐业培先生、蔡礼旭老师等)

    一、 海口监狱开展传统文化的过程
    海口监狱是从2006年开始把传统文化引入监狱的,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实践检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体现了领导者的胸怀和胆略;也感谢社会各界对此的支持。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大致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试点阶段。
    我们全省共有六所监狱,其中海口监狱是建筑比较早的监狱,相对来说它的干部素质和基础建设比较好,所以把试点放在海口监狱。大概半年多的实践经验,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教学方法、方式等方面,为全省全面推开积累了基础。
    第二阶段——对师资的培养和教材的编写。
    师资培训班放在试点单位,从全省各监狱选了四十多位民警,进行种子老师培养。其中海口孝廉启蒙中心的老师承担了全部的课程。按照张厅长的话说,就是要求每个监狱都有自己的种子老师,每一个监狱的每一个监区至少有一名传统文化的教员。经过培训,目标实现了。同时在教材编写当中,为了适合广大民警和服刑人员学习,监狱还组织了专门的力量编写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弟子规的讲义》、《民警学习传统文化的感悟汇编》、《服刑人员学习传统文化感悟汇编》。前期编了这四本参考数据、读物和教材。
    第三阶段——对全体民警集中教育。
    因为监狱民警24小时不离岗,都是轮流值班,为了每个民警都受教育,以监狱为单位,把所有的民警分为A、B两个班,每一个民警接受集中教育不少于十五天。这样通过系统的教育,用了半年的时间,全省两千多个民警全部都接受了一次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
    第四阶段——全体服刑人员的教育。
    以监狱为单位,把每个监区的服刑人员全部分成A、B ,就是一个一个监区的轮流进行。全省每个监狱都有八个传统文化的教员,在这过程当中,对民警的教育是海南全省选出来的种子老师,有六个老师对各监狱民警的教学结合海口孝廉的老师配合共同进行。对服刑人员的教育,基本上依靠监狱里面培养民警教员进行教育。所以每一个服刑人员一个不漏地、系统地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整个过程中,基本的做法就是集中办班,面对面教学,营造这样学习的氛围。这一点体会也是得利于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和海口孝廉,汲取他们教学中给予的经验与方法。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它的相互之间的影响、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二、开展传统文化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开展这项工作的体会,从我们工作来看,我们最深的感悟说四点。
    第一个体会:一把手工程。
    从我们全系统来看,这项工程的开展,我们最深的体会就是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的身体力行和模范带动作用,对推展传统文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海南省司法厅,监狱局是司法厅下设的二级局,监狱局主要对服刑人员进行业务方面的管理:刑法执行、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但是它的人事和经济的财权都是由司法厅保管的。所以我们监狱局的局长是司法厅副厅长,张发副厅长,他是监狱管理局的一把手。
    这项工作,我们司法厅党委是非常重视的,开始提议是由我们张厅长提议的,但是得到了我们司法厅的高度重视。施文厅长对传统文化有三个观点:一个是说我们把传统文化引进监狱,引进的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引入监狱。因为许多民警对传统文化引进监狱有疑虑。在各种会议上,我们施文厅长始终强调这个观点,多次在大会上讲,小会上讲,我们全系统也形成一致的意见。传统文化经过这么多年的延续,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延续一个基本的精神支柱,它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还有一个观点,把传统文化引进监狱,是我们司法厅党委的决定,所以全省的监狱系统上下,所有的民警各级领导不要瞻前顾后,这是我们司法厅党委的决定,有什么问题,我这个厅长坐在这里挺着呢,大家不要有任何的顾虑。
    再有一个观点,目前我们监狱教育面临什么问题?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也想不出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直探索一条比较好的教育方法,一条路子。我们施文厅长非常重视教育工作,他也说了,目前我们把传统文化引进监狱,也是为了提高教育改造的质量,探索出一条比较适合我们省的一条路子。如果哪些干警对这些问题想不开,那么你们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也可以,我们也可以采取,但是没有好的办法,还得按党委的办法来办。这是我们施厅长的一些观点。
