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信息新闻 - 正文
 
 

暑期,让孩子离传统文化更近些

作者:桂林生活网  

时间:2008-7-22  

http://www.guilinlife.com/edu/news/shownews.asp?NewsID=147863

摘自  
 

      暑假到了,中小学生们又开始忙碌奔波于各类暑期兴趣班。这个暑假,五花八门的兴趣班依旧火爆,记者采访发现,除了奥数、英语、钢琴等这些最热门的培训班外,今年的暑期培训班增添了不少“传统味”,书法、围棋、诵经等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班越来越受到追捧。学习这些传统技艺不仅仅让孩子能掌握一门特长,同时,老师和家长们还希望其中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孩子的心中,达到陶冶情操、塑造良好性格和品质的目的。

练书法:墨香里陶冶情操

      “老师,这个竖弯钩我怎么都写不好。”7月16日上午,中华小学一年级的黄舒程拿着自己的字帖,很不满意。黄舒程是第二次来上书法兴趣班,学校放假前,黄舒程的奶奶为他在一家书法工作室报了名。放暑假后,黄舒程在上完英语和羽毛球的兴趣班后,就会来到学校附近的彭翠娟书法工作室练习书法。彭翠娟开书法工作室已经有两年,来学习书法的多是小学生,今年暑假有10多名学生报名。

      “学书法蛮有意思。”黄舒程觉得,比起英语课,他更喜欢上书法课。听老师讲些古代的故事,和小朋友在一起写字,感觉很轻松。“孩子在小学时期学习书法很有意义。”彭翠娟说,书法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修养心性,还可以在练习临摹的过程中学习到很多传统的文化。彭翠娟对每个来学习书法的学生都讲述他们所选择临摹字帖的名人故事,讲解诗词含义。学习之余,彭翠娟还会带着孩子到桂海碑林,给他们讲解石碑上文字的来源和历史背景,让他们在练习书法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书法的文化底蕴。

      但相对于奥数、英语等兴趣班而言,学习书法的孩子明显较少。“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大家认为有电脑,会打字就够了。”彭翠娟说,挥墨练字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几乎成了一种奢侈的兴趣。彭翠娟开办书法工作室两年来,暑期前来报名练习书法的学生,一直仅处于10人左右的水平,热衷于书法的家长和孩子并不多。“书法是中国的国宝,现在却不能在中国的青年中得到传承,太可惜。”彭翠娟说,现在在日本,平均5个孩子中有4个练习书法,而在中国,练习书法的孩子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

      “让孩子练书法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写好字,而是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从用墨、运笔中慢慢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彭翠娟说。

学围棋:让传统国粹代代传承

      7月15日下午,在位于王城东华门附近的一间小棋院里,7岁的姚方进和8岁的刘屹端坐在围棋盘边,虽然他们满脸带着稚气,但下起棋来的表情却是成熟稳重,一会儿察颜观色,一会儿屏息沉思。两名小学生都是王城棋院少儿围棋班的“老”学员了。“别看他俩年纪小,学围棋都两三年了,现在已有段位了。”棋院的负责人张宜春说。

      刚放暑假,王城棋院的教练张宜春就在棋院门口打出了“暑期围棋班招生”的宣传牌,一个星期内就有30多名学生来报名。“我们主要的培训对象是小学生,在所有学棋的人中,小学生大概占到了80%以上。”张宜春介绍,如今学围棋在孩子们中越来越流行,假期前来报名学棋的人数逐年上升,去年暑假学员人数达到了60多名。

      “围棋不仅能开发孩子的智力,也能培养孩子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这是许多家长从小让孩子学围棋的原因。还有一些家长则是为了让孩子多一份参与竞争的资本。”

      张宜春说,如今,网络游戏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太大了。“围棋其实也是一种游戏,是智力游戏。”张宜春说。

      “围棋最早发源于古代的中国,它承载着我国许多传统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思想。让孩子学习围棋,不仅是开发智力,同时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张宜春说。

      平时,张宜春和其他教练在教孩子围棋技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让孩子在下棋时保持端正的坐姿和安静的环境,还经常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传授围棋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等等。“通过这些故事,孩子们更加了解围棋的历史渊源,对围棋和传统文化更加感兴趣了。”

诵经文:让孩子触摸传统经典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7月16日上午,在澳洲花园小区内一间名为“青青子衿学堂”的教室里,10多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声朗读着这些拗口的文言文。

      近些年来,少儿经典教育在我市中小学生中逐渐得到推广,除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崇拜者以开办“私塾”、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等形式宣传经典教育外,我市不少中小学校也相继开设了诵经课。随着传统经典教育的流行,暑期少儿诵经班也四处开花,利用暑期,让孩子参加诵经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成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的选择。

     “如今,学习经典诵读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的意识也逐渐在转变。”“青青子衿学堂”的创办者、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校长毛勇告诉记者,“学习经典诵读,对孩子可说是受益终身的。”

      “《论语》、《大学》、《中庸》、《弟子规》以及优秀的古诗词等,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逐步筛选出来的宝贵典籍。它好比是充满智慧、阅历丰富、德高望重的老人,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规范。”毛勇说,让孩子从小接触这些经典,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十分有益。

      “传承中华文化一定要从娃娃抓起,”毛勇说,“一些家长可能担心孩子读不懂‘四书五经’,事实上,通过长期的诵读,这些经典的思想会慢慢渗透到孩子们的脑海中,在成长过程中,只要稍加点拨,他们会在生活中领悟其中的含义。例如,我们在教孩子朗诵《弟子规》中的文字——‘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一些孩子开始并不理解。一次上课,我们让孩子们思考如何尊敬长辈时,一个5岁的孩子脱口而出以上几句经文,这说明孩子在启发和实践中已经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也学会了如何尊重长辈,孝敬父母。”

      “中国古人非常强调做人教育,在知识教育里都渗透着做人的道理,贯彻着为人处世的准则。而现代教育注重知识灌输,主要是从智育的角度出发。让孩子重读经典国学,不仅是对孩子进行知识的教育,更是对其进行传统道德的教育”。

      “传统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文化瑰宝需要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毛勇说,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电脑、网络等现代化的工具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空间,他们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我们不应该忽视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而是应该尽量让孩子离传统文化更近些。

 
本文编号:20080722084823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新闻信息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