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教育的基础:首孝弟 次谨信

周泳杉老师

 

    我们接着上一节课讲到“首孝弟,次谨信”,说明学问的成就,在于先后的次第,要非常的谨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而谚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孝道是百行之首。这个百不是数字,而是一个概念,这个百行说明的就是我们一切的行为,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待人处事接物,都包括在百行当中。而一个人待人处事接物一切行为的根本,那就是孝行,所以为什么讲“首孝弟”,道理在这里。因此一切的教育根本在哪里?在孝道。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没有先教孝道,而一下手就是知识、就是技能,这个教育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后遗症。就是我们刚刚说的,我们投入这么多的经费,提升了这么多教师的素质,还有我们软硬件的设备之后,我们收不到教育的成果,完全收不到。它的问题在这个地方,“首孝弟”就点出来,这个首字就点出来,一个字把所有的问题说明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再来“次谨信”,这是指我们行为跟思想的指导原则。换句话说,行为要谨,言语要信,而行谨言信的根本在哪里?还是孝道。我们用个很简单的话来跟大家说明,大家就能够清楚,我们经常教孩子,你要爱这个社会,现在在教环保,你要爱这个地球,你要爱惜资源。为什么不成功?为什么教了这么多的道理,人还是爱不起来?因为我们忽略了“首孝弟”。一个人如果他连他的父母都不爱,他能够爱国家吗?他能够爱地球吗?如果一个人连他的父母他都不爱了,他都不要了,说他能够爱这个地球,能够提倡环保,这是句没有根据的话,没有根。所以这句话会变成什么?会变成空话,会变成长养我们虚伪的口号。这个话讲愈多,我们的内心愈虚伪,追求的虚荣心就愈高涨。所以为什么会有叛逆的思想出现?因为叛逆来自于他自己厌恶这些虚伪的口号。怎么解决?还是从“首孝弟”开始力行。这句话我们在“科会”里面就告诉大家,成就一个人的实学它有先有后,而这就是先。所以末学在这里写了两个字叫“基础”,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你看我们盖房子,要不要先打地基?要打地基。种植任何的植物要不要先扎根?要扎根。可是往往大家忽略地基,忽略扎根,为什么?因为它看不到。根,你说根看不到,根在土壤里面;地基,地基看不到。看得到的是什么?看得到的是那巍巍的高楼,是那茂盛的枝叶花果。但是我们要知道,没有基础,没有根本,再茂盛的植物,就像花瓶里面的花朵它能维持多久?几天的好看而已。没有地基的高楼,讲老实话我们没有一个人敢住。

    因此基础重要,虽然它看不到,可是它太重要了;换句话说,楼层的高度决定在地基的深度。他在打地基的时候,已经确认了这个人成就的高度,你看他打的地基就知道他有多大的成就,这一生已经看出来,所以扎根重要。没有这个根本,我们所学的一切技能,危害这个社会而已。大家要了解,技能、知识就像一把刀子一样,这把刀子非常的锋利。我们中国人有一部经典叫《书经》,《书经》里面讲到的,它说“正德、利用、厚生”,这三句话六个字把一切的道理讲得相当的明白,它也是讲次第。我们从后面开始讲什么是厚生?厚是厚薄的厚,生是民生的生。我们可想而知,那就是让民生丰厚,要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好不好?好!因为经济一发展民生就丰厚了,人民就吃饱穿暖,没有匮乏,那好。但是它有条件,如何才能发展经济?上面那两个字就是答案,利用,利是什么?锋利,用就是用途,这个作用非常的锋利,作用十分锋利。换句话说,什么样的作用很锋利?末学用现在的话来跟大家讲,大家就容易明白,就是科学,科学技术那是再锋利不过。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你看锋利的科学技术带给人类什么?丰厚的民生物资。可是问题是锋利的科学技术也能够摧毁地球,也能够摧毁人类。问题出在哪里?现在找不到问题。中国的老祖先告诉我们,上面的那两个字就是解决方案,正德,你看正德发展完之后,把道德摆正之后才能发展科学,利用,科学发达之后民生就丰富了,厚生。你看正德、利用、厚生,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我们现在是怎么样?德不要,正德不要了;换句话说,基础不要了,地基不要了。我们要盖大楼,利用就是下面的楼层,厚生就是上面的楼层,一层一层盖上去。没有想到怎么样?楼房盖好了,生命也不见了,这是真的,这是事实。你看我们整个地球,到了现在成就这么样高度的文明,这是我们祖先想都没有办法想到的。好不好?你看从很多方面来讲,好,印刷术发达了,大家现在学习,这么样方便的这些资源、这些信息,很方便。可是怎么样?不受用。资源这么多,这么多方便的教育材料,可是怎么样?人不受益。古代的书是要用抄的,很难,可是个个有成就,个个都受益。我们就了解到,现在我们不要再追求效率,要追求什么?效益,要扎根,扎根重要。所以这里讲基础,“首孝弟,次谨信”。到这里就结束了吗?不是的,这还没有成就一个人,这只是把基础给扎下去,往上要提升,所以叫“泛爱众”,还要扩充泛爱众。

 
恭摘自周泳杉老师讲座(编号55-026-0002) 2010/5/27 
感恩老师!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