    我们张厅长是军人出身,也是一个实战家,他自从承担监狱管理局局长的职务以后,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探索一条怎么样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确保服刑人员从监狱里面出去之后,不再进来,这么有效的办法。他说他最痛心,就是看到服刑人员出去不长又进来了,所以传统文化引进监狱,这项工作也是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启示,也得利于海口孝廉的老师。
    二零零六年九月份,他亲自带了九个人到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学习,参加了一个星期的《幸福人生讲座》。这九个人中,一个是教育改造处的处长,一个是我们监狱管理局的李玉成同志,他是抓监管,监狱教育工作的,一个就是我们海口监狱的高富强监狱长。因为我们试点是放在海口监狱的。这几个人学了一个星期后,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希望把传统文化尽快引入我们的监狱。
    回去以后,张厅长就尽快组织我们教育处的,起草有关的方案。张厅长在整个推展传统文化过程当中,就是身体力行,动员每个监狱民警,张厅长亲自参加。经常深入服刑人员当中,和服刑人员促膝长谈。我们也发现张厅长到基层和服刑人员谈话的时候,他都让服刑人员和他平起平坐,从来没有居高临下,这是一个细节。想教育他们,想帮助他们从监狱尽早解救出去,过正常的生活,做个守法的公民。
    我们监狱局的李玉成同志,还有我们教育改造处的崔处长,他们都是在日常工作中,紧密地配合厅党委和监狱局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做好带动作用。特别是我们的崔处长,他是吉林大学哲学系的高材生,也是我们厅里资深的一个处长,他是研究传统文化研究得比较深。为了领导当好参谋,他是经常学习,学得非常认真。
    《了凡四训》的学习,他从今年春节到现在,几乎天天都在读,做了很多笔记。净空老教授一些版本,他几乎都读完了。因为他要是不读,没办法给基层一个指导。所以我们局里面机关的这些领导,也给基层领导班子做好了示范的作用。对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也铺平了道路,主要领导重视,那么我们下面具体干工作的人,那就按照领导的做,就感觉比较顺畅。这是我们一个体会。
    第二个体会:我们对教材的选择。
    因为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到底从哪里着手。最后我们选择了《弟子规》,《弟子规》的教学也得利于庐江文化中心和净空老教授的指点。
    选择《弟子规》作为教材,我们有这样几个考虑。一个考虑,《弟子规》是童蒙养正的读物,非常简单,通俗易懂,服刑人员百分之七十以下,文化程度比较低,拿起来读,比较方便。第二个是《弟子规》以五伦八德为主要内容,服刑人员走向犯罪道路的基本的原因就是道德的缺失。高监狱长讲缺德补德。按照崔处长一句话说,法律是一个人做人的及格线60分,道德做人的优良线90分,如果没有优良线,法律这条线是临界点,是保不住的。所以我们还是以五伦八德为确保社会稳定,它是一个自然的法则。所以我们选择《弟子规》,这是我们一个考虑。
    另外一个考虑,《弟子规》他是一个人日常的行为规范,从《入则孝》开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和服刑人员的三十八条行为规范也进行了对照,它是完全吻合的。
    比如说:“冠必正,纽必结”帽子要带端正,扣子要系好。还有“执虚器,如执盈”这些都是服刑人员的日常生活。我们对服刑人员也要求,床铺要叠放整齐,衣物要放到固定的位置,军事化的管理。这是跟服刑人员的行为规范非常吻合的,所以我们与教学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育,对服刑人员的触动比较大。
    我们觉得在所有传统文化当中,《弟子规》是一本启蒙教材,它也是道德扎根的教育,服刑人员到监狱里面服刑,我们对他最基本的教育,实际重点不在知识教育,还是道德文化的教育。就是教他们基本的如何做人,这是最基本的问题,这是第二个体会。
    第三个体会:孝道文化是开启服刑人员心智的钥匙。
    《弟子规》也是从孝开始的,五伦八德的原点也是孝,孝是一切的原点。我们读《孝经》,古人也说,孝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其实古代人已经告诉我们了,道德教育从哪里开始?从孝这里开始。在教育中,我们也发现,孝道文化的教育,服刑人员的本善心、恭敬心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引发。
    在孝道文化的教育,我们结合了很多的辅助教育。大家也看到了,大型的亲情帮教活动。使服刑人员认识到,在监狱里面服刑,进入监狱,他们的行为已经让亲人蒙羞了,道德出现了问题。如果不在监狱里面好好地改造,想自杀或者想逃跑,身体出了问题,那会使亲人的心更加不安。
    所以很多服刑人员读了“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样的经文,都深有感触。我们有一个无期徒刑的,他读了这些经句啊,他说:“我突然觉得,我感觉到,我进了监狱已经让亲人感觉很羞耻了,我在这里要不好好改造,想自杀就更对不起亲人了。”他说:“我有几次都差点自我了断,真是接受《弟子规》的教育之后,我不能这么做。即使刑期很长,我不能守在父母身边尽孝,但我要活着出去,为父母养老送终,这也是尽孝。”
