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孝道与感恩

作者:韩望喜博士官方网站  

时间:2008-3-28  

http://hanwangxi.cocobook.net/read-97.htm

本站原创  
 

      缘   起

      当看到“孝道与感恩”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起来两句话:“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很真切感人的两句话,其实是用这种亲情的关系来让我们的心灵有所触动和感怀。我们有时候听到或者看到很孝道的一些消息或者事件的时候都会泪流满面,是这样的吧?上次我们看到“感动中国”里,一个做儿子的,为了自己的母亲捐出了自己的一个肾。他一直瞒着母亲,因为他告诉母亲以后,母亲一定不让他这样做,而他非要这样做,很令人感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孝的例子,有一些人自己住着高楼大厦,把自己的母亲放在猪圈里,每天吃一点儿糠菜。令我们心中很悲凉,我们想,人平常有种种欢欣和愤慨,可是都是对于单个事情的感受,有没有一个道理在里头能够阐述出来呢?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在讲道家的时候,道家其实是讲天地自然的,都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这样一些,他认为是“生者寄,死者归。”就是生在这个世界上,是寄存在这个世界上,而死去才是真正的归于大道。但是,儒家他不会是这样的想法,虽然儒家也有一颗超脱的心,但是我们人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想着自己怎样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怎样对父母尊敬、孝敬,对长者尊敬,对兄长恭敬,等等方面的关系我们都要处理,我们疾痛惨怛的时候也要喊父母啊,劳苦倦极的时候也会喊天啊,所以说,人活在这个城市和人群之中,人和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儒家想得很现实。道家他能够临尸而歌,就是他死了,还歌唱,没有关系,但是儒家绝对不这样想,所以,儒家有一个“三年之丧”的故事。过去就是父母死了以后儿女要守三年的丧,孔子的学生宰我认为三年时间太长了,三年礼乐都不做,都礼崩乐坏了。孔子那么重视礼乐的一个人,在孝这个问题上他是绝对不让步的,他说了一段话:“予之不仁也。”(你这个没有仁义道德的啊!)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予亦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生下来三年都在妈妈的怀抱里,她都舍不得让你下来走,那么,现在父母死了,守丧三年,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天下之通丧”。你说一年就够了,你是怎样来报答自己的父母的?你有没有这个三年的爱给你的父母亲呢?就这样的质问他,非常非常地有情感性的,非常非常的有亲情的,所以,圣人五情是与凡人相同的,有情有义,有孝有敬。

      孝为儒家文化核心

      五伦讲君臣的关系、夫妻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所以呢,如果说道家是天地自然的道,而儒家的道是人文的道,社会的道,道德的道。这点是很不相同的,儒家的心是非常非常软的,我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如果不厚葬父母,我的心里肯定有愧,如果我不能守三年之丧,我的心也会碎掉的。儒家之道是人心之道,是道德之道,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本位都立在这个上面的。所以,这个道是有非凡意义的。从这里出发,我们理解儒家的孝道一定要从人生之道、人伦之道上来思虑和考量。

      孝道为立身之本

      一般人说孝道不就是孝顺父母吗?这么小的一件事,把它夸大,有何意义?其实,孔子看这个问题的时候不是这样看的,是出于一个比较宏大的视野。我们看《论语》里面,他的一个学生这样说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提到很高的地步,就是说君子你肯定是要凡事用于根本,根本立,道就生发出来了,后面一句话就比较重要了:“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悌”就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做人的基础,而他把这个“孝悌”作为人的本来提出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么一个小的事情,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为什么会是人的本呢?对不对?

