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大马中心第二届中华传统文化进修班
四千五百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的(第十一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10/5/17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大家早安。我们这几天谈如何学习,我们再把前面谈的内容大家再过一遍。

  第一,要解行相应。我们这一段时间理解的道理,有没有存在我们心中,有没有已经付诸实践,这样我们体会到的这个道理就用上了,解行相应。而且,心境能够砥励自己学一句就做一句。

  第二个,不自欺。先学贵力行吗?当人家说一定是这样,你就恒顺一下,反正这个不是那么关键的事儿,就不要争得面红耳赤,没有那个必要。有智慧的人要抓大方向,是不?当然应该还是第二个是学贵力行了,不然我这么讲完,今天李老师晚上睡不着觉了,是吧?“我对呀,怎么还这么说呢?”所以随时都要把执着放下,什么都好,只要意思对了,方向对了。

  还有我们这几天一直在探讨的,主动对治自己的习气。学问就在放下这些习气,重实质的功夫,不是只有形式上。所以这个实质,其实说穿了还是修这一颗心,我们常常说历事炼心。就像我们礼拜六谈到的,有一个读书人看起来很孝顺他的父母,可是功名都考不上。因为他是看起来很孝顺,事实上他的内心对父母是不耐烦、是有怨的。所以叫做“腹诽”。表面恭敬,内心不悦,内心里面情绪,甚至于怨恨,这个就是在心地上就折自己的福了。

  好,这个是我们修学一定不自欺,从实质的心地下手。所以“古之学者为己”,古代的读书人很清楚,学问是内学,往内对治自己的习气。“今之学者为人”,为了给人看起来好像自己学得不错,自己是个君子,那都是做形式给人看的了。好,所以事实上这些理,不自欺、力行、重实质不重形式、对治习气,它在心境上都是相通的。

  那我们刚刚讲的经历事情,我们在事奉父母,我们的心是不是恭敬?是不是至诚?这个就不能欺骗自己了。我们在对待一切人、事、物,我们是不是保持在真诚、清净、平等、觉悟、慈悲的心。心能时时保持,那就是在这个事情当中炼自己的心,提升自己的境界了。对待人、事、物:真诚,不应付,不虚伪;清净,不染着,不贪着;平等,恭敬,不傲慢;觉悟,不迷惑;慈悲,设身处地,不自私自利。这个样子去观照自己,就是历事炼心了。

  而我们常常会觉得,为什么我常常会有烦恼?我们之前也跟大家提到了,烦恼的根源是因为有一个“我”。“我”想怎么样怎么样,他怎么可以这样子对“我”,“我”比他高,都是这个“我”才产生烦恼,产生贪、瞋、痴、慢。所以有一位高僧大德讲到,“烦恼起于爱憎”。这爱憎就是喜欢、不喜欢。这个人我喜欢,烦恼来了。为什么?你喜欢他,他不喜欢你,你烦恼就来了。所以不是他让你烦恼的,是你自己的喜欢产生的爱憎让你烦恼的。我们不要把责任都给推出去了。

  想当年我们年轻的时候,是吧,欣赏一个人觉得她很好,那些优点我们要学习,结果动了一个念头,“我要追求她”,烦恼就来了。为什么?追不到嘛。然后说,都是她让我痛苦的,这叫愚痴啊,不明事理啊。自己的爱憎、贪爱造成烦恼,还把责任推给别人。

  在历史当中,汉朝,东汉宋弘,他非常有德行又有才干,很得皇帝的喜爱。刚好皇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去世了,不是,她的先生去世了,我是看大家有没有注意听。我刚刚讲这句话叫“倘掩饰”,大家要分辨得清楚。结果这个皇帝很想帮自己的姐姐再找一个对象,就问姐姐,套套姐姐的意思:在文武百官当中,您有没有非常欣赏的?结果他姐姐就说,宋弘气宇非凡,最令人佩服。结果汉光武帝就去问他(宋弘)。汉光武帝就讲:“我听说人一有钱,就会换太太,现在有一些风气是这个样子。”结果宋弘,以前的读书人很有智慧,好像听了人家的话就知道啥意思了。而且这个湖阳公主就在皇帝的帷幕之后等着听消息。结果宋弘就给皇帝讲:“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读书人讲话,是从心性当中讲出来的,这个话里面往往都包含人情事理在里面。我们假如懂得去体会,个中的道理,就了解了。皇帝的意思是问问他愿不愿意娶他的姐姐,你一下子说,“我才不要呢”,感觉上好像有点冲,有没有?所以先用第一句提起皇帝的正气,“贫贱之交不可忘”,光武帝一听这句,“嗯,应该是这样。”所以这个时候下一句就不会觉得很唐突,好像很直接拒绝人。下一句,“糟糠之妻不下堂”。我再重复一遍,“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是吧?第一句提起正气了,第二句委婉的说出来,不要让皇帝觉得很难堪。

