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信息新闻 - 正文
 
 

居民院里 两年朗朗“经典”声

作者: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时间:2008-5-7  

http://news.daynews.com.cn/tyxw/536642.html

摘自  
 

      热心房东免费提供“教室”,热心老师义务辅导

      在太谷县城北大街52号院,周末诵读的“学生”由十多个增加到了三十多个,最小的4岁,最大的15岁

      太谷县城北大街52号院是李利红的房子,每逢周日下午,学童的朗朗读书声就溢出庭院。孩子们来这里读古代经典美文不用花一分钱,而且还有热心老师进行辅导。到今年5月4日,周末诵读古代经典在52号院已经持续了整整两年。

      自己家免费做教室

      李利红和丈夫于2003年在太谷北大街临街修建起一座院,编号为“北大街52号”。2006年,李利红为儿子找经典辅导班认识了于翠红。于翠红是古代经典诵读班的义务辅导老师,由于生活宽裕,又特别喜欢古代经典,2002年,于翠红开始义务辅导周围孩子们诵读经典。之前,孩子们读经典的“教室”是由好心人免费提供。2006年5月,李利红将诵读经典的小朋友们请进了自家院里。中间将近40平方米的正厅成了一间大“教室”,诵读经典的孩子也由十多个增加到现在的三十多个。

      只导读不授义

      52号院的诵读经典为每周日下午3时至4时,学童最小的4岁,最大的15岁。孩子们的读本为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丛书》,一套9册,有《大学》《论语》《道德经》《弟子规》《周易》等。“5岁的琦琦已经能熟背《论语》了,现在正背《大学》呢。”5月6日,李利红见到记者时说。李利红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两年时间里已经背诵过整套丛书一半的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于翠红辅导时从不讲解其中的意思,只是一遍一遍引导孩子们诵读原文。刚来诵读班的孩子都坐不住,上过两三次课后,注意力就开始集中起来。孩子们诵读经典时,李利红搬把凳子坐在一旁跟着读。

      经典育人

      每次诵读的头件事情是师生互相鞠躬,孩子喊“老师好”,于翠红说“学生们好”。下午4时下课时,孩子们会自觉把小凳子搬起来放回墙根,跟老师道别后才随父母离去。最让于翠红感动的是,诵读过程中经常有孩子悄悄离开座位给她送杯水。“都是诵读经典的结果。”采访中,于翠红欣慰地说。

      一次李利红骑自行车拐弯急差点撞人,身后的儿子脱口而出“宽转弯,勿触棱”(《弟子规》中的一句话)。还有一位家长在大街上遇到扎堆人群停下来想看个究竟,一旁诵读班的儿子用《弟子规》里的一句话劝道:“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于翠红告诉记者:“诵读经典古文首先是培养孩子做人的道理。”

 
本文编号:20080507094600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新闻信息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