    所以很多服刑人员的孝心被打开以后,他的本善心,他的恭敬心,都得到了很深的引发。“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孝道文化,在服刑人员教育当中,对我们最深的思考,他就是教育改造工作的挑战。那么我们教育改造规律一直强调,强制改造与自觉改造相结合,由于刑法的性质所决定,服刑人员进入监狱之后,所有的教育都是强制性的。但是在目前社会的大背景下,许多人对道德观念很冷漠,服刑人员也是更为冷漠的。所以通过孝道文化的教育,让服刑人员内心深处,得到了触动,他们感觉到,也认识到,配合监狱积极地改造,只有这样才能更早地出去,成为守法的有道德的人。所以孝道文化对我们最大的触动,对传统的教育规律,强制教育与自由改造相结合的规律的挑战。以前我们注重的都是强制教育,这是孝道文化在监狱里面效果比较好的。触及到了服刑人员灵魂深处。
    我们也发现以前的教育,让服刑人员流泪很难的,但是现在孝道的文化,服刑人员确实深受感动,这是灵魂深处的触动。
    第四个体会:教育者先受教育。
    我们有四个方面的考虑。
    1.民警实际对传统文化了解得不多。特别是我们六十年代的人比较多,实际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学校的课本是很少的,甚至断层的。我们现有民警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但是我们的教育要通过我们民警来进行。所以我们首先要对民警进行教育。
    2.民警执法理念的转变。我们一直强调以人为本。真正触动民警以人为本,对这个理念更深刻地认识的,还是这个孝道文化。孝道文化对我们服刑人员有触动,对我们干警也有触动。
    所以民警的爱敬存心起来之后,站在服刑人员的角度,替他们着想。所以执法理念得到了转变。这方面的例子实际在我们监狱比较多的。整个传统文化从民警开始教育后,引起了民警执法理念反思。在日常工作当中,真正地做到身体力行,在工作方法方式上有一些改变,克服以前粗暴的、简单的方法方式。
    3.教育原则的考虑。教育改造的基本原则是言教和身教的相结合。在以前,实际上是我们言教多于身教,身教这方面,我们从心里来说,做得还很不够的。传统文化通过民警对服刑人员进行教育。它对民警德行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崔处长有一句话说:高水平的民警就能教育出高水平的服刑人员。要求民警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榜样的作用。你说到了首先要做到。
    4.我们是从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和海口孝廉这些老师身上看到了,传统文化强调了力行。我们看到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的老师,他们说得好,但是他们做的比说的更好。
    我们前期的试点和师资培训,庐江的这些老师,有几个老师和我们全程在一起的。我们发现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比如说到我们监区开会,人走了后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一张纸都不留。有时候流眼泪用餐巾纸,走的时候全部收拾干干净净。有时候走在监狱里面,看到地上有垃圾、烟头,他们也自己去捡。
    他们在海口监狱是和服刑人员住在一起,我们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他们的力行确实对我们的触动非常大。所以我们教育者先受教育,我们也是从这里得到启示的。
    以前我们民警,因为他是执法者,那服刑人员是被改造的对象,居高临下。实际上这样不能解决问题,要服刑人员心甘情愿地在监狱里面,通过努力劳动,德行提升,安全回归社会,这是最根本的。

    三、下一步的规划
    我们今后的工作,经过两年来的实践,我们感觉传统文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所以我们今年就做了一个三年的规划,以《弟子规》为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同时我们要逐步开设《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这两本教材。
    《弟子规》是道德扎根的一个教育,通过《弟子规》的教育,使服刑人员本本分分地做人。同时开设《了凡四训》,《了凡四训》的教育就是三改十善,通过这个教育,使服刑人员转染为净,干干净净地做人。通过《太上感应篇》的教育,也是让服刑人员明白断恶修善的道理,明白因果报应的理念。转迷为悟,明明白白地做人。
    我们有一个三年的规划,这个规划是以司法厅党委的名义下发的,已经下发到了全系统了。我们目前就是先做好师资培训。这次我们派了,我是教育改造处的,带了15个民警到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接受一个月的学习。我们目前的重点任务,就是研究《了凡四训》课要怎么备,回去怎么讲。我们还是坚持先民警,后服刑人员的原则。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我们最近很多的感触,对我们的教育也充满了信心,我们也相信我们的规划在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支持下,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感恩老师的分享!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