  结果这个湖阳公主在后面听到了,假如你是湖阳公主,当下是什么感受?“怎么可以拒绝我?”你看,“我”,让自己哭的啦。所以假如湖阳公主没有这个贪着的时候,她应该很高兴啊。她说,“哈哈,我真是有眼可识泰山,我终于看对人了。”这样才对啊。

  好,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深刻的去感觉到,我们的烦恼其实都来自于自己的喜欢、不喜欢。对人如此,对事、对物统统是这样。所以人能把喜欢、不喜欢放下,都好,什么人都好,都是来成就我的。心就平了,烦恼就消了。

  所以接着下面讲到,“爱憎起于分别”。因为你分别了这个人好、不好,之后就有喜欢、不喜欢。所以分别还在爱憎之前。所以你看我们男人分别,这个是女人,那个是男人,是不?然后我们看到女人就很有感觉,看到男人就没感觉。不过这个时代听说有些男人看到男人也很有感觉,那是他的分别、执着造成的。所以你看,从这里我们就看到分别在哪里。

  假如我们都觉得每一个人都有明德,每一个人都有本善,我们都同样的恭敬,去对待他们。常常观想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一般人说的坏事,就是不顺己意是坏事。可是我们感觉到这个事就是来考验我的,就是来提醒我,我还有什么修养不够,那你感谢这个事情啊。

  所以我们在那个电梯上面写的那段话,“感谢伤害我们的人,因为他磨炼了我们的心志;感谢欺骗我们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们的见识”,每一件事情对自己都有提升。“感谢遗弃我们的人,因为他教导了我们应该自立”。所以人有这种心境,不贪着了。人有这种心境,随时欢欢喜喜安住当下,面对每一个人,面对每一件事物,那他就能够在所有的人事物当中得到觉悟、得到启发。

  人啊,很难不依赖,顺的时候就贪,逆的时候就生气。

  在古代有一个君王叫魏文侯。有一天,他跟他的臣子孤卷子在对话。魏文侯就问臣子:“父亲很优秀可不可以依赖?”孤卷子说:“不行。”而且古代的人很有意思,他们博古通今,对历史很了解,马上举一个例子:“尧帝这么有德行,他的儿子丹朱也不成气候啊,所以父亲好也不能依赖。”

  “那儿子好能不能依赖?”孤卷子又讲了:“儿子好,没有比大舜更贤德的,但是他的爸爸跟继母也不好啊。”

  魏文侯又问:“那哥哥优秀可不可以依赖?”“不行,哥哥优秀也没有比大舜优秀的,可是他弟弟象也很傲慢。”

  魏文侯快问不下去了,“那弟弟优秀可不可以依赖?”他接着说,“弟弟优秀没有比周公还优秀的,可是管叔、蔡叔还是作乱。”

  “那臣子优秀可不可以依赖?”他自己是君王,没问。“臣子优秀可不可以依赖?”“臣子优秀没有比商汤、文王更优秀的,可是夏桀、商纣还是扶不起。”

  商汤、文王那个做臣都是做到极处哦。商汤带着伊尹要去辅佐夏桀,好像历史上是写五次进谏夏桀,尽心尽力帮他的君王,最后君王还是这么暴虐无道。没办法,要救民于水火了,诏告天地,很惭愧,才发动革命啊。大家要体会这一点,商汤是做臣做到极处,没有办法了,为人民着想,才革命哦,不是为了“我要享荣华富贵”,就陷人民于战乱之中。而且商汤他对待夏桀:他一日是我的君王,我还是不管怎么样,对他的恭敬没有减少。这是人可贵的地方。

