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您好!
愿幸福时时与您相伴!末学请问:一个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在经历独自行路、排队、等待、就餐、休息、沐浴、睡眠等等的时刻,该想些什么?注意什么?避免什么?有什么可以发扬的心态吗?
在因公务或其他业务与缘分深浅不同的人们,通过旅途、收发钱款票据、打电话、住宿、同坐车船飞机、同行、聊天而发生关联时,该抱持着怎样的心态与行为,打理好自己,照顾好别人呢?
这些问题可能问得比较幼稚,末学承认自己虽已三十几岁,但性格内向,不善主动与人交流,有时会在这类问题上感觉没有把握,心中偶尔感到惶然无措,恳请老师指点迷津!
鞠躬!感谢!
--------------------------------------------------------------------------------
回复:
-尊敬的先生:您好!
长途旅行是艰辛的历程,欢迎远方的游子回到温馨的家;人生的旅途时时刻刻都有风风雨雨,我们要护持自己的心,不要奔逐驱驰,而是要回归心净、心安、心平。
假如不要预设立场,认为旅行是艰辛的历程,那么旅行之前、旅行途中、旅行之后,都能以从容淡定,活在当下的心态泰然处之,则我们就能转化一切境界为良好的境界,时时刻刻都生活得清净、充满智慧。
一个传统文化的学习者,或者说我们每一个人,几乎每天都要经历独自行路、排队、等待、就餐、休息、沐浴、睡眠等等。那么在这其中都会有思想、言语(有时有,有时没有)、行为,我们学习到圣贤的教诲,最重要的是要能在起心动念之时,发觉自己的不对,马上提起圣贤教诲来修正自己不正确的看法、想法、说法和做法。
行路之时,首要注意安全,不要慌张,即使有再紧急、重要的事情,都要安全第一,所以要从容不迫、稳稳当当地走路。若要快步,越发要顾及到周围的情形,不要伤人伤己。「步从容」「宽转弯,勿触棱」。
排队之时,要按规矩,安安静静地排好队。心中可以默背经典,默记格言警句,遇到大家互相挤的情形,可以有礼貌地劝解。
等待之时,炼自己的耐心,可以以站桩(太极拳基本步法)或静坐(如果有凳子)的方式锻炼身体,并心怀感恩,感激这件事情磨练自己的心志。
就餐之时,端身正坐,心中感恩天地万物的赐予,感恩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感恩老师的教诲,感恩同学朋友的帮助,感恩农夫的辛勤劳作及所有付出的人。用餐碗要拿好,吃饭菜的时候细嚼慢咽,「食适可,勿过则」。
休息的时候,想到休息犹如「加油」,是为了下一时更好地工作,而且休息是顺应天地万物循环之道,道法自然,汲取大自然之能量,待精神恢复,即可投入做事。
沐浴之时,调好水温,洁净身心,感恩水无私地付出,节约用水,及时将换下的衣服洗干净。
晚上睡眠的时候,把衣物整理好,被子放好,右侧卧(卧如弓),心中默念《弟子规》或经典的句子,心情平静安稳入眠。
在因公务或其他业务与缘分深浅不同的人们接触处事时,首先忠于自己的职守,目的是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在此背景下,和对方以五伦大道来应对。比如,事务上面的联系,和对方理当是朋友关系,以信义为交流基础。再根据对方的年龄特点,如果对方是长辈,可以以晚辈的谦恭来相处;如果对方是平辈,则以兄弟朋友的心态来相处;如果对方是晚辈,则以长辈的心态来关心、爱护对方,并观照其思想、言语行为的情形,帮助他成长。其落实均以《弟子规》和圣贤经典的字句为标准,举一反三,通权达变,活学活用。
总体上来讲,就是真诚用心地对待对方。真诚是交往的基本条件,用心是能体会现实情形的具体状况,随机应变,利人利己。言语方面一定要谨慎,只说利益他人的话,如果无需表达,只是实际行动做出来最好。一生谨言慎行,获益无穷。
我们不要在意年龄的问题,就把真心学习的那时候,作为自己新生的开始,所以我们现在,还是幼儿园小小班的儿童呢!希望我们从现在起,好好学习、力行,天天向上,不要永远在幼儿园混日子,而是一路上上去,勇猛精进,顺利拿到「博士」或「博士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谢谢!
真诚地祝愿:永不退转,我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