      那么什么是“本”,什么是“末”,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因为《大学》中间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就是事物有一个本末有一个始终,就是这样一个意思,“知所先后,则近道也”你知道这个程序,知道先后本末,你才能够接近这个道,说的比较悬乎。那怎么叫做“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是怎样的一个顺序呢?其实,孔子讲的非常得清楚,他从天下到国到家到身到心,都有一个顺序,我们过去说的是“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先从正心诚意齐家开始,才能到达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说要平天下了,你先要怎样治其国啊?你治其国你首先要齐其家啊,齐其家要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这就是本末,如果你没有这个本末你怎么知道“道”在哪里呢?“道”是如何生起的。所以,孔子讲孝道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他从人性的养成,从气质的变化开始,从正心诚意开始,然后你对家庭的关系的处理,然后用这个方法同构对待国家、天下,是这样一个东西。所以,我们说,人自己先不修养身心,那么你长大了怎么去救国?怎么能够去平天下?那不是一句空话吗?所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也。”所以它整个序列讲的是非常非常清楚的,你在家里没有孝顺,你在外面就不会有孝顺,你对国家、天下的治理,就不知道怎样的方式才能达到和顺,才能达到和谐,你就会搞的很乱。这是一个纵的,他还讲了一个横的东西——“五伦之德”。我们刚才讲国、讲家、讲身、讲心都讲了,那么五伦的关系东西怎么弄?儒家最着重的是人的关系,他的伦理都立在人的上面,在《大学》里面都说了:“为人君要止于仁,为人臣要止于敬,为人子要止于孝,为人父要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天下要止於至善。”什么叫做止呢?就是知道在哪个地方停。到了极致的时候就要停,为人君王你要仁义,你要做一个仁臣,你要恭敬,做人子的,你要孝道,要孝顺,为人父母你对子女要慈爱、要慈悲。与国人交,对待国人大众,你要有信义。这样几个方面在一起以后最后的结果才能够使天下止於至善。所以,举一个小例子来说,比如说为人父要止于慈,就是说为人父要对自己的孩子慈爱,可是有一个臣子问国君说:国君,你都尝遍了天下的珍馐,你还有什么想吃的吗?国王说:我就小孩肉没有尝过。这个臣子说:这有何难?第二天他就把他的孩子烹了,给国君吃了。你想一想,他竟然狠心能够将自己的孩子杀死,他有没有狠心杀国君呢?他一定有,最后这个国君就被他活活地饿死在牢房里了。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一定是要慈对不对?

      孝道从心开始

      孩子对父母一定要爱,你想,你若不爱自己的父母你能爱旁人吗?那就做不到了。有的人说我就不爱我自己的父母,我跟家里人没有关系,你想,这真的是不真实的。你或者忠孝不能两全这是有的,你为尽忠,不能尽孝,但是你心中你能忘掉你是父母的子女吗?你是不可能忘掉的,你是每时每刻都想着他们、念着他们的,这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他是不会爱天下人的,一个人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他也一定不会爱天下人的。这是天下的道理,这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如果这个本末颠倒了,你是不可能做到的,那就很多是空虚的东西,是妄语,是不真实的,这些我们看到的太多了,看到了那些冷漠、冷酷的心,都是因为不能能近取譬,不能在亲近的人身边表现出善良的特质,他怎么可能在陌生人身上表现出来呢?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儒家讲孝道特别讲人情味,他特别讲血缘人情。血缘关系表现出人情味,血缘之爱、亲子之爱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吧,所以,儒家坚持亲子之爱是最最根本的,爱人爱物都要首先从爱父母开始,只有具有这个亲子之爱之后逐步地外推,才能把这个爱是从同胞、兄弟、家人、族群,这个心慢慢来体会,来逐步向外推导,所以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就是说他人有的心,我能想的到,体会得到。所以,一个人他能孝顺的话,“他亲吾亲,以及人之亲,长吾之长,以及人之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很自然的,最后才能大人君子抚爱万民,养育万物,从这里头引申出来的,所以,不爱父母、不爱老者、尊者,怎么爱兄弟?怎么会爱同事朋友?所以,冷酷的心常常是由不爱身边的人慢慢生发出来的,冷酷的情感就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所以,你若是教小孩,一定要从感恩、从亲情、从孝顺这个地方生发,这是德性和教养的根苗。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从幼苗慢慢才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以礼相待谓之孝