  今天,我曾经在这家公司,他当过我的主管,哪怕以后我是一个大企业的老板,对待以前曾经是我们的主管,那态度没有丝毫的改变,这才是人厚道之处,这才是人真诚之处。没有因为自己的财富、地位增加了,而染着了自己的恭敬心。而且这些以前的主管、同仁很可能在我们能力不足的时候,是给我们很多的指导跟帮助的,饮水应该思源。

  而商汤推翻夏桀之后,还把夏桀安置在一个地方,让他生活,把他的后代都安排好。你看多厚道啊。结果很遗憾的是,夏桀被安排走的时候,心里还在想,早知道我就早一点把他杀了。就是到这种地步了,一点反省都没有,难怪扶不了。

  文王、武王也都是尽力辅佐商纣王,商纣王自己还是改不了习气,最后商纣王是自焚而死哦,不是武王杀他的。

  所以我们从这些历史当中,要看到这些圣贤人在面对这些因缘的时候,他是厚道存心的。

  结果魏文侯问到这里,有点火气上来了,“那到底什么可以依赖啦?”问了老半天都不能依赖。结果孤卷子,我感觉这些大臣,可能他们都有他心通,君王一问话,他就感觉到这个领导、这个君王的心偏了,他就藉这个机会要提醒他。“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而可恃乎?”

  我们只是一直希望别人能怎么样,希望往往可能会落空。依靠人,不可能长久,是吧?我们想一想,孩子一直依靠父母,他以后能成才吗?人要有独立思考、独立承担的态度才好。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时候就是他勇于承担的时候。常常都要靠、靠,靠到最后,能力出不来,反而形成贪着、贪心,智慧打不开。所以,他提醒他的领导,“君欲治”,您希望国家大治,一定要从你自己开始修身开始,怎么可以想着要去依靠谁呢?所以他看到君王已经动了念头要依靠人,他马上破他的执着,不要靠别人,靠自己。抓住每一个能够提醒君王正念的机会,不简单。

  有一次,晏子跟齐景公在一起谈话。刚好那一天齐景公出去打猎,结果刚好走到河边的时候,看到一只角龙,走到山上的山洞里又看到老虎。然后他回来就觉得,我今天好像很触霉头,是不是有什么不吉祥。他就问,“我今天看到角龙,又看到老虎,是不是我有什么不祥的预兆?”

  结果晏子又抓住这个机会跟他讲,“君王,你到山上去看到老虎,因为牠本来就住在那里;你到河边去看到角龙,那是牠的家。这不是不吉祥。国君的不吉祥,有三个不吉祥。”你看顺势而为,抓住这个机会把最重要的治国道理跟他讲。“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能用,二不祥。用而不能任,三不祥。”有贤德的人,不知道,一不祥。知道了不能好好大用他,二不祥。用的时候又不能,这个“任”,就是最适合他发挥的职位,就三不祥。

  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五不祥。“用而不能信”,你把他摆到很适合他的位置了,可是你还怀疑他,“用而不能信”,四不祥。我们说用人不疑,你已经观察好这个人可以了,你就不要常常怀疑他。所以“用而不能信,四不祥”。“信而又使小人掺之,五不祥”。你已经信任他了,结果还派一大堆人去给他捣乱,让他放不开手做,这个也是不祥。

  这个五不祥是另外一个情况,就是孔子的学生宓子贱辅佐鲁君治理一个地方,结果鲁君还派人去看着他,让他放不开手做,所以才讲到这个五不祥。

  所以这个是臣子都抓住每一个机会,帮助君王提起正念,这个叫“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好,所以这一段话,我们重新再来感受一下。“烦恼起于爱憎,爱憎起于分别”,所以,“故《信心铭》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人要达到所谓明德的境界、很高的学问境界,并不是很困难,“至道无难”。最重要的,要把这个嫌弃,“拣择”就是挑东挑西的,挑境界、挑人,不顺自己的意了,“这个人我不喜欢”,烦恼丛生。所以人真的要安住当下,不挑境界。“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就是把拣择就是执着,不去拣择它了,都好,分别也放下了,执着、分别都放下了,自性的智慧自然就透出来。所以我们真正会历事炼心的人,在每一个境界当中,把喜欢、不喜欢放下,把讨厌放下,都是真诚、平等的去面对一切人事物就对了。

