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神秘旅行(注: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学习分享)

作者:人亲业精  

时间:2008-9-20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6/185285/archives/2008/969399.shtml

摘自  
 

 “家”的温暖

      带着好奇,带着探索,带着追求,带着目标,我们一行四人7月16日从出发,踏上了去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路程。第二天到达了所在地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一个安静祥和的小镇,散发着那种古朴浓郁的气息。
     
车到门口停,车辆很多,人也很多,看来都是来报到的,风尘仆仆的,似乎还带着一种虔诚,一种渴望。
     
下车,已过来两个人给我们开门,说着“你好,是来报到的吗?”都举着九十度的躬,穿着唐装。还要接我们手里的包,处于一种本能没给他,但还是拧不过他,给了他,他给背着,着实让我不太舒服。
     
领着我们进门,门口也站着几个人,一样的装束,一样的话语,一样的行为。让我们不知所措,我们也在不熟练的弯腰鞠躬,张嘴你好。
     
走近大门一路上,领着我们的那人,一直问着我们热不热,渴不渴,累不累等话语,尤其是那句“天这么热,让你们大老远的来这里,实在是对不起,让您辛苦了”。让我记忆难忘。我们来学习是自愿来的,辛苦是应该的,但怎么成你对不起了?我觉得这些话应该出自我们四人之口,反倒让他说了个够。
     
来到大厅,早有很多人在等着报到,人多但很有次序,“老师”领着我们坐下,还没坐下,那边已有几个人端着水过来,“你好,口渴了吧?喝碗水解解渴”,说话时,弯着腰,两手举着水杯,递于你,那是满脸的虔诚。丁老师去办手续,我们在那里等着环顾着这陌生的地方,不知所措的喝着水。
     
办完手续之后,“老师”领着我们去宿舍,并告诉我们不能住一起,分别于其他的不认识的学员住在一起,而且不允许换床位的。还告诉我们,在这里住宿吃饭是全免费的,不用花钱的。
     
到了宿舍,早已来了两个,我进门,“老师”给我介绍,他两个也给我说话,问哪里人,什么职业,看我年龄大,直呼我大哥。我也感觉很自在的,那种生疏的情绪早已无影无踪了。“老师”又嘱咐我好好休息一下,五点半用餐,晚七点集合,有个温馨提示。
      到吃饭的时间,来到餐厅,到一律排着队,拿着碗筷,和吃自助餐是一样的。有大米饭和馒头,只是都黑了一些,有几样菜,还有两样咸菜和辣椒酱,还有汤。我盛完饭之后,找了个空位,还未坐下,旁边的人已经向我点头示意打招呼。我吃着饭,细细打量,整个餐厅,百余人,无大声喧哗,有熟人在一起的也只是小声的偶尔说几句。服务的人们,多数是年轻人,有男生,也有女生,都好像是一些熟悉面孔,有的穿着静面的唐装,有的穿着白色的体恤,上面印着“知恩报恩”或“力行近乎仁”。大厅的柱子上都写着“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诲,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农妇辛苦耕作及所有的人们”;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感恩词》,每次吃饭之前必须默念的。碗里的菜,没有肉、鸡蛋之类,统统是素菜;馒头是黑的但很有味道,很香。后来我们才知道,这里的人都讲究吃素不吃荤,“黑”馒头是全麦粉做的,也就是没出麸皮的那种。桌子上摆着牙签、纸巾,吃净碗里的饭,擦净桌子上的落下的饭,所有人都如此,碗里无一点剩饭;所有的桌子都如此,好像没有人曾经用过。把碗筷交到洗碗处,那儿已有很多人按次序按程序的洗刷着碗筷,后来才知道这些人都是义工,我大吃一惊。
     
