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信息新闻 - 正文
 
 

让感恩之树枝繁叶茂——抚松县温泉学校“感恩作业行动”侧记

作者:长白山日报  

时间:2008-12-4  

长白山日报

不祥  
 

   作为传统美德特色校,抚松县温泉学校始终把感恩教育放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首位,以感恩教育构建校园主体文化,以“感恩作业行动”作为培养学生感恩习惯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逐渐学会了思索爱、寻找爱、付出爱,促进了学生道德发展,使学校形成了互爱、互助、文明、和谐的良好校风。
      理念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针对当前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这一现象,抚松县温泉学校把加强感恩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强调一个人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亲人师长,才能更进一步升华成为爱民族、爱祖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感恩是爱的基石。让学生乃至教师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别人的付出和关爱,离不开社会的帮助与扶持;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扶持,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知道感恩;懂得对师长、朋友、他人、学校、家乡、祖国、自然甚至对手的感恩之情,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是一种成熟的精神境界。从而让每一位师生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最终内化为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管理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了把感恩作业行动落到实处,抚松县温泉学校全面挖掘教育渠道,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
  学科渗透——将感恩纳入课程。在抚松县温泉学校,每一名学生都能熟练背诵《弟子规》。他们将《弟子规》、《论语》等经典文化纳入校本课程当中,长期坚持诵读,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学校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教材,在与文本对话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积极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感恩的书籍,全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通读了《爱的教育》一书。
  环境熏陶——将感恩融入生活。“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前,校园里都会响起学生背诵感恩词的声音。在背诵中,学生懂得了自己每天都在接受别人的付出,懂得了感恩的重要意义。学校大课间音乐是《弟子规》范唱音乐;其余课间播放古诗配音朗诵音乐,《悯农》、《游子吟》等常常响在耳畔;该校“诗路心语”主题园中是诗画兼美的壁画,墙壁是《弟子规》配画和民族精神主题墙;学校《小溪》校刊、“红领巾广播站”、校园板报等无不渗透感恩教育。
  校园感恩节——让感恩深入人心。为使感恩教育成为一项长期工程,该校把每年的三月份确定为校园感恩行动月,三月的第一个星期为“校园感恩节”,每年的3月8日为感恩行动日。在感恩月活动期间,学校开展了“知感恩的好少年”评选活动、感恩征文评选活动、感恩手抄报评选活动、感恩书籍阅读交流活动、感恩歌曲演唱活动。学校每一名学生都会唱“感恩的心”并用手语表演。
  感恩收支记录簿——让感恩成为习惯。在抚松县温泉学校,每一名学生都有一本特殊的记账簿——感恩收支记录簿。记录簿按照收支帐簿的形式设计,分为收入和支出两列,只不过在“收入栏”里,记录的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来自父母、师长、同学、朋友及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在“支出栏”里,记录的是自己为他人、为社会所付出的关心和帮助。
      发展篇: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通过开展感恩作业行动,温泉学校的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受益匪浅,他们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快乐生活的同时,自己也通过实际行动,为他人付出。
  唐万华老师说:“没想到我的学生变化这么大!前几天我校开展为万良小学身患尿毒症的王秋月同学捐款活动,我班同学不但拿出自己的零用钱,还说期末不要奖品了,要把班级卖废品攒的班费都捐给小秋月,许多同学还把倡议书张贴到市场,他们的爱心真让我感动。”
  于学智同学的家长感慨地说:“我儿子以前只知道向我索取,现在我生病了,他主动为我倒水、拿药,还给我煮面条呢,我真的很欣慰。”赵宇涵的家长说:“以前只知道为孩子付出,学校开展感恩作业行动后,我才知道,父母只有为孩子创造付出爱的机会,孩子才能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五年级的杨欣同学是学校环保小卫士,她总是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主动捡起身边的垃圾,她说,“上学期我的手受伤了,老师、同学都来看我,我很感动,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们。”
  汶川大地震后,全体师生都积极行动起来,为灾区献出一份爱心。五年级学生张佰通捐献了100元钱。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惊讶,因为在以前的捐款活动中,他最多只捐过5元钱。张佰通是温泉学校一名小学生,在二年级时,他因心脏病做了一次大手术,家里因此背下沉重的债务。学校师生及时为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并为他争取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资金。通过学校开展的感恩作业行动,大家惊喜地看到他的转变——“做人要知恩图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个初谙世事孩子的心声。


 

 
本文编号:20081204094847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新闻信息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