  而刚刚我们跟大家讲到的,今天要想要国家团体好,最重要还是要从自己修身做起。真正有德了,自然能感来志同道合的人。我们自己不提升,感不来这些人,甚至于觉得身边这些人很好,你硬把他拉住了,也拉不了多久。因为我们自己无德,留不住真正德才兼备的人。还是要从根本下手。“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今天我们没有虚怀若谷,没有有容乃大,再好的人才在我们身边,迟早就离开了。所以一个人真明白这些道理了,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德行跟境界了。

  好,这个是跟大家讲到,重实质不重形式,最重要是炼这一颗心,历事炼心。

  再来,学习,第六个,要老实。学习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实我们面对经典,面对古圣先贤教诲,受益的程度是取决于我们的态度老不老实、听不听话。所以有一句话讲到了,“老实者,精诚之快捷方式;狐疑者,精诚之大敌”。我们老实恭敬,这个修学起来是最直截了当的,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可是对经典的教诲常常怀疑,刚好跟精诚是背道而驰了。边听还边怀疑这些教诲,那就很难得利益了。

  孔子是我们的很好榜样。孔子学习的态度,这八个字。他了解古圣先贤的教诲都是从性德流露出来的,不是说他们自己的意思。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力行格物了,习气去掉了,我们的明德起作用了,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就像《论语》、四书这些教诲一样了。所以他“述而不作”,不骄傲;“信而好古”,他不怀疑。心地上还是不慢、不疑,不傲慢、不怀疑。这个是老实的重要。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当中,听到师长的教诲,我们不怀疑。而且,都有一个态度,听了这个道理,只想着如何做到,从没想做不到。“宁为成功……”,你们回答不出来哦,饼干给我吐出来。你们不只吞进去饼干,要把这个精神吞进去。有没有人没吃到的?都吃完了。没吃到的,我那里还有一包。好,既然大家知道我那里有一包了,待会儿就让大家吃吧。你已经东西给人家看到了,就不要再收进去了,是不?这也是人情事理。好,所以都是想着如何去做到,你想做不到,第一个,对师父的教诲打折扣了。第二个,对自己的信心又打折扣了。

  再来,学习一定要有恒心。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而这个恒心的重要,在《论语》里面也有讲到,孔子说,“譬如为山”,就好像一个人在堆一座山,“未成一篑”,这座山,眼看着再堆一抔土,就成山了,可是最后那个土,他就不愿意再迭上去了。所以有一句成语叫“功亏一篑”,就是《论语》这句话来的。我们今天的路程是一百里,结果我们走走走,走到九十九里就停下来了,那还是我们自己放弃了,不够有恒心。“譬如平地”,孔子讲了,譬如我们今天把一个坑洞要把它填满,虽然只填了一筐土,可是只要我们恒心坚定的去做,迟早还是可以把它填平的。所以其实这个恒心,强调的就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因为人恒心不够,很容易不耐烦,很容易急躁。所以《弟子规》提醒我们,“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

  再来,我们之前也有讲到,不画地自限,要信任自己。我们也举到了冉求跟夫子的对话。冉求就说了:我不是不崇敬夫子的学问,我的力量达不到,“力不足也”。孔子说:你不是力量不够,你是自己先预设立场。你都还没开始就害怕了,这是预设立场。好,所以不要画地自限。就像那一天好像是我们许学长,怕自己对自己没信心,结果我给他派了一个作业,“圣与贤,可驯致”念五十遍是吧,念完了吗?交作业了哦。另外一句,常常提醒自己,“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有这种决心,“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再来,要非常欢喜的去学习。因为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的人比不上喜好的人,喜好的人比不上乐此不疲的人。