      孔子论孝论的地方很多,他在《论语》当中主要是《为政》这一篇当中论的很多的,我们看看第一个是怎么问的,第一个是“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要违反礼节,父母在活着的时候,在世的时候,要以礼仪来侍奉,去世以后要以礼来安葬,以礼来祭祀。所以人类的文明就在这里,这是有人类文明传承的历史,人是活在世界上的,不是说生就在吃野草,死就倒在沟渠旁边随便去死,人类是有文化的,文化的作用就是有一个社会的礼节、礼貌、礼仪在这里面,有一个传统、一个人文精神在里面。

      孝应该是一以贯之的,我们经常说以前有一些父母在的时候不孝,完了之后,等父母去世的时候才大肆地进行殡葬进行悼念。那就是做给人看的。

      父母活着的时候一定要以礼来侍奉,要很精心的、竭尽全力的来侍奉自己的父母,来报答养育之恩,那么,父母有一天故去的时候,你所能够做到的,最大的这样得孝心来安葬,来祭祀,来怀念自己的父母。每年清明节,很多人去扫墓,为什么中国人要去扫墓呢?就是以礼祭祀,就是“以礼祭之”,以礼来怀念他,表达我对他的爱戴和追思在里面。这是一个,就是说父母生死,整个过程都和我们有关系。要奉养。

       尽心尽性谓之孝

       第二个就是“子游”来问孝,因为这个是对话形式的。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说得更加深一层,刚才说的是生的时候要事之以礼,孔子说了:现在说的孝啊,就是说养活父母就行了,我给你寄点钱就行了,你还说那么多话干什么?还老让我回去看你干什么?你有病自己上医院吧,是这样的吧,就是说,你养的犬养的马同样是养,没有恭敬的话,没有内在爱的心的话,有什么区别呢?这个讲的特别地深。必须有内在的诚心,在外面又有恭敬的礼节,才可以叫做孝,如果说只是说给他一点吃,一点用的就完了,没有交流,不打电话,不写信,怎能叫孝?

       没有亲切的话语、没有思念的感觉,好象是一个累赘一样,把钱寄去就完了,那么这个不能叫做是孝。因为孝它不仅是在于这个形式,最重要还是你的心对你的父母要敬爱。

      不是饮食的问题,不是金钱的问题,而是你心中割舍不了的亲情、割舍不了的爱。这个时候特别特别地难。一般的父母健在的时候,都说还好,如果父母是长期卧病在床的时候,你怎么办?过去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脸色就不大好看了,天天来侍奉你,你都在床上拉屎拉尿怎么办?这样的话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说,你有这个心,无论父母有多久卧病在床,多少的疾病,你的心永远是不变,你都是和颜悦色的。

        将心比心谓之孝

      “孟武伯问孝”孔子也说了很有意思的话,孟武伯问他什么叫孝啊?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说父母唯独为子女的疾病而担忧,说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你做子女的,没有病痛就是对父母的一种孝啊。可他最深的含义是什么?就是说做人父母的,没有不爱自己的子女的,爱之深,忧之切,是这样的。如果你的孩子生病了,你急的不得了,我看有人的孩子生大病的时候,父母跪在地上求医生给他治好,父母的心是多少地深切啊,所以说,如果我们能体会到这孩子生病时父母那种忧愁、担心、慌乱的心境,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孝,知道以后怎么样来报答我们的父母。

