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这本书的作者,根据清史的记载,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秀才叫做李毓秀先生,李先生根据《论语》的教导编成一本叫做《训蒙文》来训导儿童,后来经过清朝的贾存仁先生改编,把这本书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根据《论语》里面孔子说的一句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根据这句话来做为总纲编订的。《弟子规》文章并不长,总共是三百六十句,每一句三个字,所以很容易念,念起来琅琅上口,很容易背诵。总共这部书是一千零八十个字,确实是每个人都应该熟读背诵。熟读背诵以后,关键要在生活当中时时提得起来,要落实到我们自己的生活行为当中,这才能够有受用。
整部的《弟子规》,三百六十句,前面一小段叫“总叙”,中间有七个段落,分别是以“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个大段来标示的,这七个段落里面总共讲了有一百一十三桩事情,文章最后一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句做为结论和劝勉。所以整篇文章可以分为九个段落,总叙加上后面结劝,中间有七个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