  那当然,人能够学到这么乐,最主要还是他肯依教奉行,因为他烦恼轻,智慧长,尝到了学习的乐趣、法味了。人真的知道放下烦恼、习气的快乐轻松,再让他去沾染世间这些欲望,他不肯了。所以我们今天学习,还没有这种法喜,还很贪恋世间很多东西,事实上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去依教奉行。精神一提升,欲望自然就下降啦。所以感觉这些欲望都没有减少,那真的我们是在玩弄这些学问、这些经典。

  而且这个乐,我感觉很重要的动力还是在助人为乐。我们今天把这个古圣先贤的教诲告诉这个人,让他减去痛苦,让他家庭能幸福美满,我们比他更欣慰、更高兴。这个就是有慈悲心,有爱心。有慈悲心、有爱心了,就怕自己虚度光阴。我赶紧提升,我早一天提升,我的学生得利,我的亲戚朋友得利。他有这样的心境,他学习非常积极。所以叫“慈悲为本”,慈悲博爱的心,是学习最重要的根本动力。

  最后跟大家再提一个,学习在历事炼心的时候,常常提醒自己用心如镜。这个镜子,表的就是清净心。清净心才能生智慧,生智慧才能解决问题。烦恼只是增加问题而已。

  那我们感受感受,学镜子什么呢?镜子,这个人还没出现在它面前,它清清净净不染着。这个人出现了,它照得明明白白。其实这个就表示,当有缘的人来到我们面前,我们全心全意真诚的对待他。等到这个人离开了,镜子怎么样?还是清清净净。有没有哪一个镜子,这个人照完了一离开,那个样子还印在它的这个镜子上面,然后下一个人来,“哎哟,照的怎么不是我?”不会这样吧?但是我们人,麻烦就麻烦在这里。人已经走了,这个境已经离开了,还一直在那儿烦恼他的情况。然后另外一个人来找我们谈话了,表面在跟他讲话,“嗯嗯”,然后脑子里在想另外那个人。然后人家跟我们讲话,“哎,哎,你还好吧?”这叫魂不守舍。那就用心就不像镜子了。

  那我们去推,推他的发展。当人都没有办法全心全意面对当下的这些人事物,他处理事情就会愈来愈多的问题,处理不好,愈来愈困扰。能真诚去面对,很多问题当下都化解掉了。这个就恶性循环,不能活在当下,前面的事烦恼,现在的事又处理不好,后面又要去解决,所以恶性循环很累人啊。

  所以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小孩功夫很好,刚刚还在那里哭得稀里哗啦的,过三秒钟开始笑了,他不落印象,镜子一样,就转境界了,所以他一天能笑一百七十次。我们呢,经历过这么多事,全放心上,在那里折腾啊、在那里痛苦啊,所以一天笑不到七次。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大家今天早上笑七次了没有?笑了哦,恭喜恭喜,你今天破记录了,超过平均值。

  用心如镜,有一句提醒特别好,叫“过去勿留滞,未来勿将迎”。人的烦恼,很多来自于懊恼过去的事、贪恋过去的事,然后烦恼还没发生的事,担心还没发生的事,那一天二十四小时大部分都在烦恼里面了。所以要用心如镜,就不会这样了。

  而过去的事情,不只不要罣碍,还要提升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每一个发生的事情当中,得到宝贵的经验跟教训,提醒自己后不再造,不能犯同样的错。我们发现到,其实一个人也好,或者一个团队也好,往往同样的错一而再、再而三在犯,这个是很浪费每一个人的人生,也很浪费整个团体的精神跟资源。所以经历过事情,一定要让我们每一个参与的人带着明白,知道问题在哪,他下一步再跨出去就不会再犯之前的错误了。虽然不能罣碍,不能懊恼过去,要带着明白走向未来。