      行善不能等,行孝不能等

      还有一个就是在《里仁》里讲的,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就是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记得,一是因为其高寿而欢喜,一是因为其高寿而有一种恐惧,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父母康宁、承欢膝下当然是欢喜、高兴,但是父母又年纪衰老了,来日无多,岂不是可惧吗?所以,为了什么?这一忧一惧,都是因为爱啊,父母添寿我们为他高兴,但是父母老了一岁,离人生的终点又近了,所以,想想以后尽孝不能了,所以,心里难过啊,不忍啊,所以有句老话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想想,多少遗憾都是这样发生的,想再侍奉父母的时候但是已经看不到人了,心中无限悲凉,所以,父母在世的时候要每一天都要尽到自己的爱啊。

      孝敬是普世性观念

      孝敬父母的观念一定是普世性的,没有一种文化是叫你不尊重父母,不怀念父母的,不挂记父母的。所有的文化都是。我们刚才说的儒家里面也说了,佛家讲空,但是还是念着十月怀胎之苦啊,还是念着养育之恩啊,还是燃臂孝母啊!从西方来讲的话,他们也是讲要尊重父母,西方的世界都是这样讲的,没有爱、没有尊重的话,这个人完全不称其为人,这是最基本的东西。

      感恩心是人类美德

      孝是普世性的,我们今天讲孝道与感恩,我觉得是因为感恩心是我们行孝道的重要的推动力,内在的力量,我们现在谈孝道和感恩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强调感恩?这是很重要的。我记得司马迁在《屈原贾谊列传》中说道:“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所以,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之本,人要经常返本归真。所以,感恩心永远是来激励我们行孝道的。《礼记》云:““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父母养育我,我回报父母,这就是“来”和“往”。

      《诗经》上也说了:“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就是说,父母双亲啊!您生养了我,抚慰我、养育我、拉拔我、庇护我,不厌其烦地照顾我,无时无刻地抱着我。想要报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象天一样的浩瀚无边啊!想要偿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真是天下的道理,但是我是怎么样一生也是难以报答的啊!是不是?父母的恩你能报答吗?你想的是,他们不就是生了我吗?但是,生你,对你的爱,怀你的苦楚,对你的养育、对你的担忧,是啊!多少的爱和烦忧才能抚养你成人!

     《诗经》中还有一段也很感人:“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没了父亲,我依靠谁?没了母亲,我仰赖谁?出门在外,心怀忧伤;踏进家门,魂不守舍。

       今人为何要尽孝道

      我们经常捧读《论语》或者聆听圣人言,尽管从书面上看语言离我们很远,但事实上这些道理却无时无刻地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内心,您平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的?你心里是有这个孝道与感恩呢?我想朋友们都扪心自问一下,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的呢?那么现时代的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孝道与感恩呢?

      其实人的本性还是没有变化那么多的,无论在哪个社会,人的本性还是相当地有一种共性,所以,人性中有很多很多普遍性的东西,父母对你的爱千古也不变的,母亲对子女的爱有过变化吗?那么子女对父母的爱,对父母的感恩是不应该变化的,这个就是人的文化的本性,人类文化的根,如果没有这个人类文化的本性和人类文化的根,如果我们在家庭中不能养成孝和敬,尊重,报恩的话,我们整个社会上我们怎样对社会有所责任,有所报恩呢?我们对长者怎么会有尊敬呢?我们对同事怎么会有爱呢?我们对陌生人怎么会施以援助的手呢?人们在心中怀着感激、怀着喜悦,才会对这个社会怀着感激和喜悦,而所有的这一切成人的道理,必须在幼龄的时候来灌注、来生长、来培育。我们的社会才能够得到最后的栋梁之材。如果幼苗都不能得到这个,你怎么才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呢?

      中华文化是充满了人情味和人性关怀的文化,孝敬的理念已经渗透进我们中国人日常的生活,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是行为方式都与其息息相关。不管时代怎么变迁,人类的基本东西是不会变的,中华文化对我们的人生信念也有深刻的影响,也形成了中国人的特质,很多人受这个文化的影响。所以,我希望大家真的能从中得到启发,来重新审视我们的亲情、人情,来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道路。

 
本文编号:20080328100132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