到了下午六点五十分,“老师”到宿舍来叫,集合,我们三人被编到四组,都按组排队,顺次进入会场,八百多人的会场,既有秩序有安静,我真的佩服这样的场景,与在学校里集合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反差。等坐定,“老师”走上台来了,“各位长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鞠躬,下面雷鸣般的掌声……,“老师”简单介绍了“中心”的情况,这几天的课程,作息时间,等等,非常的细致,非常得明白。老师的那句“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让我无法忘怀。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么温馨的会议,等散会时我还有点舍不得离开。
     
回宿舍之后,准备洗漱。到公用的洗澡间、洗衣间、卫生间,做我自己“洁身”的事情,哪里所有的物品都一应俱全,正像一个学员所说得那样,这里的条件比五星级宾馆还要好。我带来的都用不上排场了,真正享受了一次“共产主义社会”。每一个场所都写着这么一句话“请您给下一位留下一个干净温馨的环境”,提示着你用完之后要接着打扫整理。
     
这是这次旅行的第一天,我感到了温馨,我感到了幸福。
     
我的感觉:所有的物品干净整洁,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窗明几净,环境优美。
     
所有的人都虔诚友好,第一次看到了互不认识的人见了面鞠躬问好。
     
所有的东西全免费,第一次享受到了真的全免费。
     
我真正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就是“一家人”

      晚上听完温馨提示,洗漱完毕,回到宿舍,与同室交流。其他三位,称作“学友”吧。一位来自河北,体育教师;一位是来自深圳,机关工作;一位来自广西,国学堂工作。一见面就谈得很投机,真是来自“五湖四海皆兄弟”。那晚我们谈到夜里十二点多,虽然都旅途很疲劳的,但并没感到无精打采的。那晚我睡得很香,这是外出第一次这么舒心的,竟连自己晚上打呼噜的毛病也忘了。
     
第二天,5:20起床,睡眼朦胧的,5:30分来到操场进行晨练,此时,已聚集了好多人,一位老师在教“八段锦”,它是“针对一定的脏腑或病症的保健与治疗需要,有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练完前后得需要半个小时,有全身发热出汗的感觉,很舒服的。
     
6:40晨练结束,休息10分钟,老师告诉我们,吃饭之前和之后都要休息10分钟。
     
6:50派队进入餐厅,先坐下,找好自己的位置;再盛饭;面对饭碗默念“感恩词”;之后正式吃饭。
     
7:40分小组集合,分别陆续进入会场,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在听报告之前这段闲暇时间,有老师领着齐读《弟子规》、《孝经》等。
     
8:10份正式听报告。报告厅的前面挂着“先师孔子行教图”,所有人都像孔老夫子鞠三鞠躬。其间我发现我前面的座位有两个人始终没站起也没鞠过躬,我好奇地问他,他说我不信这个。没好意思再追问,实际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也许是信教门的吧。每次报告都有主持人,导入和小结;主持人和作报告人,都是上台先鞠躬问好,在发言过程当中,观众鼓掌时,都以鞠躬回礼。听的报告,这里不叫“听”,叫“分享”,有《家和万事兴》、《养生与健康饮食》、《百善孝为先》、《人际关系》、,《移风易俗》、《人民是可以教好的》、《爱心伴孩子成长》、《松花江中学〈弟子规〉推广经验分享》、《中华文化在企业运用》、《中华文化与管理科学》,等等。
     
11:30结束,接着吃饭,休息
     
下午与中午一样。
     
晚饭之后,6:50——10:00,大家分享。也就是谈体会,谈心的,谈感悟。学员们都谈得很认真,有的泪流满面:对教育中心的感激,对以前所作事情的后悔,对父母未尽孝的忏悔,对儿女宠爱的遗憾,等等。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白,无任何的修饰和虚假,都是那么的虔诚。
     