  “未来勿将迎”,就是还没发生的事,你不要在那里干著急。因为明白人都知道,未来跟现在分不分得开?分不开啊。所以我们农民都知道,要怎么收获就要怎么耕耘。“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所以未来会成怎样,其实都跟我们当下的每一点一滴的努力息息相关。所以有一句话叫“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种人生态度特别简单、轻松、明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打一个比喻,就是你常常去储蓄存款,你还怕你以后领不出钱来吗?怕不怕?不怕嘛。而人生有两本账本,一本是银行的账本,另外一本是我们积的福分、积的阴德的账本。但是大家要注意,钱,买不到生命哦,钱化解不了灾祸哦。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很多财产几亿、几十亿的人,三四十岁命就没了。钱能买这些世间的东西,化解不了灾难,化解不了自己的凶祸。但是,积的阴德化解得了,逢凶化吉。所以看得到的账目要积,看不到的阴德的账目也要好好积。

  古代有一个人叫王志仁,这个仁兄三十多岁,三四十岁都还没有孩子。结果他刚好就遇到一个算命的,算得还挺准的。你们有没有去算过命?有算过是吧,准不准?你假如去给人算命,学了传统文化你还觉得他算得很准,你真的白学了。是不是?学了老半天连命都转不了,那这都是玩弄学问。所以大家可以去算命,是要提醒自己我到底命改了没有。还不能改啊,痛哭流涕,很惭愧。命要让人算不到才厉害。你下一次去算命的时候,你不要说是你的,八字拿给他看,他一看,“这个人已经不在了”,你就可以偷笑一下了,把命给转过来了。

  这个王志仁先生,他算是中壮年,三四十岁,没有孩子,对祖先都有一份责任,所以他就去请教。算命师他说:“哎呀,你在这半年左右要大难临头了,可能活不了了。”他就心里想,那得要把一些做生意的账把它收回来,让自己的妻子也有保障。他就赶紧去收账。

  结果在收账的过程当中,有一天在一个河边看到一个女子要跳水自杀。结果跳下去之后,他赶紧要过去救,还让船只去救她,还给那个船夫钱。然后就问这个女的:“生命这么可贵,妳干嘛要自杀?”她说:“因为我今天把我们家养的猪去卖了,结果卖了一个不错的价钱,回来的路上才发现,他拿给我的银子是假的。这个猪养了这么久才养好,正准备要去还债,结果是假银子。假如我先生回来,知道这个事,铁定把我给打死。所以我实在是觉得没有意义了。”她就跳水了。结果王志仁听到这里,就问她了,那妳那个猪到底卖了多少钱?她跟他讲了之后,就把钱给她,“那妳安心回去吧,不要想不开了。”

  结果这个女子回去以后,就给她先生一五一十讲了这个过程。然后她先生就非常惊讶,在这个世间还有这么好的人,你带我去找找他。就去找这个年轻人了,他刚好住在当地的客栈。王志仁刚好那一天晚上,他比较早入睡。结果这个女子跟她先生就找到那个客栈,就问清楚了,他住在哪里,结果就去敲他的门。

  王志仁说:“谁呀?”“就是你今天救的那个女子。”这个当下,王志仁提起的(念头)是,孤男寡女,现在是晚上,“这位女士,这个我们不能够见面,会让人家误会,这对妳的名节也不好”,你看读书人处处为人想,很谨慎,“妳还是赶快回去吧。”结果她先生听到这里更感动了,哇,真是正人君子,马上发话了:“王先生,你不要担心,我跟我太太一起来了,就是来谢谢你的。”这个时候王志仁才把门打开。

  这个故事很提醒我们诸位男士。哦,你不要女生晚上给你敲门,一打开来,记者马上咔嚓咔嚓咔嚓,你就麻烦了,尤其你们都是老板。有些人要找机会要毁谤你们的,这个时候一举一动都要谨慎。

  结果一开门,才谈了几句话,突然间,王志仁躺的那个床旁边的墙,整个就垮掉了,把他的床整个压垮了。所以就是说,假如他们没有来找他,那王志仁就一命呜呼了。(结果)就逃过这一劫了。后来他回去以后,连生十个儿子,活到九十六岁。所以你看,当然啦,他一定之后也是不断行善。

  人啊,不要怕命不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我们常常念念这首心命诗,更提醒自己早点行善。

  我们谈完这个学习的态度,接着我们来谈到学习的内容,是五伦大道。我们五伦当中,它的核心点是“父子有亲”,就是一个人爱的原点,让他这一生终身保持对父母的亲爱,那这个是人生最幸福的人了。“父子有亲”,就是父慈子孝。再把这个亲爱能够延伸到对家族、亲人,对邻里乡党、对社会大众达到“凡是人,皆须爱”。这是我们教育的两个目的。

  那刚好礼拜六,跟大家都是谈到孩子怎么孝顺父母。其中还有两篇“绪余”请大家背。背得怎么样?有没有在梦中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假如你是在梦中都在背《孝经》,不简单,过不了多久,曾子就来了,然后会摸摸你的头,“嗯,真乖,真乖。”“或梦往圣先贤”垂手提携,这就是好梦。

  那子孝绝对也离不开父母的慈爱,尤其是父母的教诲。所谓“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所以我们父母的慈爱,就表现在真正能念念给孩子做好榜样,成就孩子健康的人格。

  好,那在教育孩子、慈爱孩子当中,第一个,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对孩子有信心。不管孩子现在的情况如何,我们还是坚信他性本善,还是坚信他以后会有出息。你不相信自己的孩子,都是带着有色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那孩子的信心可能都会被我们的态度给摧毁掉了。

  有一则故事叫做:妈妈,只有你会欣赏我。大家看过这篇文章没有?这也是,应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孩子去上幼儿园。结果上了幼儿园,去参加家长会,老师就跟他妈妈讲了,“妳的孩子连三分钟都坐不稳,可能有多动症。妳还是赶紧带他去看医生吧。”结果这个妈妈家长会开完了,带着孩子走。孩子知道妈妈去见老师了,就很关心的问妈妈:“妈妈,今天老师说什么?”刚听完老师说“妳赶紧带孩子去看医生吧”,心里其实满难受的,但这个妈妈忍住内心的伤心,对孩子讲:“孩子啊,你们老师说,你进步很多,本来一分钟都坐不下,现在可以坐到三分钟了。”结果这个小孩那一天回家,本来吃饭都要人家催的,那天都不用,还自己吃两碗。

  后来去念小学,又开家长会了。结果刚好也是发成绩,五十个孩子,他的孩子考四十几名,所以老师又找他妈妈谈话了,说:“妳的孩子可能智商有问题,这个要好好注意他。”结果这个妈妈回到家里,她的孩子等着他妈了,因为他自己考不好,自己也很难过嘛,脸色也比较沮丧,等妈妈回来,就问:“妈,我们老师怎么讲?”他妈妈又忍住那个难过,对他讲,“你们老师觉得对你很有信心,你假如再用功哦,一定可以赶过你旁边的同学。”这个孩子本来已经很沮丧了,妈妈这么一讲,马上眼睛就发亮了。然后他妈妈说,那一天,她觉得她儿子特别懂事,儿子特别温柔,被他妈妈一鼓励,做什么事都很主动。

  结果后来,孩子上初中了,妈妈又去参加家长会。结果坐在那里,因为他妈妈已经习惯了,每一次都要被老师叫去谈话。结果念初中,所有这些比较差的孩子,都没点到她儿子。结果家长会就结束了。她还有点不习惯,哎,今天怎么没有我?自己心里没底,还跑去问老师,“我儿子情况怎么样?”他老师说,“妳儿子的情况,要考上重点中学太困难,太危险了。”她就回去了。回去,儿子又在家里等她。“妈,我们老师怎么讲?”她妈又说了,你们老师说,只要你肯努力,必定可以考上重点中学。孩子也很欣慰。

  后来,高中毕业了,考大学。考了大学以后,等着拿通知。结果她儿子就自己到学校去拿通知,结果拿回来,是清华大学的通知书。结果她儿子就把这个交给他妈,然后自己就跑进房间去了。那个当下她儿子就放声大哭了。他说,“妈,我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是只有妳会欣赏我。”当下他妈妈也忍不住泪水,也在那里流眼泪了。所以真的一个父母全心全意信任他的孩子,这个时候能把孩子的潜力不断的开发出来。

  我们回想,父母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你看孩子第一步能跨得稳,前面不知道跌了多少次了,可是父母绝不会因为孩子跌倒而不信任他。在孩子前面引导孩子跨出稳健的第一步,那个眼神是全然的信任。你看,当第一步走稳了,父母好像中了什么大奖一样的高兴。大家回想起来那一幕没有?你们怎么,有孩子的怎么都忘了是吧?