其间,我们还参观了教育中心的绿色农业基地。纯天然的,纯绿色的;无任何农药、化肥的施用。地里面,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义工在干活儿,在这儿被称为“力行志愿者”。更有趣更不可思议的事,在这三十亩地的蔬菜当中,有一块地叫“特色餐厅”,还数着一个牌子,上面印着“告动物虫鸟先生小姐书”,而且这些“动物虫鸟先生小姐”真得很听话。简直是不可思议呀,哪里有这样的事情?虫子们听人的话,让他在那儿吃他就在那儿吃?这的确就是真的,事实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我们还参观了“绿色课堂”,在一片优美的小树林里,是教育中心的老师们为村民们准备的开放式的课堂,这是教育中心面向社会宣传教育的阵地。在这儿让我对“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明白了“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理所在。
      21日下午,学习结束了,我们带着恋恋不舍的情绪将要离开汤池了,“老师”亲自给我们送行,还送给了我们每人一份的大“礼包”,里面装满了书籍资料光盘;还亲自送到我们大门口,我们眼含着泪花与老师鞠躬告别,不要忘了,我已进入不惑之年,四十多学的人了。当我们坐上车里去之后还看着“老师”还在大门口向我们摆着手……,“过犹待,百步余”,我被强烈的震撼了,就是“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

走到哪里都是家

      坐出租车,敢往火车站。在路上,司机师傅也是对我们彬彬有礼,从司机师傅那里了解了很多,也证实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说法,证实了“打仗的少了,孝顺的多了”民风有了大的改观。司机师傅对所在村的变化很满意,言谈举止带出那种自豪。临别的时候,他一再说,再来或有朋友来的时候,坐车、订车票或遇到什么困难一定给他打电话,他一定帮忙。在我的电话本里存上了第一个外地的只见了一次面的人的手机号码。
     
上火车,我的心情一直平静不下来,在回味汤池四天的生活,在品味汤池与我们的不同,在思考仅两年的时间这个小镇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情不自禁,感慨发自内心而溢于外:汤池,我之追求,我之向往,我之努力……
     
本是在泰山站下车的,可我们又绕行济南。借这次出发的机会,想再看一个地方——一个“力行”者的足迹。这是同事给我介绍的,他曾经来过这里。这个“力行”者叫刘老师,也是去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之后,回来自发的办起了一个小学,利用废弃的一个原来小学院子,在周末两天的时间开班,十几个学生和家长,全免费的,学习和践行《弟子规》。
     
我们到地的时候,他也急急忙忙的赶来,一直抱歉来晚了,手里拿着瓜子和花生。我们相互鞠躬,进屋,的确是满屋子都显示出了传承古代文化的气息。后不断地来了四位老师,还买来的西瓜,都是受刘老师的感染自发加入进来的。刘老师50多岁,是中医医生,做这事出于职业影响也处于天性。另一位老师,是小学教师,他的妻子也加入了这个队伍,做这里的后勤服务。另一位女教师,因为让孩子来学习,被这场景感动了,也自发的加入,教孩子们《论语》。其他的还有几位,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交流中,我一次一次地看到了他们的真诚和谦卑,一次一次的被他们的“力行”所感动,也分享着他们办班的快乐和幸福。他们介绍了办班的经过,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变化的情况,家长很满意,也主动地加入进来,为孩子的成长贡献力量,也为自己的素质提高而努力……。谈起这些,刘老师他们笑得很开心。
     
不觉已近吃饭时间,他们又留我们吃饭。我想了一个最让他们信服的理由回绝了他们。虽然说的是假话,但我真的不愿再给他们添麻烦了。送行时,又重复了庐江教育文化中的送别场面,我的眼泪再一次流出。从来没见过面,从来不认识,一见如故,这就是“承传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果,我真的开始被老祖宗的博大精深所佩服。
     
又听说,我们省的庆云县,正建设“庆云书院”,想和汤池镇建设和谐社会示范镇一样,建设一个全国和谐社会示范县,这是一把手亲自抓的工程。在这儿我也祝福他们。
     
是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温暖的港湾,我们“天同覆,地同载”就是一家人,人人献出自己的爱,走到哪里都是家。

感恩老师的心得分享!

 
本文编号:20080920152158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