  我们现在对孩子的爱,有没有像那个时候那么纯?甚至于更纯、更爱?那就不简单了。所以往往不是世界变了,不是孩子变了,很可能是我们这一颗心,变了。所以有一句教诲叫“依报随着正报转”。这个“依报”是我们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正报”就是我们这一颗心。我们不信任孩子了,孩子的状况就慢慢出现了。我们那个信任完全没有变,孩子内心里感受到那种完全的付出跟信任,孩子会觉得:我不能对不起我的父母。

  我的成绩从小学都不是很理想。可是我父亲,每一次我自己很内疚,考得不好,一听到爸爸的摩托车声,我就负荆请罪,等在那里,等我爸爸进来了,然后低着头,“爸,我考得不好。”我永远都忘不了我爸那时候笑得很开心,“哎呀,加油加油。”当然除了这种鼓励以外,父亲他也都是把好学表演给我们看,他每天吃完饭休息一下就去读书了。所以我们自自然然就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

  所以心变了,慢慢的我们一切家庭状况、工作状况也会不断的好转的。

  而这个信心当中,我们除了信任孩子、信任他人,还要有耐心的去陪伴他、去利益他、去教导他,这个都要用耐性。所以我们谈到的这个“教”字,就是以身作则的身教。两个叉,第一个是父母、长辈、老师画的,第二个是孩子效法、模仿的。右边,手拿着一支树枝,耳提面命,不厌其烦。而且这个耐性还包含不能急躁,不能发脾气,才耐得住性子。

  我整个成长过程当中,我没看过我母亲发过脾气。女子不发脾气,这个家的氛围就好非常非常多。女子一发脾气,那感觉就差很多,就好像掉到地狱去了,好像暴风雨了。

  而纵使是孩子犯错的时候,都不发脾气。我记得我有一次玩耍过火了,中午吃饭时间都忘了,一点多才回来,而且还是跑去抓青蛙,造孽。所以“昆虫草木,犹不可伤”,不可以伤害小动物,不然会有恶报。有一次我抓金龟子,还爬到树上去,都抓整窝的,一不小心跌下来,底下刚好玻璃片等着我,大家看就在这里。从小要教孩子爱护生命,身体才会好,才不会有这些突如其来的灾难。

  那一次,我母亲跟全家人都在找我,最后,我自己回来的时候,一看,气氛不对,全家总动员,哇,事情闹大了。当下我母亲走过来,会怎么做?我常常看到我们那一条街道上的妈妈,孩子一犯错,被她发现了,马上扫把拿起来,唰唰,一顿打,然后打得那个扫把都断了,飞起来了,继续拿第二支再打。我都可以感觉到这个孩子当下那个内心啊,自尊心都被打掉了。所以这一些邻居我都感觉他们被打、打,打了,慢慢的两年、三年过去了,以后被打,好像都不会痛,打皮了,甚至于打怨恨了,“你打吧,你打吧,打死我算了。”所以要给孩子自尊啊。

  我妈没有打我,把我带回家,把门一关,怎么样?“赶紧打”?不是这样,为什么?家里还有爷爷、奶奶,还有姐姐,留住我的面子。不然打完以后,我姐姐每天见到我,“羞羞脸、羞羞脸”,那我多没面子。所以回到我的房间,我妈说,“手伸出来”,我妈打了我两下,这辈子就打了我这两下。第一下打下去,我已经感觉不到痛,因为我觉得妈妈很痛,很伤心。第二下再打下去的时候,我妈妈马上头就转了。我虽然没看到我妈妈的脸,可是我很清楚我妈妈为什么转过去,因为她流眼泪了,她不愿意让她儿子看到她流泪。所以父母、子女之间啊,很多时候是不用言语的,直接心跟心可以通的。所以当下我能深刻体会:“打在儿身,痛在娘心”。所以这一份感动啊,就提醒自己以后不要再做出让母亲伤心难过的事情了。

  所以教育孩子,耐性啊,绝对不能乱脾气,要留住孩子的自尊。那这节课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